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縉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將插圖和文本互聯會產生張力,學習利用PEP教材中的文本插圖,它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優秀資源,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大量語言實踐支架。要努力充分發揮插圖隱含的信息,學會從插圖中提取有效信息,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真實的語言表達,更好地輸出語言,運用英語,提供學習方便。
關鍵詞:文本插圖;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
人教版PEP新版中,每個單元文本都運用大量插圖,為教學文本教學資源。在實際教學中多數老師對插圖的利用率不高,對插圖的重視不夠,沒有充分將插圖資源延伸,只是孤立簡單地教學,必然制約學生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嘗試利用插圖和文本教學相輔,提高學習效率.在此淺談一下文本教學中的插圖應用。
古人以圖、書并稱,有書必有圖,圖與書自古以來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點出了一個具有閱讀意義的基本道理,即文字乃是對理的抽象化表達,圖像即是對文的具體化描述,看圖即可以幫助讀者識文,而識文則能幫助讀者明理,它們統統指向“讀書明理”。由此,在圖——文——理的閱讀中,就逐步形成一種理解上的循環路徑。(摘抄于《小學英語教與學》《索象于圖: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應然選擇》,莊艷傳)
英語課程標準二級語言技能目標明確指出:能借助圖片,手勢聽懂簡單地話語或錄音材料;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小故事;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地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詞句。上述目標足以說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利用好插圖可以為文本學習導入提供切合主題的情境,能更好地理解語言的真實意義和用法。
我以四年級(下)教學案例為例,談談在日常教學中利用和選擇插圖輔助文本教學,實現有效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閱讀前——通過圖境,學習對話
第三單元是學習天氣的表達,第四課時的教學目標設定是能夠運用句型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能理解degree 和rainy 的意思,學習其讀音;了解中西方在對氣溫表達的單位的不同。
1.出現世界地圖,標注出各個城市名稱,用“its …… in…”來表述。利用文本已有的插圖,進行句型鞏固。
2.回顧課文,通過本文對話的復習,加深對所學詞語和句型的理解,利用插圖讓學生觀察、判斷,使教學從看圖預熱到看圖練習,懷著好奇的心情,對后續的學習能更認真,抱有熱情。
二、閱讀中——利用插圖,認知對話
教學中所配套的插圖為學生提供了比較真實的語境,幫助學生理解對話內容,提高理解語篇,加快提取信息,為學習提供有效地途徑。
幫助學生通過插圖去感知事物,學文是讓學生了解語意表達的意圖,前者訓練觀察能力,后者訓練閱讀能力,學生們的想象力和思維力都會得到培養。在Lets play 中有許多國家的天氣圖片可以有效利用。
1.運用插圖,練習城市的天氣表達,引出單詞degree,根據其發音,由tree——green——degree,感受單詞的讀音,練習表述溫度和天氣的表達。既有效地練習了天氣的表達,又能十分清楚地獲取相關知識,理解課文對話。
1.觀看視頻,明確主人公所在地,通過自主閱讀,解決細節問題,理解對話主要內容。
2.教學中層層相扣,利用相關插圖,教材每一個語篇都有配色鮮明、形象的插圖,將文本、重點詞匯相輔相成,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供所需的上下文輔助功能,使插圖服務于文本,注重文本的形象化。
三、閱讀后——跟隨插圖,拓展對話
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比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應該更加重要。要努力重視教材中插圖的功能,發揮其課程資源的價值、學生自我思維的能力,學會觀察和感知教材插圖的輔助功能,找到有效信息,進行自我拓展.
創設Johns dad旅行的拓展話題,觀察圖片學重難點句型:“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 Its ....”
通過人物衣服著裝,觀察變化,并詢問天氣情況,懂得充分利用插圖的優點,創設學生們都喜歡的活動來加強拓展,將所學的內容運用于真實的生活中。利用《爸爸去哪兒?》的電視節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告知他們所在地的天氣情況。
T:Where is Cindy? ? ?S:She is in Sydney.
Angela——NewYork,Shitou——London,Kimmy——Singapore,Tiantian——Moscow
各種能力中,想象力是最為神奇的,最能體現人的創造力。插圖是文本的濃縮,學生的想象力提供廣闊的天地,引導學生把興趣和疑問化成實際學習探索,啟發學生從插圖中發現更多的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觀察力發展。
沈君珠在《插圖——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另一扇窗》一文中,從以下五個方面闡述了如何讓插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凸顯光彩。
1.以圖為引,導入語篇話題。教師緊扣語篇教學目標,巧妙地導入話題,將為整個語篇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以圖為索,預測語篇內容。插圖不僅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背景知識,也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概括,是一篇文章主題意義的直觀表現。
3.以圖為境,突破語篇重難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往往交錯在一起教學難點解決了,重點必然掌握。插圖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借用插圖,模擬情境,作為解決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口,避免枯燥的講解。
4.以圖為托,輔助復述語篇內容。復述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必要環節之一。經過自己大腦言中樞的加工,要有意識地以課文插圖為依托,讓學生自己看插圖,將課文內容復述出來。
5.以圖為徑,拓展升華語篇。語篇教學需要拓展,有效地拓展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閱讀更有效,更具魅力。
插圖,是課本中必要的素材,有著諸多專家學者在此領域的指導。我們教師要懂得利用插圖的功效,去發現他們的獨特魅力,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好每張插圖,探索出更多已知的教學方式,發揮出更多課程資源的相對價值,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以達成《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所規定的目標,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