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楷
南京雨盛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目前,我國對濕地公園還未形成統一定義,一般將低潮期水域水深低于6米的地區稱為濕地。濕地公園是集生態、生物和美學為一體的生態保護體系,在經濟發展迅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濕地公園對提高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濕地公園主要有3種開發模式,如下表所示:

表1 目前濕地公園主要有3種開發模式
在對濕地公園進行景觀設計時,需要根據以上3種開發模式合理開展工作,避免城市化發展給濕地資源帶來更多污染和傷害,以提高濕地公園資源的更新能力,促進生態環境平衡[1]。
在進行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時,需要工作人員根據城市特點,針對性的提高濕地公園和地區環境的黏合度,使其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時也要重視濕地公園各功能的合理性,建設具有景觀特色的濕地公園。比如濕地公園中可以包含生態保育區、教科宣傳展示區、濕地體驗區及恢復重建區。這些區域的景觀各有特色,既是獨立的個體,又可以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每個濕地公園都應具備一個獨立完整的生態系統,讓人們更近距離的與大自然接觸。比如濕地公園中可以設置一個蓮蓬采摘區,通過這一區域吸引游客,使其成為濕地公園的特色區域;恢復重建區中可以種植一些稀有的適宜性植物,間接提高游客的生態環保意識。另外,濕地公園中各植物景觀的設計需要以植物多樣性為原則,遵循大自然生物的生長規律,確保種植的植物可繁衍生息。
城市里的濕地公園,不僅要保護生態環境,還要滿足城市居民放松游玩需求。因此,濕地公園道路的設計也不可忽視。首先,道路設計應選用環保無害的材料,這樣才不會對濕地公園環境造成破壞。其次,主干道路應設計為寬度3米左右的柏油路,兩側同時配備排水溝,以防積水。次干道設計為2米寬的柏油路,并在道具兩旁間隔設置觀光椅,為游客提供休息之處。另外,道路的設計還可以增添一些具有娛樂性的石板路,水面上則采用拱橋,木棧道等交通方式,使游客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河流之上。
濕地公園的植物設計應盡量選擇鄉土植物,以保證植物成活率及適應性,為后續管理維護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然后根據上文提過的分區設計,在每個功能區域中引進不同種類的植物進行組合及搭配,提升整體景觀設計的層次性。如此一來,不僅體現出植物多樣化的特點,同時也為各種鳥禽等動物提供和諧的生活環境。
濕地公園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文景觀設計,人文景觀設計是指以人為本,將人和環境的和諧互動關系通過人文景觀表現出來。一方面,能夠表現出濕地公園的人性關懷,提升游客的歸屬感和親切感,另一方面,又能讓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比如,可以在濕地公園中設計一些噴泉或者人工瀑布等景觀,打造出集娛樂和生態環境于一體的濕地公園,從而滿足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需求,高效發揮出濕地公園人文景觀設計的作用。
以水為主要元素的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當然不能忽略公園內水體的設計工作。在對水體進行設計時,應以服務功能為核心,充分把握水體的分布和展示形狀,從點線面三方面結合現有水體進行設計,豐富水體呈現形式。首先,不論是自然水體還是人工開辟的水體,都要遵循自然水理,建設循環水系統,避免水體富集造成水質腐敗發臭。其次,要重視水體的處理系統,根據城市居住區居民水體來源設置相應的污水處理系統[2]。
綜上所述,濕地公園作為城市環境組成部分之一,對居民放松心情、舒緩壓力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對濕地公園進行景觀設計時,應嚴格遵循自然規律,以生態和諧發展為核心進行設計,從而建設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公園。如此一來,濕地公園不僅能夠滿足居民放松休閑的基本需求,還能體現城市特有的價值觀,對我國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