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康樂縣五戶鄉畜牧獸醫站 731515)
近幾年來,城市發展迅速,大城市生活節奏快,房價居高不下,壓力大,越來越多的青壯年不愿意面對高房價與朝九晚五的生活,選擇回家創業搞種植或者畜牧業。農村經濟水平低下,很多基層群眾沒有疫病防控的概念,對牲畜家禽養殖沒有科學規劃,如遇突發疫病,會給農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當前科學技術發達,農村面臨改革創新,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及檢疫監督理念也逐漸普及,養殖戶都開始重視防控動物疾病,定時對動物進行檢疫監督,清潔養殖場所,預防細菌病毒滋生。基層獸醫監管人員要不斷完善監督體系,督促養殖戶按時抽樣檢疫,預防流行疫病,保證畜牧業的安全發展。
畜牧業養殖容易受氣候條件影響,尤其是在溫暖濕潤的春秋季節,冷暖交替時期溫差比較大,動物身體機能下降,而細菌病毒又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繁殖速度快,如果不注意清潔通風,家禽家畜長期活動場所空氣質量低下,受到細菌感染,很容易爆發疫病。
養殖業的疫病防控重點是要注意疫病多發季節養殖場所的清潔消毒工作,獸醫檢疫人員要根據養殖戶的實際養殖情況,制定合理的禽畜免疫計劃,及時傳達上級通知,跟進養殖補貼費用是否落實到位,在防疫站要儲備好各類禽畜防疫藥物和疫苗,監督養殖戶定期做好消毒防疫準備,加強基層群眾的防疫宣傳教育,讓養殖戶能形成疫病防范意識[1]。
專業獸醫檢疫人員要對養殖戶進行摸底調查,全面核查區域內的養殖類型,做好養殖信息記錄表,充分保證防疫密度。另外還要對養殖場所進行實地考察,分析養殖條件是否符合規范,保證禽畜棲息場所的基本通風。
督促養殖戶做好禽畜的免疫注射工作,科普國家對畜牧業的補貼力度,讓養殖戶不用操心免疫注射資金花費,并構建完善的區域養殖免疫檔案信息登記體系。
養殖場內部最容易滋生細菌病毒,檢疫人員督促養殖戶,加強對養殖場所及周邊環境的消毒,有效消除病原體,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達到預防傳染疫病的效果。
要保證基礎疫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最重要的就是加強養殖戶防疫理念,提高養殖人員的防疫意識才能讓防疫工作落實到位。檢疫人員要對區域內的基層養殖基地與交易市場進行詳細的重大動物疫病調查,讓養殖戶配合抽樣檢測禽畜,采取檢疫樣本、做好詳細的記錄,交由專業檢疫人員進行審核監督,對已生成的診斷檢疫報告記錄存檔保留,以便后期核查,確認養殖符合規范標準[2]。
疫病爆發沒有規律,檢疫監督人員要做好基層動物疫情防控儲備,提前儲備相關的防疫疫苗、動物流感和疾病藥物,并安排專業人員全體值班監控。遇到養殖戶上報的緊急突發疫情,要立即與上級反饋,啟動防疫應急預案,對疫病爆發的養殖場進行管控,第一時間做好消毒隔離措施,防止疫病大面積傳染。對重大動物疫病要做好專業防控準備,如致病率、感染率高的禽流感、口蹄疫等牲畜疾病,要提前申請專項防疫基金,儲備防疫藥物,完善重大疫病管理制度,實行全面監管[3]。
養殖基地的衛生是疫病防控首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養殖場并未合理規劃動物養殖場所,吃喝拉撒都集中在一個區域,導致細菌滋生繁殖快。檢疫衛生部門要對養殖基地進行清潔消毒規劃,加強與養殖戶的溝通交流,傳遞清潔養殖的理念,定期對養殖基地進行全方位消毒,注意通風。
動物養殖是基層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為了保障養殖戶的收益,疫病防控機構要落實檢疫監督工作,保證國家補貼的防疫資金落實到位,加強防疫工作的宣傳與教育。另外,檢疫人員還要深入基層養殖基地,考察核實養殖的牲畜類型和場所,根據實地考察記錄的養殖信息,制定合理的疫病防控方案,加強基層養殖工作的預防措施,提升檢疫監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