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葉慶
摘 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活動的內涵既包含解讀黨的初心,還包括對黨員干部初心的引導。文章通過概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內涵、要求和意義,圍繞理論學習、教育活動等方面分析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的建設模式,為高校開展黨員初心學習教育活動提供思路。
關鍵詞:黨員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理論學習
“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和前進的動力,其中“初心”內涵豐富,體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主要奮斗目標。因此,有必要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分析構建高校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的途徑,實現黨委、師生黨支部、基層黨組織共同導學、引學和共學。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學習教育概述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內涵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和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其中,使命和初心是共產黨人前進發展的動力,該理論凸顯了現實價值和時代意義。高校黨員初心教育的內涵如下:解讀高校培養人才的初心,加強對學生的初心引導。借助黨的路線、理論、政策、方針引導師生,幫助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的使命。由于高等學校是社會主義大學的主要組成部分,需要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優秀接班人和建設者,借助長效教育學習機制尋找初心。
(二)黨員學習長效機制的要求
第一,明確創新和繼承關系。制度建設中不可脫離教育經驗,應借鑒優秀經驗和良好方式,構建合理科學的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第二,平衡理論和實踐內容。構建長效學習機制需要結合方法、原則、要求,明確黨員教育規律,使黨員學會并應用理論知識。
(三)構建黨員學習長效機制的重要性
高校主要負責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工作,圍繞立德樹人理念開展思政教育,不過對于黨員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有待加強。學校黨員干部、教師、學生在工作、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影響其理想信念的樹立,因此有必要落實初心教育長效機制。
二、基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定長效教育機制的途徑
(一)理論學習機制
1.樹立黨員理論化學習思維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價值在于充分發揮引領與凝聚的作用,而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原因主要是理論模糊。主題學習不僅能夠通過教育活動實現理論創新,還可以引導年輕黨員明確人生態度、思想道德、心理情感。因此,高校在制定初心主題長效學習機制前,應明確理論思維,生動、深刻地向學生展示重要理論,得出理論研究成果并將其應用在具體實踐中。
2.優化理論學習方法
第一,劃分學習內容。學校有必要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通過新式理論武裝思想。同時,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將其與新中國史、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融合。第二,創新學習教育模式。建設教育學習長效機制應落實“第一議題”的主要制度,例如開展黨員干部培訓教育工作、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基層黨組織學習、集中輪訓、專家研討、理論宣講、學習考核等活動[1]。
3.豐富理論學習內容
學校基層黨組織在何時何地均不可放松理論知識學習,需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學習資源和學術氣氛,構建長效理論學習機制。通過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黨的理論在形成、發展、創新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堅定“四個自信”[2]。同時,基層黨組織需要通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科學選擇學習模式,將理論學習與日常學習、制度學習充分結合。例如,利用小組討論、集體學習、個人自學等方式,帶領基層黨員溫黨章、讀黨史、悟原理[3]。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系統學、潛心學、跟進學、深入學,在全校內形成良好的學風。
(二)組織教育活動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活動中,不僅需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還應結合教育工作反復思考使命、初心的內涵和價值,探本溯源、回顧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程,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第一,學校可以通過專題培訓、中心組學習、交流研討的方式開展初心主題教育活動,明確理論基礎[4]。建議學校黨委依據“從嚴治黨”、“黨的建設”、“理想信念”等內容,制定黨員集體學習研討表,將初心使命和學習研討充分結合。例如,某學校組織10次集中研討學習活動,通過“集中上黨課”、“領導帶頭上黨課”等活動,加強黨員對于使命和初心的充分理解。
第二,針對學校黨員干部和基層黨員,可以播放《榜樣4》、《初心永恒》等典型宣講視頻。開展教育專題講座,如“講好四個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等。組織師生參觀本地或鄰近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紀念館,引導黨員堅定自身理想信念,在其心中根植革命精神、建立精神支柱。同時,學校黨委組織全校黨員一同實地了解和學習紅旗渠物質文化和精神,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
(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其他元素相結合
