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詠 易雨群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在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住院的60例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進行術后化療,觀察組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比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分別為SAS、SDS)以及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分(Barthel指數)。結果 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直腸癌;心理護理干預;術后化療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7..02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我國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趨勢。目前,臨床多采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其中直腸低位雙吻合術是治療直腸癌患者的主要方式,術后多數患者需求進行化療治療。術后化療也給直腸癌患者帶來了不良影響,比如情緒低落、生活質量下降等等。因此,本文就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在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中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住院的60例直腸癌患者,采用抽簽的形式進行隨機分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6~63歲,平均(58.40±5.20)歲;觀察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5~64歲,平均(58.44±5.32)歲。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監測生命體征、拍背翻身以及心理安慰等。
觀察組(心理護理干預):針對性地根據患者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征實施心理疏導,耐心地與患者交流,積極開導患者,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并告知術后化療對預后的作用,緩解患者的顧慮,在此基礎上調節患者的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另外,可培訓患者應用梳理負性情緒的方法,比如音樂療法、運動療法等等,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可以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認知。同時與患者家屬溝通,指導其與患者多交流,多多支持和鼓勵患者,建立良好的支持體系,可鼓勵患者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身心舒適,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分別為SAS、SDS)以及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分(Barthel指數)。其中SAS、SDS評分與焦慮、抑郁情緒呈反比,Barthel指數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在統計學(SPSS 20.0版本)中測算計量資料[表達形式:均數±標準差;檢驗方式:t值]。差異顯著,P<0.05。
2 結 果
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 論
直腸癌為臨床消化系統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臨床癥狀以腹痛或腹部不適、腸梗阻及貧血等為主,手術治療及術后化療不僅引起并發癥的產生,還影響了患者的心理情緒,降低了生活質量。
臨床實踐表明,惡性腫瘤患者多半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變化,普遍認為抑郁是惡性腫瘤的影響因素。由于術后化療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較多,加上家庭壓力過大,心理負擔比較沉重,在此情形下患者極容易產生不良情緒,且有研究發現,負性情緒會影響患者的化療效果,導致疾病復發。心理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在疾病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比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理護理干預在改善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不良情緒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同時還可提高生活質量,可能與不良情緒的改善有關,通過與患者積極交流,了解負性情緒的產生原因,然后進行針對性地輔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改善負性情緒,提升生活質量。
總之,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在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中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 健,楊小燕,方 莉,等.集束化護理在結直腸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5):4288-4292.
[2] 甘孝紅.患者參與直腸癌術后飲食護理對其營養狀況的影響[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8,26(5):288-292.
[3] 薛秀娟,許翠萍,楊雪瑩,等.癌因性疲乏測評工具及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9):859-861.
[4] 趙先偉,楊士芝,欒衛紅,等.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及其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8):612-613.
[5] 張 玲,劉海鷹,孫建業,等.西酞普蘭聯合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情緒障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9):2233-2237.
[6] 劉 麗,呂淑芬,呂淑琴,等.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態對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1):1614-1615.
[7] 許虹波,符麗燕,朱 聰,等.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與抑郁的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8B):1226-1228.
[8] 李欣欣,宋新明,陳志輝,等.直腸癌術后生活質量研究的隨訪情況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6(8):744-747.
[9] 王自強,周總光.直腸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策略[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0,9(6):401-404.
[10] 程 哲,代靈靈,李 芳,等.支氣管哮喘控制水平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性[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30):2128-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