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人民公園 453000)
蠶沙是蠶的糞便和殘桑的混合物,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粗蛋白質含量等同于糠麩類飼料,纖維含量較高,與苜蓿類相近,具有優質飼料資源的潛力。近年來我國反芻動物養殖發展非常迅猛,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粗飼料無論從量與質上都無法滿足畜禽需求。開發利用經濟作物副產物是解決反芻動物飼料資源短缺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就蠶沙的營養價值、飼用價值和組合效應做一綜述。
蠶沙干物質中粗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分別為17.8%和19%,營養價值與麥麩相當;氨基酸總含量占粗蛋白質含量的85.49%;蠶沙營養成分豐富,營養價值高,可以提高日糧中纖維的消化率,提高飼料利用率,可作為反芻動物優質的飼料資源利用[1]。
柏雪(2011)等研究表明,蠶沙的DM、CP 和CF 的有效降解率分別為43.32%、5.47%和36.05%,肉羊對蠶沙的CF、NDF 和ADF 的消化率分別為73.93%、70.86%和68.68%,說明山羊能很好地利用蠶沙中的纖維[2]。蠶沙中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物質,而這些活性物質能促進纖維的消化,這一現象在馬海田(2005)研究中也有描述。所以,飼料中添加蠶沙能提高反芻動物生產性能。
蠶沙曾作為一種飼料原料被郭春華 (2010)、田斌(2008)、易永志(2010)、陳翠玲(2007)、鄭學斌(2003)應用在家兔、家禽、豬和魚飼料中均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蠶沙能提高畜禽生長速率,節約養殖成本[3,4]。但蠶沙對山羊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增加羊體質、降低發病率,冬季膘情不降低且增重,這是放牧所不能及的,并且通過使用蠶沙能大大降低鮮草的使用,解決了飼草不足的問題,降低了飼養成本。
郭春華(2010)研究表明,蠶沙以不同比例替代精料均能提高山羊干物質采食量,從而提高營養物質攝入量,促進其生長。魏時來(2008)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高水平蠶沙,使飼料干物質消化率呈下降趨勢。雷云芳等研究表明,添加蠶沙的飼料能提高山羊體重18%[5,6]。而田斌(2008)等也研究表明,用80%蠶沙替代精飼料育羊,與對照組增重差異顯著。
蠶沙不管在貯存過程中還是運輸過程中均易出現發霉變質,在畜禽使用后容易發生中毒現象;雖然蠶沙表觀上的色澤和氣味等方面都正常,但仍有殘留藥物及體內新陳代謝排泄物的風險;蠶沙是家蠶在飼養過程中的糞便,由于家蠶和桑葉的差異,使得蠶沙質量不均一,給蠶沙的合理利用帶來一定困難;在家畜應用中,因為直接收來的蠶沙可能存在一些蠶的腐尸及病原體,還有的在養蠶過程中過量撒入石灰不能及時剔除,所以收上來的蠶沙必須經過高溫滅菌處理和除沙除渣程序方可用來飼喂家畜[7]。
針對蠶沙這種經濟副產物所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將提取蠶沙葉綠素的公司和淀粉、酒精廠與飼料產業聯系起來,提取過葉綠素的蠶沙已經過消毒殺菌處理,可直接搭配精料飼喂反芻動物[8]。
將蠶沙替代部分飼料,最大限度利用廉價的經濟作物副產物,飼料資源不僅可以給養殖業帶來經濟效益,減少桑蠶副產物的肆意傾倒,還能促進反芻動物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草食畜禽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