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剛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以2018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篩選后共計64例,按入院順序將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得到實驗組對照組各32例。統計分析其一般資料,得到組間差異不顯著的結論后給予兩組患者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處理,給予對照組患者開腹手術處理,給予實驗組患者腹腔鏡手術處理。術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以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為具體觀測指標,并對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予以對比。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可以發現,實現組患者在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上均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發生率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明顯更低。結論 腹腔鏡治療方法用于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較開腹手術更好,不僅可以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進度,同時還可有效減少術后各種并發癥頻發的情況,應當得到臨床界的應用用于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6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7..02
膽囊結石是常見的一種膽囊疾病,主要包括膽固醇結石、相關混合型結石以及黑色素結石,其疾病成因復雜,經人口統計發現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大多數膽囊結石患者并無明顯癥狀,因此不經健康體檢不易發現,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膽絞痛的情況,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就會引起胰腺炎、腸梗阻等多種并發癥[1]。據研究表明,大約有15%的膽囊結石患者合并患有膽管結石,目前臨床上常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或開腹膽囊切除手術來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患者,但經不同手術方法治療的患者其術后治愈情況與恢復進度也不盡相同。本文為探究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以開腹膽囊切除術為對照實驗并對64例研究對象予以分組處理,以下為具體研究過程及研究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全部選自于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有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疾病的患者,其具體資料搜集2018年3月~2020年4月有效資料共62計例并對以上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分組處理。記錄并對比患者一般資料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均為32例且年齡23~65歲,實驗組平均(45.3±2.3)歲,男16例,女16例;對照組平均年齡(43.8±3.3)歲,男15例,女17例。以上患者經體檢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確認為膽囊結合合并膽管結石,在明確告知患者此次研究目的及具體方案后,患者自愿簽訂研究同意書。以上一般資料經統計分析后發現差異并不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此次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數據支持。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開腹膽囊切除手術:手術以全身麻醉為手術麻醉方式,待麻醉藥物生效后進行常規開腹切除膽囊處理,按照生理鹽水沖洗膽道-術后留置T管-留置引流管-消毒縫合切口等一系列常規開腹手術步驟嚴格操作[2]。
1.2.2 實驗組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醫護人員在術前一段時間提示患者禁水禁食,并確認腹腔鏡、二氧化碳氣腹裝置以及膽道鏡等設備完好無損。以全身麻醉為此次手術麻醉方式,用人工氣腹法維持患者體內腹壓穩定。待麻醉藥物生效后準確找到腹腔鏡最佳置入位置并依照常規四孔法將腹腔鏡置入,處理游離膽囊以及膽囊動脈并使用電凝棒加速膽囊床止血,聯結膽道鏡并借助取石籃將結石取出,留置T管以便進行造影工作,醫護人員在確認患者體內無結石、無滲血情況后縫合切口并放置腹腔引流管[3]。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綜合效果
以患者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為具體觀察指標。
1.3.2 對比并分析并發癥情況
記錄兩組分別出現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膈下感染以及胸腔積液的例數,以并發癥發生例數/患者例數×100%這一公式來計算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0.0為統計工具,在研究結果中以P<0.05作為組間差異顯著的標準。以(x±s)代表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數據處理采用t檢驗;以(n,%)代表術后并發癥等計數資料,數據處理采用x2檢驗。
2 結 果
2.1 術后綜合手術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效果發現,實現組患者在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均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綜合并發癥
術后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并發癥發生率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9.38%)明顯低于對照組(31.25%)。見表2。
3 討 論
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疾病最近年來人們飲食結構以及生活質量的變化而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兩種疾病的合并使得患者疼痛感更為強烈、治愈后復發率更高,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階段,臨床醫學上對于這一疾病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于以開腹手術以及腹腔鏡手術為代表的手術治療方法,但傳統開腹膽囊切除手術的創傷面積比較大、易感染,尤其是對于免疫能力較差的中老年人來說其危險性更高,為此醫學界開始應用與普及腹腔鏡手術方法以期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發現,實現組患者在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均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發現,并發癥發生率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現組(9.38%)明顯低于對照組(31.25%)。這是因為,腔鏡手術更加注重對患者身體病變的檢查以及加速患者切口愈合速度,這種微創手術方式因其切口更小、出血量更少及恢復速度更快等優點逐漸被醫學界所重視,且腹腔鏡可以對患者膽囊及膽管結石變化情況進行全面的、細致的觀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開腹切除術的局限性,目前已經成為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疾病的首選方案[4]。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方法因其創傷小、恢復快等明顯優點在臨床醫學上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開腹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不僅可以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進度,同時還可有效減少術后各種并發癥以及復發情況,應當得到臨床界的廣泛應用與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洪陽.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009(002):50-51.
[2] 王 彪.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013(002):38-39.
[3] 徐長亞.三鏡(腹腔鏡、膽道鏡、十二指腸鏡)聯合治療復雜肝外膽管結石回顧性對比研究[D].2019.
[4] 廖文平.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8,015(0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