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冬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指出:“學會合作,是面向21 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要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幼兒期是進行合作訓練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教育中探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來培養和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是目前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善于合作的人,才能不斷發展。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幼兒的健康發展不僅包括身體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為了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必須重視對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
幼兒合作意識與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備條件。我國的幼兒教育是以提高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品德素質、社會性交往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幼兒素質發展的四個主要部分。其中,社會性交往素質是其他素質發展的前提,社會性交往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身心健康的發展,但是多數幼兒家長太過重視幼兒學習能力的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成為當今人才必須具備的才能之一,而這一點卻沒有得到家長的足夠重視。
在幼兒園,往往幼兒一吵鬧,教師就會不耐煩,甚至會不允許他們一起玩,這樣幼兒就缺少了一些合作交流的機會,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就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源于教師沒有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意識。
兒童教育學與兒童心理學都認為:從小培養幼兒的個性、自我意識、氣質及合作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那么,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該如何培養呢?家庭、社區、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所以要充分利用這三方的資源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家長要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合作經驗,使幼兒產生樂于合作的情感體驗。例如,家長可與幼兒進行親子閱讀,在親子之間的和諧氛圍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學習合作的本領。
社區可以多宣傳交往合作的意義,以引起家長們的重視。社區還可以給幼兒提供具有合作性的游戲器械,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合作;節假日時可以舉辦親子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增進親子感情,也能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教師應具備相關的教育知識,科學合理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首先,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只有當幼兒有了良好的個性,同伴才愿意和他一起游戲,這是培養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前提。
其次,培養幼兒的合作興趣。興趣是學習的開端,是幼兒學習合作的動力,只有對合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幼兒才會愿意主動接觸其他幼兒,愿意主動與同伴交往,進而自發地進行合作。
幼兒時期是培養人的個性、氣質、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重要時期。幼兒園需要聯合家長和社區的資源,多方聯動,才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讓幼兒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