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030600)
雖然牛羊養殖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經濟發展,但是其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本文主要對牛羊養殖業帶來的環境污染類型予以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以降低對牛羊養殖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保障牛羊養殖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部分牛羊飼養者為了促使牛羊快速的生長發育,加大對牛羊飼喂量,但是這種行為會導致牛羊排泄量的增加,如果沒有進行科學的處理,牛羊排泄物不僅會發生沉積、滲透,污染周圍的土地以及地下水資源,還會滋生細菌或蚊蟲,導致飼養環境的惡化,容易引發疫病的流行,不利于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牛羊養殖過程中,由于其本身攜帶膻味,散發不良風味,此外,如果養殖管理者沒有制定科學的清潔制度,也會引發氣味增重,擴散,導致養殖區域周圍的空氣污染。而且,如果養殖管理者在飼養過程中不注重通風透氣或者飼養密度過大,也會導致圈舍內部空氣污染,還會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以及其他疫病的傳播流行[1]。
1.3.1 飼草料管理不當引發的環境污染
牛羊飼養過程中主要的飼料成分是草料,如果養殖管理者沒有進行科學的估算,很容易導致飼草料儲藏量過多,不僅會引發資源浪費,若存儲不當還會導致飼草料的腐爛,吸引蚊蟲的同時還有引發牛羊中毒的風險。
1.3.2 其他動物進入導致的環境污染
如果養殖場沒有嚴格的封閉管理,附近的其他動物尤其是流浪動物如果可以進入養殖區域,將會帶入大量的病原體,增加了牛羊養殖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
建立健全相關的養殖管理制度是控制牛羊養殖過程中產生環境污染問題的基礎措施。養殖管理者應根據當地環境保護情況,結合自身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制定覆蓋養殖管理全過程的管理制度,例如排泄物的處理、衛生清潔制度、飼草料管理制度以及養殖區域消毒管理制度等,以期從制度上保障牛羊養殖過程中的污染管控。此外,各級養殖管理行政部門還要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情況,并定期向養殖戶進行宣講普及,促使養殖戶形成防控污染問題的內在意識[2]。
有機健康的飼草料從源頭杜絕了農藥殘留,能夠有效解決飼草料帶來的一系列污染問題。養殖管理者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自身養殖場內的牛羊品種以及年齡等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有機飼草料。同時,養殖管理者在面對不同種類的飼草料時,還應當學會鑒別飼草料的質量以及適用性,如飼草料中包含的營養成分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以此實現科學搭配,從而達到在牛羊養殖過程中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
導致牛羊養殖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養殖管理者缺乏相應的養殖專業知識,沒有形成系統性的管理思維,沒有掌握解決牛羊養殖過程中環境污染的科學方法。同時,部分養殖戶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的產生,而環境污染防控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這就導致部分養殖戶選擇性的忽視對環境污染的防控。因此,在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還要加強對養殖戶進行科普培訓,提升養殖管理者的環保意識,推廣先進的養殖管理辦法[3]。
養殖管理者在樹立環保意識的同時,還應當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不斷完善養殖管理制度,尤其是衛生消毒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圈舍以及牛羊的主要活動場所;及時清理牛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集中收集后進行堆釀或發酵等處理,或交給專業的公司進行處理,降低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在牛羊養殖過程中應根據其生長階段進行分群飼養,在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要進行分圈,以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圈舍內應當設有防寒保暖設施以及通風輔助設備,保持圈舍內溫度的相對穩定,通風流暢,清潔干燥;定期對牛羊進行清潔,一方面可以防止吸引蚊蟲,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體味帶來的氣味污染;定期對養殖過程中使用的器具(如飼料槽、飼水槽等)進行清潔消毒;對于患病的牛羊應遠離生活區以及畜牧區域進行隔離治療,病死的牛羊應當進行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方式進行處理,防止疫病傳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