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獨山縣農業農村局 558200)
為了改善農村養殖環境污染現狀,積極響應和貫徹國家能源節約、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獨山縣從2017 年積極申報和實施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建設項目,對畜禽養殖過程產生的糞污進行收集、發酵,杜絕糞污污染養殖場周邊環境,使全縣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6%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率達到96%以上,達到國家對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的要求。
項目建設總投資193.628 萬元,其中申請省級財政扶貧資金131 萬元,項目戶群眾自籌資金62.628 萬元。項目實施嚴格按照省、州上級部門的要求,實行先建后補,項目公示、簽訂項目建設合同書、實行備案制和項目建設進度報告及巡回檢查指導服務臺賬管理,很好的完成實施方案既定的各項建設內容,順利通過上級部門驗收。
成立了由縣農村工作局局長任組長、分管局長任副組長、相關鎮分管鎮長為成員的獨山縣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申報、監督實施、組織管理、資金管理、竣工和實施進度監督和驗收工作。對項目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及生產方面的重大問題,確保項目工作按計劃進行。成立了由獨山縣畜禽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和實施項目鎮技術人員組成的項目實施技術小組,負責項目實施方案的制定、籌備、選點、規劃設計、技術指導、培訓及配套管理工作。指導和工程實施進度、質量監督及檢查,確保工作按照實施方案的計劃進行,實現項目建設目標。
2.2.1 項目法人責任制
項目開工建設后,承擔建設項目的畜禽養殖場定期向項目責任單位匯報建設進展情況和項目建設質量。
2.2.2 簽訂項目建設合同
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按照實施方案的規劃與建設項目的畜禽養殖場簽訂建設合同,明確責任單位的監管責任和項目實施養殖場建設內容、進度、規模、標準、建設完成時間、要達到的建設質量等責、權、利,確保項目按時完成。
2.2.3 對項目公示
縣農業農村局在項目實施的鎮、村,對項目實施單位、實施內容、規模、資金來源及用途、補助資金、環節等均實行公示。公布了責任單位聯系方式及舉報電話,公示期為7d,公示結束后正式確定項目選定實施的養殖場,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財政、審計的監督檢查。確保項目建設公平、公正、公開。
2.2.4 及時進行項目備案
在項目資金下達15d 內,將有關文件向責任單位報送備案,自覺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
2.2.5 及時申請項目驗收
項目實施完成后,項目實施畜禽養殖場收集、整理、總結項目工作情況,向縣農業農村局申請組織相關部門檢查驗收。經過縣驗收組對照項目實施方案各項建設內容檢查,實際完成和超額完成項目建設任務,達到方案設計要求和符合質量要求。
縣農業農村局建立了項目管理臺賬,技術人員每次巡查指導養殖場項目建設時都詳細記錄項目建設內容完成情況、需要整改的部分、整改措施、整改時限等,確保項目按期完成。
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要求,總投資由財政補助和自籌資金構成,嚴格遵照省、州上級部門對項目實施的要求,養殖場先行墊付建設資金開展項目建設,直至項目完成,達到驗收要求,經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和黔南州生態環境局縣分局完成縣級驗收合格后兌現省級補助資金。
對畜禽養殖場進行有機肥倉庫、干糞堆積池和化糞池等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的建設,實現生態畜禽養殖和養殖糞污資源化協調發展,達到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推行“畜-沼-稻(茶、菜、林、果等)”生態模式,就近就地消納發酵處理好的有機肥,達到長期有效的管理,利用好國家補助資金,與養殖場簽訂固定的資產移交協議書,雙方明確責任和權利,規定不能改變糞污設施設備的用途和變賣,科學、正確、合理、持續、安全、有效地使用,服從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等,確保項目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通過項目建設有效實現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通過對畜禽養殖糞污的堆積和發酵,殺滅糞便中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用有機肥代替化肥使用,大幅減少氮磷鉀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肥力,減少土壤板結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畜禽養殖生產環境衛生條件改善后,減少了畜禽發病造成的損失,增加了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又對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