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燕,梁惠娥,
(1.江南大學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江蘇 無錫 214122;2.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206)
襯衫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16世紀的古埃及就已經出現了襯衫的雛形。目前男襯衫已形成了特有的固定結構模式,款式特征明顯,大身部位變化不大[1]。近年來,新材料的出現為服裝提供了新的設計元素,尤其是變色材料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變色材料是指隨外界環境條件(如光、熱、壓力和水分等)的變化而顯示不同顏色的材料[2]。常見的變色材料有光致變色材料、熱致變色材料和電致變色材料等。將變色運用到男式襯衫設計中,有利于豐富男裝設計的題材。
光致變色材料是指受到光照射后能夠發生顏色變化的一類材料。常見的光致變色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螺吡喃1、螺噁嗪2、苯氧基萘并萘酚3、俘精酸酐4、二芳基乙烯5、偶氮苯6以及苯胺類希夫堿7等類型的化合物(圖1)[3]。光致變色染料種類繁多、變色機理也不盡相同。通常來講,光致變色染料(化合物A)受到一定波長的光照射后發生化學鍵的斷裂、順反異構、氧化還原反應、質子轉移互變異構以及周環反應等變化,導致其結構或者構象發生改變,得到化合物B。同時,其可見光部分的吸收光譜發生明顯的變化,導致顏色變化。照射光除去后,B的結構發生可逆的改變,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圖1 常見的光致變色染料結構
具有光致變色效果的面料稱為光致變色面料,該類面料的獲得通常有兩種方式:其一為通過光致變色纖維織造而成;其二為通過光致變色染料對面料進行著色得到。光致變色纖維可以通過原液著色或者接枝聚合的方法得到[4]。對面料的著色通常通過涂料印花或者直接染色的方式完成[5-6],為提高光致變色染料的反復使用性、耐久性以及耐熱性等各項指標,染料常被制成微膠囊的形式。
面料和色彩是男式襯衫最考究的因素,一般來說越好的襯衫越需要上好的面料來與之匹配。現在的男式襯衫面料通常分為羊毛、亞麻、純滌綸、純棉、真絲以及棉與高性能纖維混紡等。其中純棉面料穿著舒適、手感柔軟、吸濕性好、透氣,比較挺括,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因而成為制作男式襯衫首選的面料。光致變色純棉面料除了具備純棉面料應有的特點之外,又增加了變色功能。
色彩是人們對服裝產生的第一審美感受。相對于女裝,男式襯衫樣式變化有限,色彩變化成了男式襯衫設計的主要因素。傳統服裝面料的色澤是靜態的,光致變色面料的出現可以使服裝的顏色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呈現動態的變化。
人是服裝和色彩的載體,其生活和工作的場景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傳統紡織品的色彩是靜態的,不能滿足場景變換帶來的色彩變化需求。人們需要在不同場合穿著不同風格的襯衫,以滿足辦公環境以及自身形象的需要。變色面料的出現則滿足了服裝在不同場景下顏色變化的需要:在光線較弱的室內,面料處于光褪色狀態,衣服的顏色暗淡;到了陽光明媚的室外,在紫外線的激發下面料處于光呈色狀態,衣服的顏色也隨之明亮起來。
現代男士對服飾的要求越來越高,千篇一律、單調枯燥的程式化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男士,尤其是年輕人追求自由、個性的著裝心理。光致變色面料在現代男式襯衫圖案元素和色彩元素的設計中,是一種新穎的工藝手段。因此,光致變色面料可以作為現代男式襯衫創新設計中的工具和藝術化創意亮點,可以彌補男式襯衫“實用有余,個性不夠”的缺陷,豐富男式襯衫市場,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7]。
