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景村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726108)
在選擇好優質品種肉羊的基礎上,要科學管理、科學養殖才能提高肉羊出欄率。
在目前羊肉市場競爭中可以促使其取勝的兩個決定性因素是肉羊品種和品質的優劣。在飼養肉羊過程中,對肉羊品種結構進行調整具有重要意義,雜種或劣種肉羊常常會導致肉羊個體小、肉質較差,而且生長速度較其他肉羊緩慢導致其出欄率低,進而影響肉羊經濟效益,因此,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組合,同時實現二元或三元雜交肉羊育肥飼養體系可以有效提高肉羊出欄率,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如以目前現有的南江黃羊、馬頭山羊、小尾寒羊等肉羊品種為基礎,實現二元或三元雜交,進而促進肉羊肥育相關體系的逐步建立,縮短肉羊出欄時間,提高肉羊出欄率。
人工控制母羊繁殖技術主要有誘導發情和同情發情兩種,這些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母羊空懷的發生,提高配種受胎的成功率,有效縮短肉羊繁殖周期。前期可以自行配置藥物,主要涉及的藥物有甲羥孕酮、黃體酮、18 炔諾孕酮、氟諾酮等,通過一定比例配置呈懸浮液,對一些出現泛情或發情期已過但未成功配種的母羊,可以通過將浸泡過上述藥物的海綿填塞母羊宮頸口,同時注射孕馬血清的方式來誘導母羊發情配種,或者通過將配置的藥物與飼料摻和后飼喂給母羊,同時注射孕馬血清的方式來誘導母羊進行發情配種,提高母羊受孕成功率,促進肉羊集中產羔,集中育肥,提高肉羊產量和出欄率[1]。
實施羔羊早期斷奶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母羊哺育期,進而縮短母羊產羔間隔,控制繁殖周期,保證肉羊繁殖周期,在一年兩胎或兩年三胎,這是可以保證多胎多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保證羔羊早期可以斷奶的方法有:(1)在羔羊出生后1周齡對其進行斷奶,進行人工代乳,在羔羊30 日齡前可以將玉米粉、小麥粉、炒黃豆粉、脫脂奶粉、酵母粉、鈣粉、白糖、食鹽及微量元素添加劑等按照一定比例用清水攪拌均勻煮熟后代替奶水進行飼喂。當羔羊超過30 日齡后調整上述配料比例進行飼喂。(2)在羔羊出生45~50d 后進行斷奶,斷奶后可以使用優質飼料進行飼喂或放牧,同時要適當對羔羊補喂混合精料。
對肉羊群進行仔細觀察,對繁殖能力差的母羊要及時閹割,對不用于種用的小羊要及時去勢。育肥羊應與其他羊群分開飼養,同時也要按照肉羊年齡、個頭及公母等方面的不同進行分圈管理,進而達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在規模養羊過程中,積極預防寄生蟲病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非常關鍵。在進行驅蟲過程中,可以先通過聯合使用左旋咪唑和阿維菌素進行驅蟲,這種方式可以驅除體內外80%的寄生蟲。其次,對于特殊的寄生蟲需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專門驅除,如肝片吸蟲的驅除,可以使用0.3%的獸用敵百蟲溶液對羊體進行噴灑,達到驅蟲效果。在防蟲過程中還要預防羊痢疾、羊快疫及羊口瘡等流行性疾病的發生,以免對驅蟲效果產生影響。
對肉羊進行育肥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還要根據所在地區的牧草資源、地理位置及季節等方面的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科學育肥方法,在以上的基礎上降低育肥成本,達到增加收入的目標。首先要做好放牧管理,注意牧場的選擇,盡量選擇牧草資源豐富的地區,在牧草豐富季節,為了達到育肥目的,每天可以保證8h 以上的放牧時間。同時在放牧過程中也要注意在早晚補喂混合料或牧草。當進入枯草季節后,將放牧轉為舍飼育肥方式。保證肉羊每天有足量草料供給的同時,補充蛋白質和礦物質,保證精料供給。在飼喂過程中讓羊群自由進食和飲水,少給勤添[2]。
肉羊生長期及育肥期可以在肉羊飼料中添加部分添加劑進行混合飼喂。促進肉羊育肥增重,縮短育肥時間。
在肉羊飼養過程中,養羊戶需要根據羊的生活習性改造羊舍,實現肉羊保護性養殖。保證不漏水、無潮濕、無四壁透風現象,保證冬暖夏涼。
當肉羊達到一定體重且生長速度逐漸變緩時,若再繼續育肥會增加成本,而且對羊肉品質產生影響。因此,要把握最佳的育肥時間,確保降低飼喂成本的同時保證羊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