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潛江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433199)
潛江市地處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腹地,全市國土面積2004km2,境內河渠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近幾年潛江市草食畜牧業快速發展,生產方式由傳統的散養散放轉為以標準化規模養殖為主。2018 年草食家畜出欄10025 頭(只),其中肉牛7252 頭,肉羊2773 只。年出欄50 頭以上肉牛規模養殖場18 家2106 頭,年出欄100 只以上肉羊規模養殖場13 家2713 只。全市飼草人工種植面積2054 畝,鮮草產量1.6 萬t,飼草需求20 萬t,飼草缺口18.4 萬t。
水網湖區的環境束縛和牧草資源先天性缺乏,是制約我市草食畜牧業發展的兩大瓶頸。但我市自然條件優越,屬副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利于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栽種;具有一定的養牛基礎。近年來,肉牛生產發展迅猛,冷配改良、疾病防治和科學飼養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農技推廣體系完善,農業、畜牧和農機部門都建立了完善的市、鎮兩級推廣服務網絡,為草牧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認真落實畜牧業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及重大工程建設投資,重點實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政策,同時大力發展人工種草,因地制宜推進糧改飼,強化草畜配套,推進草食畜牧業發展。
結合糧經飼統籌發展專項,與湖北鵬樂農業有限發展公司合作,先后進行了江漢平原“麥-玉-玉”生態養牛技術的研究,以及飼料油菜鮮喂、青貯玉米和飼料油菜種植、飼料青貯及喂養等試驗。其中《江漢平原“麥-玉-玉”生態養牛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得潛江市2017 年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湖北鵬樂農業有限發展公司建設“糧改飼”“油改飼”種植示范基地、裹包青貯示范基地和肉牛養殖示范基地,實行統一優良品種、統一青貯飼養、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作業“五個統一”,實現良種覆蓋率100%、技術入戶率100%、病蟲統防統治100%、機械化率100%、訂單農戶100% “五個統一、五個100%”。
舉辦全市肉牛養殖技術培訓班和新型職業農民肉牛產業班,學員達到260 人。將湖北白鷺春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鵬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成全省肉牛床場一體化養殖模式示范場。組織市內培訓班學員到兩家公司參觀學習床場一體化技術、機械化生產技術、牧草種植加工技術,帶動應用新模式、新技術規模場18 家。
(1)缺少扶持政策。近年我市飼草生產和肉牛養殖得到長足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顯著。但由于缺少普遍性扶持政策,草牧業得不到政府補貼政策和支持。
(2)種養規模化程度低。我市飼草種植以小規模分散種植為主,集中連片和規模化種植程度低。肉牛養殖大戶和養殖企業少,不能帶動飼草規模種植。草牧業種養龍頭企業少,缺乏重視和投入。
(3)產業鏈條短。產品屠宰、加工、冷藏環節滯后,品牌產品少,草畜產業鏈還沒有真正形成,制約著草畜產業向縱深發展。
(1)加大牛羊養殖扶持力度。由于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手段和渠道,發展資金短缺仍是困擾養殖戶和企業主的突出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出臺支持牛羊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草牧業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和飼草加工機械設備購置等給予一定補助和提供貸款,促進草牧業發展。
(2)培育種養加龍頭企業。引導養殖企業通過土地流轉、租賃等形式,建設飼草生產基地,實現草畜一體化發展。
(3)高度重視補齊肉牛繁育短板。繁育是肉牛產業的重要環節。潛江市肉牛養殖企業大多從新疆、內蒙古等地引進架子牛育肥。這種長距離引種方式不僅成本高,而且疫病風險大。肉牛終端產品利潤空間有限,必須完善本省、本市、本場肉牛繁育體系,降低引種成本,挖掘利潤空間,從而獲得持續長足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