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鑫
(蘭州新區現代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甘肅蘭州730000)
水利作為農業的命脈,影響著糧食生產效率與農民生活質量。隨著農田水利項目數量的增加,其整體管理水平不強,導致實際效益與預期效益存在偏差,嚴重影響著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1]。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忽視了農田水利項目的地位與作用,相關人員要高度重視,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根據實際需求對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進行革新與優化。
當前,我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的特點如下:一是逐漸從注重數量轉變為注重質量;二是單一的農田水利項目已經不符合生態建設的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統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建設工作更加注重農業生產的灌溉需求。
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管理要以農民為主體,堅持“一事一議”的原則共同探討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樹立統一管理的理念,并在實踐中全面落實,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2]。
一是農田水利項目具有極強的專業性,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對現場環境進行勘察與分析,并根據具體地形、農田及水資源分布特點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以此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效益。但實際施工時存在很多的隨意性,雖然工程建設達到了預期要求,但無法充分體現技術價值,不但會增加資源消耗,還會影響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二是當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有很多廢棄項目,其特征是沒有應用價值、沒有完成施工、受損嚴重等,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資金不充足、專業技術不強、沒有進行定期維護等。同時,在施工前若沒有對現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也會產生這一問題。三是工作效率不高。由于大多數農田水利項目較小,且施工環境受限,導致很多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都不愿意參與施工。同時,施工過程缺乏完善的管理對策,既無法保證管理效率,又難以提升項目建設水平。
一是管理意識不強。農田水利項目作為一項公共設施,當地居民并沒有形成自主保護意識,且在應用期間存在隨意性。這樣不僅會提高項目應用損壞率,還會阻礙后續項目維護管理工作的落實。二是投資過少。農田水利項目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但現階段不管是人員還是資金都增加了實踐工作的難度,因此大部分農田水利項目都會交給上級部門實施管控,這樣跨部門的管理工作難以保障農田水利項目的質量安全。
要充分研究水資源與環境的承受能力,并以水資源長久利用為目標,注重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農業綜合水利體系。通過構建綜合水利體系,可優化灌溉水平、全面樹立節水意識、減少水資源的消耗、發揮農田的泄洪排水等功能,同時還可以為農業種植提供高效的水利灌溉基礎設施。
為了滿足農業經濟發展需求,必須要對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管理進行科學規劃,強化工程建設指標,優化施工建設水平,并完善管理對策,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在項目施工期間必須要做好質量監測工作,不管是設備購買還是應用材料都要達到項目管理要求,并做好產品抽樣檢測工作。
農田水利項目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在建設管理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需增加對項目的資金投入,并認真維修保養農田水利項目。同時,政府要強化對農田水利項目的監管作用,引領基層群眾積極參與工程建設管理,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保障工程建設管理質量。
經過審批立項的項目要公示,確保工程審批工作公正、透明,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避免出現重復建設的現象,實現項目效益的最大化。項目建成后要將竣工驗收的相關文件及信息公布到網絡平臺,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3]。另外,工程項目要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這樣可促使各項施工內容都能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建設與管控。
農田水利項目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其建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F階段,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比較緊缺,應做好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加強技術研發力度,并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
一是保障資金分配的科學性,確保維護修理工作有序落實。二是嚴控不良作風,確保投入的資金和技術能真正落實到實踐管理工作中。因此,要設立專業的維護部門,并安排專業人員,完善管理制度,確保管理維護工作融入到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的全過程。
要想實現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必須要精心設計與科學規劃農田水利項目,提出項目統一管理措施,強化監管力度。不管是“五小”水利建設項目,還是“一事一議”水利項目,政府都要與基層部門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安排專業人員對各個區域的水利項目進行統一管理,并根據預先提出的管理要求做到科學規劃、增加保障、精準實施、廉潔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