朱顯
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首先,適應性。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合理設計其布局情況,協調園林景觀和周圍自然環境,使之成為統一整體,防止突兀感、沖突感的出現。在自然環境和園林景觀高度協調的帶動下,可以共同滿足觀賞性、生態性等需求,在整體上為園林景觀的美感助益。其次,生態性。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必須要提高對生態性原則的重視程度[1],由于當前經濟發展速度極其迅猛,所以環境問題,已經成為諸多城市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規劃方面,應從城市具體情況出發,既要對原有生態環境予以有效維護,也要將園林景觀的設計規劃工作落實下去,實現園林景觀與城市原有自然環境的高度融合。
針對城市的廣場,作為文化生活中心,主要基于周圍居民而構建,在廣場設計過程中,應密切聯系周圍建筑風格,對周圍環境予以高度尊重,并與當地的文化內涵保持高度一致,通常來說,在廣場內,下沉式廣場的構建,可以將空間感和休閑性提升上來,在建設過程中,如果積水處理力度不足,很難將園林綠地的整體美感提升上來。所以應注重積水的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維護整體觀感。圖1為下沉式廣場示意圖:

圖1 下沉式廣場示意圖
廣場區域和綠地是城市廣場的重要構成內容,借助城市廣場,可以將整個城市的繁榮性體現出來,而且城市廣場也是城市整體形象的重要象征,所以已經成為至關重要的一大休閑娛樂場所。在廣場綠地設計過程中,應對廣場實際功能進行深入分析,協調綠地功能和廣場其他功能性設施,給予廣場整體統一性一定的保障。同時,還要對樹木、草坪以及動物等自然環境考慮到位,將綠地元素的多樣性發揮出來,防止過度單一現象的出現,借助空間設計,確保廣場綠地層次感的穩步提升,在整體上給予整體觀感強有力的扶持。
比如以某一生態廣場為例,如圖2所示,整個廣場注重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設計,其改建主要根據當地原始地貌來進行,而且生態廣場與周圍自然環境的融合性比較高,高度符合生態環保理念。同時該廣場具有較多的人流量,對于整個城市發展具有極大的帶動性。所以在該廣場設計過程中,非常注重建設主體材料的合理搭配,發揮出草坪、樹木、花朵的烘托作用,并將水環境的利用考慮到位,將視覺沖擊力提升上來,不斷提高整體環境的自然性與和諧性,從而賦予該廣場高度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圖2 該生態廣場俯瞰圖
要想不斷提高園林景觀的道路設計水平,必須要貫徹落實其整體性原則,在增強美觀性的基礎上,應提高對整體道路合理規劃的高度重視,在道路園林景觀中,應對原本上道路的規劃進行分析,在設計過程中,應緊密聯系當地地形環境,確保道路綠地設計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合理性。
道路綠地設計與廣場綠地設計之間有著明顯的差別,其實用性非常突出,旨在對城市氣候予以改善。其中,在道路綠地設計過程中,應從當地道路實際規劃出發,維護設計道路綠地和道路規劃之間的協調性,防止出現沖突問題。同時應合理選擇植物,保證與當地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相一致。通常來說,在道路綠地建設中,應加強喬木的使用,這對于提高觀賞性具有極大的幫助。
在城市道路綠地設計規劃方面,應將街道綠地、主干道綠化等情況考慮到位,加強城市原有規劃和實際情況的融合,以免對各條道路的功能造成影響。在布局方面,“線”形式的應用價值顯著,所以,要想確保道路綠地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應借助線型道路,有機串聯好道路綠地[2],推動整體性的提升。在道路綠地規劃方面,還要合理布局城市綠化,加強主干道兩旁的綠化面積的設置,為道路綠地綠化效果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借助道路綠地設計,要想將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展示出來,應相互融合道路綠地和城市標志,對城市特色和道路情況進行深入剖析,在維護城市交通的基礎上,將城市道路綠地的獨特性展現出來。
通過本文研究論述,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園林景觀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可以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而且還可以貫徹落實好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所以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在園林景觀設計規劃方面,針對廣場和道路,應加強綠地設計,滿足實用性、美觀性以及生態性等原則,不斷提高城市的美觀性和觀賞性,同時將人們的日常生活、精神內涵予以豐富化、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