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城西學校 白小蘭
小學數學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數學本身的學習規律,融入數學的學習思想,并在此基礎上對小學生進行教學實踐,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綜合素養。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也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數學思想的融入給予了大量的關注,且將其列入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下意識地將數學思想滲透其中。
我們這里說的數學思想指的是學生通過在學習過程中對某些數學學習內容以及較為抽象的概念進行總結,最終得出的對數學學習內容最本質的認識以及對數學學習規律與學習方法的認知。數學思想必須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在相對的時間內,這個思想是通用的且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對數學思想的認知要基于數學內容,以具體的學習內容為載體,該思想藏匿于所學習的數學體系的方方面面。
數學學習一直貫穿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之中,是一門基礎的學習課程。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特性,其學習的內容相對簡單,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的數學思想相對簡單,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指的是通過數字與圖形相結合的思想方法;建模思想方法,指的是建立可靠的模型幫助理解的思想方法;分類思想方法,是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整合的方法;類比思想方法,是指對學習的內容與相似的已知的事物進行比較的思想方法;符號化思想方法,是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概念進行符號化處理,以幫助理解與學習的思想方法;化歸思想方法,是指對所學的內容中的相似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的思想方法;對應思想方法,指將所學的知識進行一一對應的學習思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該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據小學生本身的特點開展滲透式教學。小學生年紀小,而邏輯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尤其是低年級的小朋友,該特征體現得更為明顯。同時,由于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還處于起步階段,對數學還未形成有效的認知,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融合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比如,在進行“加減法”的教學中,對“5+10”這種計算問題,可以改成“如果你有5 個蘋果,你媽媽再給你10 個蘋果,那么你有多少個蘋果?”同時在黑板上畫出需要進行加法計算的數,讓學生對數字這種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過該方法,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學習內容的真正含義,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生活中依舊處于比較懵懂無知的狀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教學的過程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滲透式的教學,例如對分類思想與化歸思想的整合滲入教學。在進行圖形的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選擇分類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熟悉與了解,比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很多個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對不同的圖形進行分類,并說出理由。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根據興趣進行學習,因此,教師應該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興趣的指導下,讓數學的思想得以滲透。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去熟悉文本的內容,對教學內容有整體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安排符合學生水平的練習,使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完成對某一種類型的習題在數學思想上的總結與發現,并在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自覺地對數學的學習思想進行探索。
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與課后復習工作。比如在學習了圖形面積計算之后,在復習的過程中,完成梯形面積、三角形、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運用類比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明白轉化學習的重要性。
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剝開我們所學習的具體內容,隨著時間流逝剩下的精華的存在,就是數學學習思想。數學的學習需要系統地進行,在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從小學開始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邏輯思維能力,該能力不僅僅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起積極作用,在其他學科與新知識的學習中也至關重要。而小學是數學學習的起步階段,該階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工作者可以著重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引導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