從服裝設計的角度來講,變色面料為男裝設計帶來了全新的審美元素,豐富了男裝設計的風格表達形式,為男襯衫圖案設計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語言,有利于豐富和提升男式襯衫圖案題材的設計體系。變色面料在男式襯衫設計中的應用為男裝創新設計拓寬了思路。
為確保設計的合理性,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對20~40歲青年男士的襯衫消費習慣進行了市場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共計360份。市場調研結果顯示,被調查者對男式襯衫的面料選擇以純棉為主,其次為混紡面料,說明男士選擇襯衫面料時更注重面料的舒適性,多喜歡天然的纖維面料。襯衫的版型以寬松舒適為主流選擇,穿著風格時尚、活力、強調個性的展現及自然、含蓄,注重品質與功能性,且被調查者對光致變色男襯衫都很感興趣。綜合問卷信息,為滿足男士對襯衫的需求,此次男式襯衫設計定為光致變色純棉男襯衫,款式為休閑風格。
設計構想:顏色以及印花圖案作為襯衫中視覺的焦點之一,其位置的改變也會影響穿著者的視覺感受和精神面貌,因此擬在衣領、下擺、袖口、口袋等部位進行圖案裝飾。該襯衫在室內時圖案不顯現,只是一件休閑白襯衫;來到戶外后,隨著光照強度的變化,襯衫的圖案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與原來簡單的白襯衫形成鮮明的對比,讓穿著者的心情也瞬間變得不一樣。
光致變色面料制備:該面料通過涂料印花的方式制得。針對市場所售的印花色漿印花后手感較硬的問題,本研究對印花色漿的配方進行優化。具體為:光致變色微膠囊5.0 g,增稠劑M 1.5 g,黏合劑10.0 g,水83.5 g。印花色漿的配置方法為按照擬定配方稱取一定量的微膠囊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在均勻的攪拌下慢慢加入增稠劑和黏合劑,得到乳狀的印花色漿。為得到有良好懸垂性和柔軟性的面料,考察了水性聚氨酯-PU3011、水性聚氨酯-PU2303、水性聚氨酯-1021和涂料印花黏合劑Goon720共4種黏合劑。其中水性聚氨酯為黏合劑的印花色漿在80 ℃下固化3 min;Goon720為黏合劑的印花色漿在180 ℃下固化3 min。研究發現,以水性聚氨酯類黏合劑的色漿所得的面料手感較硬、懸垂性較差,而以Goon720為黏合劑的印花色漿所得面料手感柔軟、懸垂性良好。因此,本研究所用劑選取Goon720。
實物制作:由于實驗室印花所用的設備為磁棒印花機,機器尺寸較小,無法制得較大的面料,本研究僅采用尺寸較小的面料對衣領、口袋和袖口等位置進行局部創意設計。襯衫上的圖案通過篩網印花制得,由于實驗室條件有限,無法進行復雜印花圖案的制作,選取了相對較為簡單的格紋圖案,所得實物如圖2所示。

圖2 光致變色襯衣實物
圖2(a)為襯衣在光線較暗的室內照片,無強烈光照下襯衣為普通的白色。圖2(b)襯衣在室外的照片,在陽光中紫外線的刺激下染料的顏色開始呈現出來,并且隨著光線強度的變化,印花圖案的顏色也隨之發生改變,使得衣服的色彩流動起來。左側襯衫的袖口、口袋以及衣領部位為10 mm×10 mm的大格子,陽光下,原先無色的圖案變為藍綠色,與原先的素色呈現強烈的視覺對比,塑造出炫酷的時尚感。右側襯衫袖口和口袋的圖案為單格尺寸為5 mm×5 mm的紅色小格子,有規律地緊密排列。細小的格子圖案展示了穿著者精致穩重的精神風貌。經測試,艷陽高照的晴天面料在10~15 s內完成變色,而陰天面料變色過程也僅需要30 s左右的時間,顏色比晴天稍暗。該涂料印花干摩擦牢度為3~4級,濕摩擦牢度為3級。該類面料日常穿著8個月變色性能沒有明顯下降,說明其變色性能具有一定耐久性,是一種理想的變色面料。
光致變色面料實現了色彩的動態轉換,改變了傳統面料一成不變的局限性。色彩變化及圖案裝飾如今已成為男式襯衫設計的重要內容。本研究用制備的光致變色純棉面料對男式襯衫進行了設計實踐,證明光致變色面料的制備方法已經較成熟、該類面料用于男襯衫設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為男襯衫的創新設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