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畜牧發展中心 715399)
2017 年以來,合陽縣認真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方案的批復》文件精神,積極承擔了政府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的試點工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實施方案。由原縣畜牧獸醫局牽頭,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公正招聘動物防疫承接方,公平參與競標,經過一系列招標釆購程序,確定了合陽縣紅達動物防疫有限公司為合陽縣動物防疫服務承接主體,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
在防疫社會化服務購買試點過程中,繼續實行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工作機制,紅達動物防疫公司具體實施免疫注射工作,確保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防疫效果進行評價和百分量化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兌付承接費用。
按照自上而下的責任工作體系,層層明確職責任務,堅持做到責任到人,全縣分成4 個片區,每個片區由3~4 名防疫人員組成的3~4 個防疫小分隊承擔開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注射工作。免疫過程中,對有自主免疫能力的規模養殖場實行程序化免疫,并監督養殖場規范建立防疫檔案對不具備自主免疫能力的適度規模場和散養戶,按照“整村推進,不留空當”的原則,由防疫小分隊進行集中免疫,建立防疫檔案,做到頭頭免疫,個個建檔,應免盡免,不留空當。
在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購買工作中,每季集中免疫前,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動物防疫公司人員以介紹信的方式,介紹給各鎮(街)人民政府,以取得各鎮街配合、指導、監督。防疫結束后,及時將防疫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給各鎮(街)人民政府。防疫期間,所有養殖場(戶)實行免疫確認制度,采取免疫確認單作為強制免疫的痕跡資料。自購疫苗的規模養殖場,按照《生物制品管理辦法》進行備案登記,完善規模養殖場防疫檔案,并監督指導規范填寫,妥善保存。
過去政府組織防疫,全縣共設立12 個基層畜牧獸醫站,工資待遇已基本解決,但動物防疫工作主要靠村級防疫員來完成,而村級防疫員每人每月僅100 元,全年才1200 元,待遇相對偏低,積極性較差,責任意識淡薄,出現無人愿意從事防疫工作。但防疫公司從全縣村級防疫員中挑選出67 名防疫員作為公司的防疫人員,提高了待遇,激發積極性,解決了這一難題。
在動物防疫工作的具體落實中,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使政府由過去的“運動員”變為“裁判員”,實現了防疫和監督分離,實現了動物防疫由“政府安排工作”向“政府購買服務”的轉變。
在集中防疫期間,防疫公司實行責任和待遇掛鉤,建立獎罰制度,提高防疫速度和技術規范。防疫公司嚴格按照免疫操作規程,統一著防護服,帶冷藏包(含冰塊)裝運疫苗,做到注射部位準、消毒嚴、藥量足。
由于政府購買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各鎮(街)思想觀念很難轉變,淡化了動物防疫的主體責任,加之各鎮(街)不再列支專項的防疫經費,挫傷了各鎮(街)畜牧獸醫站的積極性,出現配合不力,不默契的新問題。
為了確保防疫工作順利開展,先后試行了疫苗、耳標的發放、登記、造冊等工作由防疫公司負責管理和防疫期間不加掛畜禽標識,在動物離開產地時畜主憑《動物免疫確認單》加掛免疫標識,開具檢疫票據兩項改革,避免從基層畜牧獸醫站領取疫苗、耳標諸多不方便因素和因豬驚群、羊耳朵撕裂等問題,導致掛標率不理想的問題。雖然這兩項改革促進了防疫工作的進展,卻違反了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存在合情不合法的現象。
紅達動物防疫公司雖然在全縣原來的村級防疫人員中挑選了業務精、技術好的部分人員作為動物防疫公司的主力軍,但是大部分防疫人員都是年齡偏大、不懂電腦,加之承接費用不高,聘請年輕防疫員力不從心,人員老化的問題依然存在。
由于將基層畜牧獸醫站下放至各鎮(街)后,基層畜牧獸醫站人員主要圍繞鎮(街)包村、脫貧攻堅等工作,大部分人員基本不從事畜牧獸醫業務,畜牧、防疫、檢疫等“主業”變“副業”,建議上級有關部門重新收回基層畜牧獸醫站,保障基層防疫工作有序開展,確保防疫主體責任不淡化。
隨著畜牧業養殖方式的轉變,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越來越多,各鎮(街)一人站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新要求,在原來政府保防疫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防疫雙軌責任制不變的情況下,設立區域站,實現一人站變多人站,既抓防疫又抓檢疫,隸屬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配齊設施設備,開展好畜牧獸醫各項工作。
隨著養殖方式和防疫方式(規模養殖場程序化免疫、散養戶集中免疫)的轉變,全縣可以每個村(社區)設立1 名防疫員,實現防疫、檢疫全年不間斷工作。村級防疫人員受區域站管理、考核,工資實行“基本工資+績效”動態管理,每月由縣級防疫機構通過一卡通匯入。
隨著基層畜牧獸醫站人員的老齡化不斷增長,盡快要輸入新鮮血液,把村級防疫人員納入鎮(街)公益性崗位,千方百計把年輕人吸納進來,發揮老同志傳幫帶作用,確保基層防疫、檢疫各項工作不斷檔、不空擋。
由于目前畜禽標識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問題,建議農業農村部重新制定畜禽標識管理辦法,采用畜禽電子標識替代現有的標識,實現精細化管理,精準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