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19年,運城市果品出口量38萬t,同比增長8.5%。其中,鮮水果出口量30萬t,同比增長21%,蘋果、桃、大櫻桃出口量分別占全國出口量的21.91%、28.69%和28.62%。運城果品出口再創佳績,得益于省級(運城)果品出口平臺建設的穩步發展,該平臺建設是省委、省政府推進山西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省級戰略之一。近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建設果品出口平臺作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性舉措,作為打造全省農業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內容,按照立足運城、服務全省、輻射黃河金三角的定位,以國際視野規劃,以國家標準建設,以特色優勢引領,推進平臺建設。2017年以來,市財政先后列支近億元支持平臺建設,推動全市果品出口企業由19家增加到74家,年出口量由15.6萬t增加到38萬t(占全省89%),出口國家和地區由37個增加到64個。
為使平臺建設盡快落地實施,運城市按照果品出口生產、檢驗檢疫和貿易營銷 “三大體系”的路徑推進平臺建設。目前,出口生產體系漸具規模,先后建設 “水果出口標準化示范園區”72個,認證出口注冊果園222個,出口認證面積達到2.28萬hm2;9個縣(市、區)被授予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示范區面積8.7萬hm2。檢驗檢疫體系初步建立,形成“2+4”檢驗體系,運城海關建成食品果品檢驗檢測中心和全國唯一國家級溫帶果蔬重點檢疫實驗室,市縣鄉企四級建立果品質量速檢平臺,實現了出口示范園區全覆蓋。貿易營銷體系成效明顯,持續在“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邊境口岸城市舉辦“運城蘋果品牌行”推介活動,推動新疆各邊境口岸成為運城果品出口的重要通道;支持恒溫冷藏果庫建設810座,不斷吸引果品出口經銷商,推動運城成為區域果品集散地。
在加快“三大體系”建設同時,運城市還圍繞“智慧果業”,創新信息服務,共發布36期新華—中國(運城)蘋果價格指數,指導果農果商貯藏銷售,進一步提升“運城蘋果”影響力;“中國山西(運城)農產品出口信息網”建成運行,為果農生產銷售、果商營銷采購提供技術和信息資訊,在政府與果農果商之間,市場與企業之間搭建了信息橋梁;創建果品安全溯源體系,生產“有身份證蘋果”的果農近1萬戶,追溯面積達到4 400 hm2。圍繞“運城蘋果”,做強做優品牌,發布“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按照“區域公用品牌+縣域產地+企業商標”模式,實行統一標識、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線上線下齊發力,依托電商平臺,舉辦“運城蘋果網上行”,2018—2019年全國郵政系統蘋果快遞物流量排名中,“運城蘋果”位居第一,2019年“雙十一”期間,山西“走出去”的快遞物流中,運城蘋果量最大,日均300 t。
(王秋萍)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18—2019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評審結果,其中17項水果類項目入選科學研究成果獎。包括蘋果育種技術創建與優質特色新品種選育、優質紅肉獼猴桃品種創制與推廣應用、楊梅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與綠色防控技術、蘋果自花結實性種質資源評價創制及應用、優良廣適甜櫻桃砧木新品種選育及蘭丁2號的推廣應用、杧果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棗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優質多抗西瓜種質創制與新品種選育及應用、特色漿果深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應用、特色荔枝良種選育及釀造加工產業化應用、草莓質量安全全程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免人工授粉火龍果新品種選育推廣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應用、蘋果芽變的分子鑒別及新品種選育與應用、嶺南柑桔新品種選育及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蘋果和梨葉部及果實主要病害精準防控技術研發與應用、三種鮮食水果農藥殘留風險監測評估及關鍵控制技術和柑桔重要害蟲防治關鍵技術構建及應用等項目。
據悉,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是2006年經農業部、科技部批準設立的面向全國農業行業的綜合性科學技術獎,主要獎勵為我國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2006—2009年每年獎勵一次,2010年1月起,周期變更為兩年一次,獎勵類型包括科學研究成果獎、優秀創新團隊獎和科普成果獎。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葛德光)近日,筆者從碭山縣農業農村委獲悉,農業農村部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辦2019年度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產品產銷對接會活動,宣布安徽省碭山縣等211個縣(市)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驗收,成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
