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筑
跨區域精準扶貧
64歲的文允祥一家,住在彭水縣三義鄉弘升村海拔1 200 多m 的高山上。這里森林茂密、山花盛開,在他家旁邊,建立起了占地667 m2的中蜂養殖示范基地,而在家養病的他也成為管理基地100 多個蜂箱的管理員。
最近這段時間比較輕松,每天去巡視一圈蜂場,打掃衛生、除草,查看蜂箱有無異樣,他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文允祥的老伴譚宗明多年患病,家里只有靠他在周圍做些木工活兒、種點莊稼勉強度日,還欠了不少外債。最苦的時候,敲了13 戶親朋好友的門,好不容易才借到7 000 元錢,去醫院一看病,又用光了。
2018年,位于彭水縣長生鎮的子高中蜂養殖專業技術協會在縣科協的調配下,開始在三義鄉以“公司+村集體+建卡貧困戶+散戶”的模式發展中蜂養殖。協會與三義鄉弘升村的貧困戶簽訂了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幫扶協議,給加入協會的貧困戶會員免費幫扶價值7 萬元的種蜂100 群,投入15 萬元給村集體修建標準化養蜂基地,讓貧困戶常年在基地務工,解決貧困戶增收的問題。文允祥也在此時加入了中蜂養殖的隊伍。
文允祥告訴記者,在基地上班,一個月保底工資有1 500元,還可以享受投資分紅和村集體分紅,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收入在2萬元以上。
不僅是弘升村,中蜂養殖協會還與三義鄉蓮花村、龍陽村,以及深度貧困鄉大埡鄉全鄉4個行政村進行了對接,按照同樣的扶貧模式發展中蜂養殖,如今蜂群達到5 000余群,建有蜂群100群以上的標準化養蜂示范基地達到27個。
“目前,協會已有1 000多戶建卡貧困戶加入,在會員中占比60%。跨區域精準扶貧,讓農戶加入協會抱團發展,有效實現了脫貧增收。”彭水子高中蜂養殖協會理事長王子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