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園
(甘肅省商業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甘肅蘭州730030)
便利店是一種以滿足顧客便利性、應急性需求為主要目的的零售業態。不同于大、中型超市,其商圈為顧客5~7 min 步行范圍內,主要經營即食食品、日用小百貨為主,營業規模較小,有即時消費性、有目的購買、小容量等特點,同時會開設附加服務項目。由于便利店能夠很好地適應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近年來逐漸成為零售業態發展的生力軍。便利店進入中國后,布局多在沿海發達地區,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逐步向中部及西部地區擴展。
蘭州市作為西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和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是全國性商貿中心,零售業在蘭州商貿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型超市、百貨店、專賣店及各種傳統型小商店等多種業態形式在蘭州都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從數量及布局來看,蘭州大型賣場、超市已趨于飽和,連鎖商業需要發展新的業態,便利店既是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有較多的發展空間,其能夠深入社區、學校、醫院,延長營業時間,填補大賣場和超市留下的市場空隙。
目前,在蘭州店名為“便利店”的店鋪一般可以分為3 類:一是起名“便利店”的小商店或小雜貨鋪,店面小,模仿超市自選形式;二是小型超市,雖名為“便利店”,但實際經營模式及目標客戶同傳統超市無異,沒有即時消費性、小容量、應急性和便利性服務這些特點;三是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如全家、羅森等品牌便利店。前2 種小型社區超市及小商店數量眾多,可達上萬家,尚難以統計。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特別是24 h 營業的便利店數量則鳳毛麟角。目前在蘭州,如正大優鮮、百合e 家、蘇寧小店、京東等相對知名的連鎖便利店,其分店僅二三十家左右。世界知名的便利店品牌如“7-11”“羅森”和國內知名的“喜士多”“好德”等都未進入蘭州地區。這些小型超市、小百貨商店由于總體規模小、連鎖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低、物流配送系統缺乏、行業整體服務水平落后、誠信意識差等原因,常存在商品無標簽、價格不穩定、產品不新鮮、質量不合格等諸多問題,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與此同時,現有品牌便利店的經營也存在諸多問題,服務網點仍顯不足,布局不盡合理,服務功能單一。因此,目前便利店業態在蘭州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生鮮農產品主要包括肉、蛋、奶、蔬菜、水果及水產品等鮮活初級產品,鮮活程度是決定這些生鮮農產品價值的重要指標,且其自身具有一定易腐性的特點,因此鮮活農產品的供應更注重于產品的時鮮質量、品質及綠色安全性等方面。雖然在農貿市場可以通過討價還價獲得較低的價格,但農貿市場生鮮農產品由于來源多樣、設施落后、管理混亂,短斤少兩現象時有發生,產品質量難以保證。與之相比,大、中型超市、社區農產品生鮮超市和農產品生鮮直營店中生鮮農產品價格雖相對較高,但其干凈衛生的購物環境、安全放心的產品品質以及產品的可追溯性,贏得了廣大市民的青睞。
近幾年,隨著城鎮居民生活逐漸社區化,蘭州市城市網點布局、業態設置也不斷發生變化,一批街巷馬路市場被清退,一些傳統農貿市場逐漸消失,大型農貿市場被整合,服務半徑趨勢增大,空間布局往往遠離市區。因此,大、中型超市、社區農產品生鮮超市和農產品生鮮直營店現已成為蘭州市城鎮居民購買生鮮蔬果的主要途徑之一。
《蘭州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2016—2020)》要求,2016—2020 年內要扶持發展便利店,按照200~300 m 的服務半徑設置1 處,鼓勵連鎖便利店進社區,整合分散、單體的社區商業網點,按照便利店的配置要求合理設置;保證店鋪的商品質量,提高經營服務水平,實現統一配送和網絡化、信息化,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性日常消費。因此,要推進便利店業態在蘭州的發展,需要結合蘭州本地生活、飲食習慣,滿足社區居民日常消費,將便利店商品、服務“本土化”,目前在蘭州具有較高認知度的便利店品牌,如正大優鮮、蘇寧小店、百合e 家等,針對蘭州生活節奏與國內一線城市相比較為緩慢,對于方便面、冷凍食品、微波食品等便利店主營食品的需求量相對發達城市也較低的實際,開始主打“便利店+農產品生鮮”的業態模式,提供蔬菜水果、禽蛋、冷藏冷鮮肉食等包裝類生鮮類農產品,同時提供線上下單、線下門店送貨的O2O 服務,擴大營銷渠道,節省消費時間,增加消費流量,并且通過開發手機App 的形式,線上展示商品,按時段舉行相應的優惠活動,接受提前預訂,良好的服務水平也使得便利店生鮮農產品供應進一步被廣大市民所接受。
