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蘭
大足區科協
王地生是大足區拾萬鎮土生土長的科技工作者。從6 年前任拾萬鎮科協秘書長以來,深入實施基層科協組織力“3+1”改革工作,在推進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中履職盡責,受到群眾贊揚。
王地生是農業科班生,畢業后分配到拾萬鎮政府黨政辦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努力鉆研農技推廣知識,向專家學、向農民學,很快掌握水稻等糧油作物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從2011年開始,他連續8年承擔全區糧油高產示范片田間技術指導及管理工作,在拾萬鎮創建萬畝高產優質水稻示范片。他提出的水稻水育旱管、三維定量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水稻集成技術也在全區得到推廣運用。拾萬鎮糧食總產量從2011年的1.45 萬t 增長到2018 年的2.05 萬t,連續8 年被評為全區糧食生產先進鎮,2013年獲得全市糧食生產先進鎮稱號,他本人也因此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同時,王地生每月定期舉辦蔬菜水果種植技術培訓,向拾萬鎮及其周邊蔬菜水果種植戶講授土壤改良、育苗、嫁接苗、節水灌溉、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知識。通過種植技術的培訓、推廣,拓寬了種植戶的專業知識,提升了種植戶的專業能力。
2018年,王地生大膽承擔起規模化種植彩色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任務,由于大面積地種植彩色水稻在全市尚屬首次,當時一些農技專家提醒他注意風險,擔心造成不良影響。他頂住壓力,在市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傾盡全力做好每一個環節的生產技術把控,多次到市農科院與專家對接,把五彩水稻種植技術引入拾萬鎮,推動五彩田園建設。
五彩稻田內栽培有紫、紅、黃、綠、白五種顏色水稻,這是拾萬鎮長虹村的“吸睛法寶”,每年的各大節會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除了欣賞田園風光,游客還能參與稻田摸魚、抓田螺、草人射箭等特色趣味活動,在生態餐廳里還能品嘗和購買當地特色農產品。
依托“五彩田園”發展農旅融合,拾萬鎮連續兩年舉辦五彩田園節會活動。第一屆五彩水稻節活動期間,吸引超過10 萬人次游客。去年節會期間,村民們在田間地頭擺攤設點,銷售農產品總金額達500萬元。
“我們這里有很多名人,袁隆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彩繪的圖案是我們根據拾萬鎮的特色,特地邀請四川美術學院的學生們彩繪的。這幾幅圖,充分還原了袁隆平院士曾經在大足工作時的情景。”王地生說。曾經,袁隆平在拾萬鎮工作了3個月,與村民同吃同住,結下深厚情誼。如今,拾萬鎮發展現代水稻產業得到袁隆平的大力支持,他親自擔任大足區現代農業發展總顧問,并建立了專家工作站。
“由于拾萬鎮的基礎服務設施不夠完善,導致游客不會在此長留。”王地生說。今年,拾萬鎮規劃1 hm2地,將新建袁隆平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科普文化基地、農耕文化展示園以及研學游基地等,為了讓游客有住處,還將修建6棟民宿。談及這些,王地生難掩興奮。
目前,已建設好的袁隆平院士雜交水稻科普展覽館,為傳播隆平精神和水稻科普知識打下堅實基礎。五彩田園科普中心成為中小學進行雜交水稻科普教育、宣傳隆平精神的實訓基地,接納中小學生參觀人數累計上萬人,宣講雜交水稻科普知識100余場。
去年,重慶沃馳農業五彩田園水稻科普示范基地被評為重慶市十佳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長虹村也成為全市美麗宜居村莊和全區鄉村振興示范村。
雖然王地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但他用行動詮釋了科技工作者的情懷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