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姚蒙 青木 陶短房 ●柳玉鵬
有關對數字服務(主要是互聯網服務)的監管和征收數字稅的爭端,是否會成為歐美貿易戰乃至新一輪全球貿易摩擦的引爆點?歐盟15日公布規范有關數字服務的兩項重要法案《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法案中對一些互聯網公司等數字服務巨頭進行更嚴格的規范和征收數字稅的規定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近來,法國等多國還宣布要對美國巨頭征收數字稅,就連美國的“小弟”加拿大也獅子大開口。盡管擔憂美國可能會對這些監管措施實施報復,但歐盟仍堅決出臺兩項法案。德國《世界報》15日引述歐盟主管內部市場的委員蒂
埃里的話稱:“這關系到歐盟的價值觀,也關系到歐盟數字經濟的未來。”
歐盟將嚴懲違規美國巨頭
“今天,我們提出一套針對所有數字服務的新規則:《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歐盟委員會主管反壟斷事務的委員韋斯塔格15日在歐盟總部宣布,我們希望確保用戶能夠在網上獲得廣泛的安全產品和服務選擇,確保企業公平、自由地競爭。
“歐盟宣布限制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科技巨頭的里程碑式法律。”路透社稱,這兩項法案為美國的科技巨頭在歐盟開展業務制定嚴格的規則。據報道,法案涉及的主要是超過4500萬使用者的大型網絡平臺公司,這相當于英國脫歐后歐盟人口的10%。歐盟將對這些平臺進行定期檢查。對于違規或不接受檢查的網絡公司、平臺,歐盟將課以罰款,最多的可達其營業額的10%。此外,美國巨頭還利用自己的壟斷優勢“殺死”各種潛在的競爭對手,并且涉及嚴重的侵犯隱私問題。因此這些法案將從源頭做起限制壟斷,由歐盟提出約束清單,明確規定哪些是禁止的、哪些是要求做到的。
德國之聲稱,包括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和微軟在內的10家公司將被指定為互聯網“看門人”,這意味著它們將受到更具體、更嚴格監管規定的約束;這些公司必須將任何計劃中的合并、收購事先通報歐盟,而且其取得的數據必須與監管機構共享。報道稱,這些互聯網巨頭如“嚴重且屢次違反規則”,甚至將被完全禁止進入歐盟市場。
法新社稱,在這兩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出臺之際,硅谷巨頭們正面臨著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審查。歐盟主管工業的委員布雷頓稱:“我們的想法不是要廢除大型平臺,而是對它們用規則實施約束,防止它們對民主構成風險。”報道稱,這兩項法案還需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以及歐洲議會的批準才能生效實施,在此期間,互聯網巨頭們的游說狂潮可能對最終的法律條文產生影響。
“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德國《世界報》15日稱,在歐洲數字產業方面,歐盟及歐洲各國政府、消費者,尤其是歐洲公司很難與美國的網絡巨頭及它們創造的數字平臺相抗衡。歐盟不愿再接受這一點,將利用法律來改變這一切。兩項法案矛頭對準的就是美國幾個屈指可數的科技巨頭。臉書等美國科技公司對此警告稱,更多的監管或迫使他們搬離歐洲,使歐盟民眾失去大量就業崗位,甚至失去訪問網站的權限,但歐盟并不妥協。歐盟主管內部市場的委員蒂埃里表示:“這關系到歐盟的價值觀,也關系到歐盟數字經濟的未來。”
美國AXIOS新聞網稱,除了加大對美國互聯網巨頭的監管外,以法國為首的多國政府紛紛準備對美國公司開征數字稅。10日,法國還對谷歌和亞馬遜分別開出1億歐元、3500萬歐元的罰單。報道稱,歐洲對美國科技巨頭開始加大力度進行抵制,以反對“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在拜登即將就任美國總統之際,歐洲對大型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進行征稅的企圖可能會引發激烈的貿易戰。
法國《回聲報》稱,這些美國的巨頭如今已經變得太大、太強、太唯利是圖了。法國財政部部長勒梅爾指責,蘋果、谷歌和臉書等通過將歐洲總部設在愛爾蘭和盧森堡等“避稅天堂”國家來逃避稅收,它們在法國、德國等歐盟各國開展業務賺得盆滿缽滿,卻享受著愛爾蘭和盧森堡的低稅收待遇,這顯然有失公平。歐盟委員韋斯塔格也表示,由于愛爾蘭對蘋果公司的“照顧”,該公司的稅率僅為0.005%,逃避了大量稅金。
對于征收數字稅,法國是首倡者和推動的主力。2019年,法國政府擬向大型跨國互聯網企業征收3%的數字服務稅,但遭到美國的反擊。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來自法國的化妝品和手提包等商品加收25%的關稅。之后,美法兩國于2020年1月暫時達成妥協,雙方停止加稅并就數字稅問題在經合組織內進行多邊談判。不過,今年6月,美國突然退出了談判,經合組織只好宣稱談判推遲到2021年。
英國《金融時報》稱,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政府開支激增,為彌補赤字需要尋找新的稅基。報道稱,法國已迫不及待對美國科技巨頭征稅,因為它們成了疫情的最大贏家。勒梅爾稱:“數字稅從未像現在這樣合理和必要。疫情之下,科技巨頭賺得比誰都多,它們需要承擔更多的義務。”
歐美會爆發數字貿易戰嗎
“歐盟能馴服美國科技巨頭嗎?”德國《商報》15日稱,歐盟企圖迫使臉書、谷歌等美國互聯網巨頭承擔更多的責任。多年來,來自硅谷的巨頭能夠幾乎不受阻礙地擴大對歐洲公民
的影響力:他們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人們在互聯網上找到哪些信息。然而,歐盟的措施勢必會引發美國的不滿,甚至可能采取報復措施,而德國的汽車可能是一個重點報復對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今年6月曾宣布,對歐盟、英國、意大利等10個貿易伙伴擬征收的數字稅發起“301調查”。
盡管擔憂美國會實施報復,但贊成對互聯網巨頭進行監管并像其他企業一樣征稅的國家越來越多。美國“政治”新聞網14日稱,意大利和英國已制訂了數字稅計劃,加拿大財政部稱計劃從2022年1月1日起征收數字稅。報道憤怒地諷刺稱,特魯多政府在不可預測的特朗普政府面前總是小心翼翼。2017年,特魯多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首次會晤前,甚至專門排練如何與其握手,既能表現風度又不會得罪特朗普。報道稱,特魯多在數字稅問題上的大膽立場可能是(反抗美國數字壟斷的)一個早期跡象。加拿大準備在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之際抓住更多機會,這可能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贏得大選后的國際新格局的考驗。
對于歐盟對美國互聯網巨頭加強監管和征稅,美國政府用貿易戰進行威脅,美國互聯網巨頭則展開了強大的游說。《紐約時報》14日稱,美國科技巨頭的說客們正以布魯塞爾“從未見過的大手筆支出”來對歐盟展開游說。不久前,一份泄露的文件詳細列舉了谷歌破壞兩項數字立法的計劃,震驚了歐盟。比如位于布魯塞爾的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曾發布報告,宣稱新的數字法規將導致歐洲損失200萬個就業崗位和850億歐元的GDP。而該組織就是谷歌贊助的至少36個協會和智庫之一。對此,歐洲公司觀察組織的專家席爾瓦稱,這些游說是“企圖創造一個讓最富有的人受益的體系”。▲
環球時報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