據了解,自2017年來,農業部在全國遴選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經過兩年的創建,有200個縣和11個市達到了創建標準,通過了考核驗收并獲得命名。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2019年12月24—26日,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組織的2019年第三次和第四次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市舉行。廣西共有7個果品通過專家評審會,分別是南寧火龍果、北流百香果、靈山荔枝、浦北妃子笑荔枝、興安蜜桔、大新龍眼和南丹苞谷李。
據悉,2019年,南寧火龍果種植面積接近1萬hm2,占廣西火龍果種植面積1/2,占全國的1/5;北流市是“中國百香果之鄉”,目前種植面積4 000 hm2;靈山縣素有“中國荔枝之鄉”的美譽,擁有優質荔枝園近3.3萬hm2;浦北縣是種植妃子笑荔枝的大縣,在“2018年中國優質荔枝擂臺賽”早熟優質品種評比中榮獲金獎;興安縣柑桔種植面積達1萬hm2,其中南豐蜜桔5 300 hm2;大新縣素有“龍眼之鄉”之美譽,全縣種植龍眼面積1萬hm2;南丹縣苞谷李掛果面積達530 hm2,產量 1 200 多 t,產值 1 800多萬元。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2019年12月25日,中國科技產業促進會(柑桔研究院)荔浦基地授牌儀式暨(E浦桔社)柑桔大數據平臺啟動儀式在荔浦市隆重舉行。
據悉,近年來荔浦市不斷加大柑桔產業支持力度,柑桔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市水果面積達2.3萬hm2,預計產量達58萬t。其中,主栽品種沙糖桔面積達2萬hm2,產量達51萬t。荔浦市為了加快水果品種結構調整步伐,建立了以沙糖桔為主,以夏橙、沃柑、臍橙等為輔的特色水果種植格局,形成了13個鄉鎮為主的沙糖桔“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生產基地,沙糖桔特色水果發展規模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本刊訊1月13日,運城市果園改造提升暨冬春管理現場會在臨猗縣召開。副市長崔元斌出席并講話。與會人員先后深入臨猗縣西里村智慧果園技術集成中心、峰仙村果園間伐減密示范點、大嶷山果園改造提升示范點、萬華果品公司采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華紅蘋果種植合作社老果園改造提檔升級示范點、小軍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果園間伐示范點等,學習參觀間伐改形、品種改優、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先進果業經驗。
會議指出,近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運城省級農產品出口平臺開展了專題調研,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性、全局性、指導性指示和要求,對全市農業特別是果業在下一步如何抓好平臺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工作重點。各相關部門要強抓運城省級農產品出口平臺建設機遇,通過項目帶動產業發展;要創新機制,豐富載體,發揮特色優勢,細化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并將其納入農業“十四五”規劃,為省級農產品出口平臺提供項目支撐、成效支撐。要注重宣傳,廣泛發動,向廣大果農和新型經營主體宣傳農產品出口平臺的巨大政策紅利,宣傳“種得好”是運城鮮果產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凝心聚力把運城蘋果品種改優、品質提高、品牌打亮,真正實現好人產好果、好果賣好價,帶動全市果農增收致富。
(趙玉山)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2019年12月30日,由廣西科協、農業農村廳、廣西農業科學院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廣西分公司共同主辦的“中國(武鳴)沃柑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沃柑產銷對接大會”在南寧市武鳴區召開,本次活動以“加強產銷對接,打造品牌產業,助力精準扶貧”為主題,旨在匯聚沃柑全產業鏈各方優質資源,組建沃柑對接采購平臺,創新沃柑銷售機制,實現農產品與市場精準對接,共同探討沃柑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活動包括開幕式、沃柑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柑桔產業專業展覽會、沃柑種植管理技術培訓、沃柑主題郵樂館等活動。
據悉,近年來南寧市武鳴區積極發展沃柑等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目前,武鳴區沃柑種植面積達3萬hm2。另據悉,今年1月10日,“武鳴沃柑·鳴鳴果園”高鐵專列冠名首發儀式在南寧東站舉行,所冠名動車專列屬于CRH 380A動車組系列,始發站廣西南寧東/柳州/桂林北,主要目的地為北京西、山東濟南、上海虹橋、南京南、深圳北、武漢、杭州東等。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2019年12月18日,桂林市陽朔縣舉辦“2019柑桔(金柑)產業人才發展論壇”。本次論壇從當地金柑(桔)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建設及銷售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尤其是從當前陽朔柑桔(金柑)品牌建設、品控體系建設、標準與追溯建設、行業信用建設以及區域公用品牌相關問題以及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強柑桔產業進行了分析研究。
