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實用類文本閱讀是高考語文閱讀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表現為新聞、傳記、報告、科普文章等形式,對于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閱讀實用性語文文本,增強現代社會適應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加準確地把握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題型及答題技巧,本文筆者以高考陜西卷即全國卷Ⅱ中近三年的實用類文本閱讀題為切入點,試圖分析實用類文本閱讀題的具體答題技巧。
關鍵詞: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讀題;答題技巧
在2018-2020三年的高考全國卷Ⅱ語文試題中,分別涉及到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論、報告類)、中國橋梁(社會、科普文章類)和扶貧政策與工作(社論、報告類),文章主題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都是學生在生活中能聽到或者見到的內容。在題型設置上,按照試題順序,近三年分別為第4、5、6題,其中第4、5題為單項選擇題,第6題為簡答題,通過這種不同層級的試題設計,來綜合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通過對試題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分析之后,提出了以下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通讀全文,勾畫關鍵信息
當實用類文本閱讀材料呈現著我們面前時,首先要對文章進行通讀,要圍繞文章的框架來進行。具體來講,應該在初次閱讀時注意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讓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并整理后才能發現不同文章之間的關系,從而將各個文章或同一文章各個部分聯系起來進行比較,這樣能夠大大地提升閱讀的有效性,也能夠培養學生知識遷移、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2019年“中國橋梁”這一主題閱讀中,共分為三則材料,第一則是武漢長江大橋,后兩則為港珠澳大橋。在初次閱讀時,學生要注意材料中的信息,材料主要說明了什么,武漢長江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有什么區別和聯系,這是縱向的知識脈絡。在橫向上,第二三則材料都是有關港珠澳大橋的內容,但是它們的側重點不同,這是橫向的差異。因此,在初次閱讀中,學生要注意整體脈絡與關鍵差異,為接下來的看問題精讀做好準備。
二、根據問題,剖析原句上下文
接下來學生需要根據具體的選擇題題干要求和選項,結合文章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對于一些信息,學生可能沒有注意到或忘記時,需要重新回到文章進行精讀。這需要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標劃、批注、摘錄、做筆記等筆頭活動,把握好文章的細節,通過微觀把握,理解文章的關鍵信息,在此基礎上,更準確地把握文章脈絡,培養理解作者意圖的能力。
例如,“中國橋梁”這一主題閱讀中的第4題,題目考察港珠澳大橋智能化系統的運轉流程,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和數據層,每一層級的詳細功能可以在閱讀材料中進行找到。因此,在答案確定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選項中各個功能區及具體內容,再結合原句的上下文,進行整體的梳理和選擇,從而找出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減少信息的遺漏,提高答案的準確性。
三、貼合材料,專業術語表達
在實用類文本閱讀題中,第6題,也就是簡答題,是一道重點題,分值占6分,也是一道難點題(相較于選擇題更具難度),注重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整合概括能力,根據題目中的問題,概括出文章信息并進行自己的語言表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注意緊密地貼合文章內容,用文章中的專業術語進行表達,不能隨意發揮,胡亂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對于2020年實用類文本閱讀題,題目是“貴州和云南扶貧工作有哪些共同之處,結合材料概括說明”,對于這道題的回答,需要學生首先找到貴州省江口縣扶貧工作和云南省民族地區扶貧工作分別都有哪些?哪些是能夠明顯看出,并能夠直接進行比較成為答案的;哪些是不能夠直接看出,需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再成為答案的;哪些是完全沒有共同之處,不能成為答案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答題語言的專業化程度,從而更加靠近采分點。
四、結合分值,有效組織答案
在簡答題的回答過程中,學生也要結合問題和分值來進行組織答案。雖然分值通常為固定的6分,但答案可能是3點,每點2分,也可能是2點,每點3分。這就需要學生回到問題和文章之中去,仔細搜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幾點,如果對自己的回答不是很有信心,則需要再補充一點,使自己的回答更加保險。但需要注意,不能強行將一點完整的內容進行拆解回答,這會降低采分的可能性。
在2018年實用類文本閱讀的簡答題中,問題是“高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哪些相關方合作?簡述各方的作用”。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哪些相關方”,另一個是“作用”,根據文章可以看出相關方有三個分別是高校、企業和政府,再對他們三個的作用進行回答,這就相當于是三點,每點2分。通過分析分值進行作答的方式,能夠使自己的回答更精準。
總之,實用型文本閱讀能力是學生不可缺少的語文閱讀能力,近年來的實用類文本閱讀也很好地落實了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引導學生和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加關注現實問題,更好地落實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與此同時,語文教師要不斷站在語文教育發展最前沿,以新的觀念、新的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以更好的狀態應對語文高考變化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夏晨玫.從國際大型閱讀測試審思高考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以2017、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02):14-21.
[2]史亞星.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實用類文本閱讀教學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