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劉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進,多媒體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除了能夠有效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之外,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調動起整體課堂氛圍,創造出更為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廣泛應用;數學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著抽象性以及邏輯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對這門學科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但與此同時,數學的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邏輯能力。教師必須要帶領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降低對知識的理解難度,減小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上升。
一、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拓展思維
數學這門學科比較嚴謹,要求學生嚴格的掌握以及正確運用知識,數學來源于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這就更需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多媒體技術的正確應用,能夠有效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自身思維。初中生本身就屬于青春期,自身的叛逆心理比較強,如果教師總是選擇運用填鴨式教育,就會促使學生叛逆心理的上升,更加難以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初中階段也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重要階段,會對學生今后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產生影響。運用多媒體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優化學生做題的思維方式。
(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傳統教學方式起到彌補作用
多媒體可以給學生們呈現出比較生動以及形象的畫面,將數學知識所蘊含的抽象性轉變為更加具體的實物,幫助學生更簡單地理解知識,認識知識的本質,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理解立方體的相關知識時,如果運用較為傳統的黑板板書,是不能夠清晰地給學生們呈現出立方體的構造原理的。在這個時候,教師選擇運用多媒體,就能夠將立方體模型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呈現出來,更加生動地呈現出立方體的構建過程。這可以讓學生變得更樂于接受,將整個知識變得一目了然。
(三)結合傳統教學方式,促進整體課堂質量的提高
多媒體技術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應該進行優勢互補,從而推動整體課堂教學質量的上升。將多媒體當做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手段,對于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重點知識,就運用多媒體來進行講解。這不僅能夠減少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上升,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去觀察知識,了解到哪里是知識的重點并進行記憶。對于一些篇幅較長,內容卻又不太重要的知識內容,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其制作成PPT,這就可以有效地精簡教師的工作任務。比如當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函數時,由于學生可能在抽象思維方面能力較弱,如果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難以讓學生清晰地感知函數的概念。運用多媒體技術,那么教師就可以在白板上給學生們直接拖動直角坐標系,變量值的不同函數值也產生變化,這推動了繪圖準確率的上升,同時還減小了教學過程中所需畫圖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函數的性質,推動學生自己去總結知識學習中蘊含的規律。
二、新課改下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策略
(一)因材施教,構建有利的情景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樹立起正確的教學理念,即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中心,而教師自己僅僅是一個引導者以及組織者。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就是通過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構建起教學情景,集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選擇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可以給學生們營造出更加生動且形象的學習環境,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積極性,從而推動教學活動更加順利的開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教師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到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或者是過度追求課件在課堂上帶來的視覺效果,這不利于樹立課堂整體的中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所以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要平衡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合理設計課件,構建出有益于學習的教學情景,將多媒體所具有的優勢呈現出來。就比如生活情境的設定,在教學過程中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去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所熟悉的哪些數學知識,推動其與多媒體教學進行融合。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軸對稱圖形”知識時,可以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們展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然后再給學生們提出問題,大家還知道有哪些自己在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或者是物品具有軸對稱特點嗎?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二)推動學習方式轉變,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要注意多媒體技術僅僅是一項教學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將其優勢充分呈現出來,而不是一味的依賴。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緊密融合,但是卻不可以盲目性、跟風性地運用。比如教師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呈現出教學知識時,要給學生們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思考,其次再切換課間,避免課件切換速度過快,導致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但是多媒體的網絡資源可以有效地豐富教學內容,教師要充分地對其進行利用。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單項式和多項式的加減運算”教師就可以提前在度媒體網絡上搜索一些相關的題目,并根據題目的難度在課件上編排,可以讓學生根據題目的難度逐漸提升自身的做題水平。
(三)掌握教學重難點,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當面臨一些復雜性較強的知識時,教師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甚至“手舞足蹈”學生進行描述,但實際上學生進行理解依舊存在著很大難度,特別是對于幾何部分的知識,教師除了要給學生們講解理論之外,還要在黑板上畫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導致課堂時間大量被浪費,同時也難以提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有效幫助教師在畫圖時化靜為動,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幾何圖形。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先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出單獨的一個圓以及一條直線。其次,再讓圓處于靜止的狀態下拉動直線,讓直線與圓出現相離、相切以及相交的狀態。最后用多媒體呈現出知識匯總,讓學生綜合性地對知識進行理解以及掌握。
三、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給學生講述知識時,還要在講述的過程中重視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等等。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活動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幫助學生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所以教師要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服務于課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何龍鈺. 初中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結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13):135-136.
[2]邵永輝.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9(28):146.
[3]陳宗雷.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61.
作者簡介:劉潔(2000.9—),女,漢族,山東省青島市。學生,本科,單位:山東科技大學,研究方向:數學與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