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俊
(甘肅省自然資源規劃研究院,甘肅蘭州730000)
我國不斷完善耕地保護體系,并且不斷推廣保護措施,注重耕地保護效果。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方式分析同一地區不同時間的遙感數據,提出最佳的技術方法。我國不斷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在土地管理過程中廣泛利用3S技術,在耕地保護過程中,動態監測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通常需要結合耕地面積的變化量衡量耕地保護效果,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作用對象是監測區的全部土地,保護效果不僅要看耕地占用率,同時還要考慮耕地退減的類型。因變量是年內減少耕地面積,以下為解釋變量[1]。
1.1.1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和耕地面積減少具有密切的聯系,同時二者屬于正相關關系。
1.1.2 人均GDP衡量經濟發展程度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人均GDP,不斷擴大經濟規模,耕地退減速度也會因此加快。經濟發展情況和耕地面積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在落實耕地保護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考察經濟規模的擴張情況。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經濟規模擴張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技術進步的速度比較慢,因此擴張效應更加明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觀念,同時降低了經濟發展速度,這個階段集聚效應更加明顯。耕地面積減少和人均GDP屬于負相關的關系。
1.1.3 GDP增速GDP增速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加建設用地,土地利用的集約程度也因此變化,因此模型分析過程中需要考慮GDP增速。
1.1.4 城鎮化水平 城鎮化水平可以衡量城市聚集程度,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農村也開始不斷擴張城市意識觀念,衡量土地面積和人口比重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城鎮化的水平。提高城鎮化水平,也會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度,耕地面積和城鎮化率屬于負相關的關系[2]。
1.1.5 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比率 確定土地利用變化趨勢,利用動態監測方式可以整理土地,調整土地內部結構,有效追蹤違法占用耕地的行為,保障耕地保護的效果,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比例和耕地面積減少之間屬于負相關的關系。動態監測屬于一項重要的技術手段,當前我國還沒有全面覆蓋動態監測技術,在日后工作當中可以推廣這一技術。
需要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分析初步處理數據,確定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耕地保護效果,為了避免模型重選多重共線問題,需要初步去頂虛擬板梁的解釋變量,固定資產投資和GDP增長率之間具有線性關系,因此在回歸模型當中可以忽略固定資產投資這一變量因素。
判斷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耕地保護效果,如果土地利用動態監測變量在0以下,并且具有顯著的檢驗效果,可以確定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技術,有效的保護耕地。土地實施動態監測技術,有利于避免耕地數量減少,如果動態監測變量在0以上或者等于0,那么說明動態監測技術無效[3]。
判斷效果,可以模擬變量系數,在模型中帶入自變量的觀測值,設置土地利用動態監測變量為0,將自變量帶入模型當中,可以分析單個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效果。我國1999年在土地監測中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公開耕地面積數據,需要參考省份的面板數據。
設定模型的過程中,利用靜態面板模型,綜合利用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用模型實施估計,其中路網密度和年度虛擬變量的檢驗效果不夠顯著,在模型中可以忽視上述變量,確定模型之后,可以利用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實施檢驗。篩選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其中固定效應模型具有更好的擬合效果。
在GDP增速方面,如果經濟發展速度比較高,那么耕地占用情況非常嚴重。如果地區經濟在發展速度之間降低,因為長期利用粗放式發展模式,資源消耗率非常大,因此可以確定GDP增速和耕地資源減少之間屬于正相關的關系。
甘肅省位于我國的西部地區,氣候十分干旱,植被覆蓋率也非常低,具有較多的黃土和泥石山地,同時還具有大面積的沙漠。因為降雨分配不夠均勻,土地侵蝕情況比較復雜,整體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甘肅省是我國耕地退化和水土流失情況嚴重的省份之一,地貌情況比較復雜,生態條件比較差,因此也存在巨大的土地供需矛盾。
結合模型估計的結果,可以明確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技術,有效遏制耕地面積的減少,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土地動態監測方式,可以減少耕地面積退減量,同時明顯擴大動態監測覆蓋面,甘肅省利用動態監測,可以逐漸遞增耕地面積的保護量。
在空間狀態方面,甘肅省不斷提升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比例,并且已經逐漸形成了土地利用動態監測體系,但是各地區的執行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監測密集區,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比例在70%以上,而監測推廣區的比例處于30%~70%,分布情況十分分散。監測松散區的利用比例在30%以下[4]。
對比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情況和糧食產量狀況,如果某地區的糧食產量比較高,那么動態監測比例也非常高。地區重視耕地保護,有利于推廣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實施土地動態監測,可以保障地區糧食生產量。在耕作粗放式地區,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比例比較低,因為流失了耕地資源,從而直接影響到這部分地區的糧食供給。該地區需要加大力度覆蓋土地利用動態監測。
年份不同和地區不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保護效率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的規律并不明顯。在時間變化方面,耕地保護存在不規律性。如果城市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行政區域面積比較小,可以更好地開展動態監測工作,同時保障監測執行質量和耕地保護率。
甘肅地區需要落實耕地保護的責任制,在評價經濟發展和領導考核過程中融合耕地保護任務,在實際工作當中落實執法監察責任制。加大力度支持經濟發展,針對耕地保護工作,可以增加財政轉移,加強財政補貼,保證耕地的保有量和農田保護面積。結合保護責任和財政補貼,結合耕地保護面積提供財政補貼。建立耕地保護資金,加大力度開發和整理耕地。開發耕地后備資源,使土地投資強度不斷提升,減少建設用地占用優質耕地。控制建設用地的增量,有效盤活土地的存量,利用各種方式節約耕地,加強管理耕地資源,設置耕地的預警系統。因為甘肅省具有較大的區域差異性,需要針對不同的地區落實不同的經濟發展策略,完善區域耕地的保護策略。
通過對我國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耕地保護效果分析,可以明確利用動態監測技術,遏制耕地面積退減。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覆蓋面和糧食產量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各地區需要提升利用動態監測的覆蓋面,有利于保障糧食供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