4.1.1 經營管理水平要求較低 便利店由于單店規模較小,對于商品品種、資金和技術投入、人員配置、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比大、中型超市相對較低,更適應商品的單品管理,也更容易在市場上找到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4.1.2 市場需求優勢 按照《蘭州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要求,以便利店輻射半徑300 m 計,則每間便利店輻射區域范圍達0.28 km2,目前蘭州的主城區規劃面積為221 km2,則蘭州主城區范圍內便利店需求量約700 家。從人口集聚數量上來看,截至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約380 萬人。根據人口數量及密度情況,適宜開店區域:安寧區(28.85 萬人)、七里河區(56.1 萬人)、城關區(127.87 萬人)、西固區(36.4 萬人),共計人口數量249.22 萬人。日本、美國等便利店業態成熟國家研究表明:一個運行正常良好的便利店人口支撐為3 000 人/單店。以此推算,蘭州便利店理論數量應為830 家。
目前蘭州便利店行業屬于起步階段,市場需求量遠遠大于市場供給量,新企業進入比較容易。但需要便利店經營者能夠提供差異化服務,改變蘭州市民將便利店同“小賣部”劃上等號的認知。便利店供應生鮮農產品能夠填補傳統便利店在市場上的空缺,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便利店多位于商業區或者居民區,這些區域營業場所所需的固定資產投入較高;特別是如經營冷鮮產品,還需要開設一定空間的陳列區,配備冷藏設備,人員的揀選、加工、包裝也會產生大量的人工費用。因此,與普通農貿市場和傳統便利店相比,便利店開展生鮮農產品的供應會增加管理成本,使生鮮農產品的價格高于農貿市場。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從對生鮮農產品的關注從價格逐漸轉變為其衛生、營養和新鮮程度上,便利店生鮮農產品因安全品質的保證,銷售較快,控制好商品補貨量,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減少商品損耗,降低成本,規避價格劣勢。
由此看出,優勢(S)大于劣勢(W)。
4.3.1 國民經濟發展促使消費生活方式改變,便利店業態發展處于良好時機 研究數據表明:便利店的發展階段與人均GDP 水平密切相關,當人均GDP達到3 000 美元時,便利店將進入導入期,當人均GDP 達到6 000 美元時,便利店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這是由于隨著收入水平的大增,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消費的效率觀念、閑暇觀念開始樹立,更注重購物的便利性和時間的有效性。2018 年蘭州市人均GDP達73 042 元人民幣,折合約10 000 美元,從經濟水平來看,蘭州正處于便利店業態發展的良好時機。
4.3.2 蘭州便利店整體競爭小 近年來,零售業巨頭華潤萬家、北京華聯、物美、大潤發等大型賣場、超市已經在蘭州零售業市場各自占據一席之地,數量和規模已經趨于飽和,競爭也愈加激烈。而目前便利店在蘭州數量和規模都遠不及國內一線發達城市,尚處于起步階段,整體競爭相對較小,新企業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門檻”也不高。因此,便利店企業只要緊抓蘭州市便利店業態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改善傳統便利店營銷模式,提供滿足本土需求的差異化服務和特色化商品,必然能夠在蘭州便利店行業中異軍突起。
受操作環境、設備和操作人員的限制,便利店生鮮農產品基本采用統一進貨、統一庫存的方式,主要供應初級、未經加工產品,無法滿足人們對生鮮農產品包裝、加工等方面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便利店開展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需做好生鮮農產品的揀選、分類和加工工作。如開袋即用免洗凈菜加工、禽肉蛋的真空包裝等。
由此看出,機遇(O)大于威脅(T)。
由SWOT 分析法得出結論:蘭州便利店生鮮農產品供應項目發展的優勢大于劣勢,機遇多于威脅。
便利店作為新型零售業態,在蘭州正值快速發展的良好時機,具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開展便利店生鮮農產品供應,既可以解決城鎮社區居民農產品日常需求的問題,也使得便利店業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從而在蘭州得到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