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俗話說:“千般呵護,不如自護。”因此教師不僅有保護幼兒安全的責任,更應該及時地發現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同時,還要根據突發的安全狀況,給予幼兒合理正確的引導,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一、活動背景
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都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操作。沒過一會兒,我便聽到正在建構區操作的小瑜妹哇哇大哭的聲音,我連忙走過去了解情況。這時,只見她的右手食指套進了一塊雪花片的“洞洞”里,她邊哭邊用左手用力地取,怎么也取不出來,右手的食指已經紅腫地厲害了。我趕緊把她帶到盥洗間,找來肥皂在她右手食指處來回地涂抹,不一會兒,雪花片便順利地取了下來,看著她紅腫的手指,我又用濕毛巾給她冷敷消腫。到了總結回顧環節時,孩子們都在積極地表達自己在區域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小瑜妹卻一聲不吭。于是,我特意邀請她來說一說在剛才的活動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她就支支吾吾地說:“我剛才玩雪花片時,不小心把手指套到雪花片的洞洞里取不出來了。后來是王老師幫我取出來的。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這樣了。”我微笑著安慰她:“沒關系,相信經過這次的經歷,你就再也不會這樣做了。”與此契機,我便設計了一節“小心洞洞”的安全教育活動。
二、活動的開展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生活中的哪些洞洞是危險的,不能因為貪玩把手指、身體、頭、腿等塞進狹小的地方,(比如門縫、鋼琴蓋等)。
2.如果發生了意外,知道及時求救。
3.初步掌握自救的方式,用肥皂水將卡在肢體上的物品取下來,提高自我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指環、肥皂、安全視頻
(三)活動過程:
1.用小瑜妹被雪花片卡住手指這一話題切入,讓孩子們說說,在生活中,你或者家人有沒有被卡住的情況?
睿睿站起來說:“王老師,上次我媽媽的手鐲戴在手上取不下來了,后來是我爸爸幫她取下來的。”
辰辰說:“我看見新聞上說有一個小孩被卡住窗戶的欄桿里。”
洋洋說:“菜市場的阿姨的手指被絞肉機卡了。”……
2.提問:“他們為什么會被卡住呢?”孩子們紛紛談了自己的看法。
3.通過這些事例,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峻峻說:“不能把頭和身體轉到欄桿里去。”
凡凡說:“乘電梯時,不能把腳伸到邊上去,這樣容易被卡住。”
琳琳說:“手不能伸到門縫里,會被夾到的。”
4.請小瑜妹來說一說:“雪花片卡在你的手指上,你是什么感受?王老師是怎么幫你把雪花片從手指上取下來的,用的什么材料幫忙?”
教師將指環戴在手指上,一會兒后被卡住,演示如何用肥皂水來取卡住手上的指環。
5.提醒幼兒不能將指環之類有“小洞洞”的東西套在自己或他人的身體上,如果出現意外,一定要及時向大人求救。
6.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里哪些“洞洞”是危險的?
門縫、桌縫、柜子的角落、鋼琴蓋、床縫、插線板的洞洞(有電)、玩具里的小洞洞等等。
這些危險的洞洞會帶來什么后果?用粉筆當做手指,演示鋼琴蓋砸下來,會砸斷手指等。
7.播放安全視頻,孩子由于耍玩被卡在墻縫里、被卡在電梯槽里等,讓幼兒直觀地感受。
8.結合小瑜妹的經歷,強調貪玩帶來的危害。
三、活動反思
(一)親歷者大于說教
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于一切新鮮的事物都樂于去嘗試,可是他們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缺乏安全意識,缺乏自救能力,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就變得尤為重要。有時,有的家長或老師往往用禁止的方式要求幼兒,如“不能從高處往下跳”“不能把皮筋套在手指上”” “上下樓梯不能推擠”等。禁止是一種消極的做法,也許幼兒原本沒想到要那樣做,經成人一提起,反而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就會偏偏要去嘗試一下。因此,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從發生在身邊的小事入手,讓幼兒參與起來,讓親身經歷者來談談感受,讓所有幼兒一起來發現生活中的不安全的因素,一起來講一講發生在身邊的安全故事等,有時甚至可以讓幼兒親身經歷一下可能帶來的后果,這樣有助于幼兒記住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可以采用積極正面的引導,把禁止性的話語轉化為童趣的指引,如“上下樓梯不能推擠”變為“我們學小花貓扶著欄桿慢慢地一個接一個地走”。幼兒便在老師童趣性的引領下注意了安全,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這不失為一個上策。
(二)提醒與監督并存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幼兒的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一定能遵從教導,畢竟孩子是孩子,個別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只有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到安全的教育與管理中,找一找身邊哪些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一起來制作安全標志來貼在旁邊,教師時常提醒著幼兒,并鼓勵幼兒之間的相互監督,才能事半功倍。
(三)共同構筑保護傘
安全重于泰山,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容不能僅靠幾個安全教育活動就能完成,需要與一日常規活動有機地滲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安全教育也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責任,它離不開教師、家長、社會的共同引導和教育,更離不開幼兒。只有幼兒自己切實參與到安全責任中來,才能構建起幼兒安全意識的框架,讓他們嘗試著撐起安全這把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