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獸藥監察所 473000)
在人類攝入的眾多營養中,畜禽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觀念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人們并不注重環境對生活產生的影響,而隨著生活觀念的改變,人們對畜牧生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畜禽生產帶來的環境問題成為制約該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著眼于解決環境問題,并加以控制是當前畜牧行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養殖場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通常對飼料進行發酵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同時畜禽本身攜帶的氣味和糞便散發的臭味也夾雜著些許有害氣體,而養殖場在處理這些有害氣體來源時并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導致這些有害氣體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排放出的氣體中含有的物質可能會導致大氣失去原有的平衡,這就像是氟利昂會侵蝕臭氧層分子一樣,大氣失去平衡將會給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帶來巨大的災害[1]。
在畜禽大規模養殖過程中,畜禽每天所產出的糞便量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些規格不大、設施不全的養殖場在處理畜禽糞便問題上是不合格的,一旦畜禽糞便處理不當會導致糞便中的微生物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到當地飲用水中,造成當地居民因飲用污染的水源而引發疾病,同時污染的水源又會被飼養人員拿過來飼喂畜禽,畜禽也會因喝了有問題的水而患上疾病或死亡,綜合來看水體污染的嚴重性是巨大的[2]。
同樣是畜禽糞便處理不當所造成的污染,畜禽糞便不但有許多微生物會造成水源污染,同時糞便中含有許多物質會對土壤產生影響,眾所周知,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飼養員飼喂的飼料都是經過特殊物質調和而成的,在這些物質中含有大量蛋白質,飼養員為了提高動物飼料蛋白質比例而忽視了氨基酸平衡問題,造成動物蛋白質吸收率下降,動物糞便排除大量氮和磷,使得土壤環境受到影響。
隨著人們對畜禽產品需要的提高,我國開始實行畜禽大規模養殖,大規模養殖畜禽帶來的弊病便是造成大量的糞便污染,過去人們在沒有有機化肥時為了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往往會選用灌溉動物糞便,但大量糞便超過了土壤的吸收能力,再加上人們漸漸意識到動物的糞便遠不如化肥的效果好,致使很多農戶放棄了動物糞便而改用化肥,導致大量糞便被擱置,造成周圍環境的污染[3]。
就畜禽養殖產業鏈來看,該行業過度重視畜禽數量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畜禽大規模養殖后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畜禽運輸的氣體污染及畜禽宰殺的處理等問題都給現代社會民眾帶來影響,人類作為自然生態中的一員,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犧牲環境,對環境保護沒有給予重視,使得環境遭受大面積污染。
和工業生產一樣,畜禽養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去解決,這對于許多小型的養殖業來說代價是巨大的,以人的本性來看,大多數人不愿意花費太多的資金在污染處理上,這就造成養殖戶在畜禽污染問題上采用了較為落后的方式,由于使用方法效率不高,再加上造成的污染率要遠高于實際處理速度,綜合下來會導致污染治理不見成效。
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關部門應重視畜禽養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養殖場需要具備畜禽污染的相關資質,一旦養殖戶達不到標準,就應強制取消養殖資格,同時為了此項規定的約束力,相關部門還應出臺相關的懲戒措施。
在生態養殖模式上,養殖戶可以根據桑基魚塘的模式進行規劃,同時要嚴加管控畜禽養殖環境,及時處理畜禽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降低自然環境的污染,畜禽大多數污染來源于糞便,利用好畜禽糞便是解決污染的重要方法,養殖戶可以為農戶提供糞便施肥,也可以提供糞便生產沼氣。
總的來說,畜禽是人們需要的產品,但同時也要審視畜禽帶來的污染,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做到國家提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未來人們應更加注重畜禽生產所帶來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