據悉,金柑是陽朔縣的傳統名優水果,已經有140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該縣通過推廣樹冠覆膜技術,實現“避雨、避寒、避曬”技術,提高了金柑品質,并延長了果實保存期。陽朔縣的金桔種植面積超過1萬hm2,年產量達到16.2萬t,產值13.5億元。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2019年12月23日,由桂林市永福縣政府、廣西科學技術普及傳播中心、桂林市科學技術協會、廣西農產品流通協會和廣西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承辦的“2019廣西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成果交流活動暨永福沙糖桔產銷對接大會”在桂林市永福縣開幕,活動吸引了廣西14個市(區)的眾多農資企業、沙糖桔合作社、采購商、種植大戶前來參加。此次活動,以“科普惠農興村,特色產業富民”為主題,通過搭建全區農技協會、科普示范基地、采購商展示交流平臺,重點打造永福沙糖桔特色產業名片。據悉,永福縣種植柑桔面積達3.2萬hm2,其中沙糖桔種植面積達2.8萬hm2,掛果面積2萬hm2,預計今年產量在70萬t以上。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2019年12月13—15日,象州縣舉行“2019年農民豐收節暨第四屆沙糖桔節”,包含了實地考察水果種植示范區、沙糖桔推介會、沙糖桔產業發展論壇、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等活動、“十佳果品”“十佳脫貧果農”頒獎儀式。來自河南、寧夏、福建等地的4家大型水果采購企業與象州縣本地的專業合作社、企業簽訂了農產品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近年來象州縣堅持把沙糖桔作為主導產業來抓,推進沙糖桔標準化生產。2019年,全縣水果面積2.6萬hm2,其中柑桔面積2.5萬hm2,主要包括沙糖桔、沃柑、茂谷柑等。象州縣非常注重沙糖桔的品牌建設,從2017年至今,已有12個沙糖桔種植基地的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本刊訊2019年12月19日,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聯合中共丹棱縣委、丹棱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柑桔產業年會暨丹棱桔橙產銷對接會在丹棱縣隆重召開。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會長張慶豐,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現代柑桔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彭良志,中共眉山市委副書記、四川天府新區眉山黨工委書記黃劍東,中共丹棱縣委副書記、丹棱縣人民政府縣長黃秀航等領導出席會議。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專家學者、柑桔產區主管部門負責人、柑桔經銷商代表、新聞媒體300余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上午,與會嘉賓參觀了龍頭企業和晚熟柑桔產業基地,了解丹棱縣桔橙產業發展現狀,隨后召開了丹棱桔橙產銷對接會。下午,2019中國柑桔產業年會正式開啟。黃劍東書記講話時表示,近年來眉山市大力發展以“眉山春桔”為品牌的晚熟柑桔產業,已成為中國晚熟柑桔生產優勢區。眉山市將緊扣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深化農業開放合作,將“眉山春桔”等“味在眉山”系列產品推向全國、推向全球。張慶豐會長為大會致辭并指出,目前四川省已經成為我國柑桔產業的重要主產區,特別是晚熟柑桔的快速發展,填補了市場空白、發揮了重要的市場調節作用,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晚熟柑桔的經濟效益突出,成為促進果農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彭良志研究員作了“高品質柑桔栽培技術”主題演講,為果農介紹如何種好柑桔。廣西柑桔行業協會會長許立明,北京大學縱橫零售商學院特聘生鮮講師、中國零售業生鮮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功滿,農本咨詢創始人賈梟,在會上分別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緊接著,主持人宣布中國晚熟柑桔(丹棱)大數據中心落戶丹棱,這對促進晚熟桔橙產業信息化服務,打造丹棱桔橙產業信息樞紐與智能控制中心,實現貫穿晚熟桔橙全產業鏈的信息收集和應用,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隨后,圍繞晚熟柑桔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了專題對話,本來集團總裁助理孫紅先生主持,邀請的對話嘉賓為陜西楓丹百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鎮、江西綠萌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李君、四川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波、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振營、丹棱縣生態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波。最后,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敖翔、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振營、賓客仕(北京)商貿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超、許昌市胖東來超市有限公司采購經理孫遂山、成都薈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進行了丹棱桔橙供銷協議簽約儀式,共達成采購意向1.2萬t,約1.5億元。本次會議的舉辦為柑桔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同時對于丹棱桔橙產銷對接發揮了重要作用。