1.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初心要素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基本要求,是幫助黨員構建理想信念、參與社會主義實踐的關鍵要求。高校思政理論指導委員會曾在2016年撰寫本科思政教學建議文件,因此學校需要結合自身課程體系,解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內涵,幫助學生黨員明確自身理想信念,借助實踐教學回歸初心和檢驗初心,完成行為認同。
2.與三全育人機制的融合
制定黨員學習教育長效機制應實現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將初心思想價值與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充分結合,構建組織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教書育人是長效機制。依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使黨政干部、黨員教師、黨員學生參與活動,將初心教育貫穿到大學教育流程中。此外,在學校初心教育階段,需要融合綜合評比、學風建設、文化建設、誠信教育,充分發揮初心教育的價值。
3.與現代化平臺相結合
建議在學校門戶網站、教學系統等平臺,利用計算機技術設計“兩微一端”初心教育板塊,占據黨員意識形態教育主導地位。在全校范圍內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文化內涵,借助紅色文化、地方文化、專業文化、廉政文化、校史校情等方面凸顯初心教育影響,利用多種黨團活動和社會實踐工作,使黨員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進而促進教育長效機制的落實。
(四)保持黨員教師先進性
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政策性較強,在新教育政策出臺的背景下,為教育行業帶來新理論、新知識、新挑戰。因此,黨員教師有必要在教育階段加強自身先進性,提升專業能力,依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進行學習和接受教育,因此具體內容如下:第一,轉變思想,轉為改革類黨員。新時期對高校教師的要求逐漸向科研化拓展,需要圍繞“學生發展”角度,改革教育理念。第二,加強理論學習。黨員教師需針對網絡教育、信息教育、現代課程教育三方面突出現代化教育先進性。第三,爭做學習型黨員。黨員教師應結合時代發展步伐,提升業務能力,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榜樣,提高教學品質。第四,成為師表類黨員。教育事業關乎國家發展,因此黨員教師應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思想,以身作者、為人師表,正向影響和感染學生,并樹立理想信念。
(五)優化基層黨組織的學習教育工作
1.明確教學使命
高校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行學習制度建設時,需要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將“為人民”作為主要的價值追求,進而確保初心教育機制的落實。同時,學校應組織黨員干部和基層黨員針對“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進行深度研究和學習,明確高校現階段的初心和使命,提升黨員隊伍的職業道德能力,加強其對于政治法律、理論、法規的學習,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落實提供保障。
2.加強黨性教育
提升黨員黨性修養是改造其主觀世界,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構建黨員學習長效機制可以幫助其自我提高、自我革新、自我凈化。因此,高校需要嚴明政治規矩和紀律,落實“五個必須”、規避“七個有之”,將政治規矩和紀律放在首位。加強“四個意識”、“兩個維護”、“四個自信”,依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在行動、思想、政治方面與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此外,應借助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機制、黨員評議機制,設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通過分析黨性、評議黨員制定黨員干部長效學習機制。
黨的理想信念是體現其初心和使命的關鍵,是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的基礎,需要保證黨性教育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使黨員借助教育學習檢視自身思想,做到對人民忠誠、對黨忠誠。因此,學校應規范黨性教育機制,依托民主評議制度、三會一課。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開展黨員講黨課、民主生活會等活動,為基層黨員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結論:高校黨員教育需圍繞“擔使命、守初心、抓落實、找差距”的要求,加強學習研究。將學校黨建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充分融合,實現為國育才、為黨育人。通過學習使教師黨員將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充分結合,學生黨員能夠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構建學校黨員教育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娘毛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綜述[J].辦公室業務,2020(12):33,40.
[2] 蘭利曉.對標找差距? 整改抓落實——鞏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J].資源導刊,2020(03):30.
[3] 張玉鋒.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三化”路徑[J].河南教育(職成教),2020(01):62-63.
[4] 陳士宏.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20,22(02):12-17.
作者簡介:郭靜(1988.04- ),女,漢族,江西宜春人,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就職江西宜春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黨建、思想政治教育;葉慶(1983.10- ),男,漢族,江西宜春人,武漢大學,碩士,宜春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黨建、法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