(趙玉山)
本刊訊12月26—28日,順昌縣“良橙桔日·最憶順昌”第三屆柑桔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順昌縣隆重舉行。活動由中共順昌縣委、順昌縣人民政府主辦,各鄉鎮人民政府、雙溪街道辦事處協辦。中共南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榮才,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明星,南平市政協副主席、中共順昌縣委書記江建華,南平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春暉,中共順昌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余向紅,順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嘉興,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副所長譚志友等領導及柑桔產銷、客商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開幕活動。
主會場的竹鄉廣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優質柑桔展示區域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順昌柑桔,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觀看;名特優新展示區的12個鄉鎮展位展示著各類本地特色農產品,令人目不暇接;活動現場,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現場簽約。福建農林大學農產品品質研究所與福建順昌榕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雙葉果酒有限公司與意大利VASON集團亞洲區、順昌縣金水農場有限公司與漳州市農副產品批發部、福建順風順水發展有限公司與58同鎮福建分公司、順昌電商辦與杭州百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順昌縣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龍巖市農產品批發部等多家企業現場簽約。順昌柑桔生產企業和研究、銷售企業強強聯手,將解決順昌柑桔銷售問題,將順昌柑桔銷往更多、更廣泛的地區和市場,讓順昌果農得到實惠。
開幕式上舉行了柑桔優質果評選大賽的頒獎儀式,30多家優質企業選送樣品參賽,有10家企業(個人)脫穎而出,樹立了標桿,打造了順昌柑桔品牌新高度。其中,順昌縣高陽鄉南亨順南柑桔農民合作社選送的柑桔在大賽中獲得金獎。順昌縣金水農場有限公司、大富村高山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鄭坊鎮鄧坊農林場選送的柑桔獲得銀獎。順昌縣仁壽鎮星勇家庭農場、金果園柑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九玖柑桔農民專業合作社、洋墩幸福園專業合作社、洋墩鄉玉坪際生態家庭農場、建西鎮安下村周小強家庭農場選送的柑桔獲得優質獎。
其間,順昌縣人民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可以預見,隨著合作的開展,順昌柑桔品質將越來越好,產業將越來越大,市場將越來越紅火。順昌縣柑桔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同期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副所長王雪峰,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譚志友,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太盛,意大利維盛(VASON)集團公司亞洲區CEO祁濤分別做“柑桔檢疫性病害發生形勢與綜合防控技術”“國內外柑桔產業發展現狀及優新品種簡介”“柑桔高品質栽培技術”“中國柑桔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建議意見”報告,從順昌縣柑桔產業可持續發展、病害防控、柑桔產業的總體布局和品種結構調整、柑桔高品質栽培的周年管理要點、柑桔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對順昌縣柑桔產業發展提出意見。
順昌縣是福建省柑桔主產縣之一,是福建優質甜橙適宜區,被國家列入寬皮柑桔種植最適宜區,全縣種植柑桔面積8 000 hm2,產量12萬t,全縣柑桔生產、經銷、加工企業60多家。近年來,順昌縣著力推廣“穩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標準化精準技術和技術集成配套,柑桔品質有了大幅提升,先后被確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柑桔)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國家級出口柑桔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農業(柑桔)標準化示范縣,園藝作物(柑桔)標準園創建示范縣,被授予“中國蘆柑之鄉”稱號。“順昌蘆柑”“順昌紅肉臍橙”獲國家地理標志注冊登記,“順昌蘆柑”還被列入2017—2019年度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為宣傳推介順昌柑桔,打造順昌柑桔品牌,順昌縣委、縣政府多次舉辦“順昌柑桔優質果評選”“順昌柑桔節”“順昌柑桔 (福州)展銷會”“福建順昌蘆柑(河北滄州)推介會”等系列活動。今年,省農業農村廳還為順昌柑桔拍攝制作了“福果”宣傳片,極大地提升了順昌柑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與此同時,順昌縣還積極推動“武夷山水”品牌建設,以順昌蘆柑為“一縣一品”重點產業帶動經濟發展。
(陳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