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梅渚鎮山頭小學 吳良勇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在整個數學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處于思維能力過渡階段,只要我們在這個階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并響應教學改革要求,將實際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融合,學生們就會很輕松地將知識掌握牢固,進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了適應現階段教學環境,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變革。小組合作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就某個問題展開討論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度,還能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小組合作教學在新舊知識銜接上效果尤為突出。
例如,在執教“4 的倍數特征”這一教學內容時,我首先將學生分成4 組,讓學生在小組間回憶上節課“3 的倍數特征”,小組成員將討論結果整合并選出一位同學作為小組代表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其他小組代表可以對問題進行補充。于是學生總結出“3 的倍數”特征就是:如果這個數的所有位數上的數字和是“3 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一定是3 的倍數。學生自然會帶著好奇心去找“4 的倍數特征”。在學生找到特征后,我將事前準備的數字拿出來讓各小組搶答是否是4 的倍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都非常高漲,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學生找規律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學作用,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學生學會了團結與協作。
數學是一門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枯燥乏味,而采用情境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情境教學使課堂有了濃厚的趣味性,但這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不是隨意的,總的來說要注意兩方面問題:首先就是教師要足夠了解學生,同時掌握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比如學生個性、愛好、學習能力等),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就是教師針對課堂創設的情境要結合生活實際,提出的問題不能脫離教學內容,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難易程度適當,太難的問題會打擊學生思考問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也是良好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往往在課上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通過創設生動、精彩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使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中。
例如“小數乘法”這節課,筆者結合孩子的愛好創設情境:“春天到了,又到了放風箏的時候了,同學們喜歡放風箏嗎?”此時課堂氣氛瞬間高漲起來,學生在下面說喜歡,有的說要春游。接著我又說:“那么今天我們就上一節有關‘風箏’的數學課?!彪S后,我借用多媒體將事前準備好的標有單價的風箏圖片展示出來。一只風箏8.8 元,我將學生分為5 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只風箏,請問一共需要多少錢才能去買風箏?通過創設情境,很自然地將生活和課堂結合在一起,讓課堂氣氛不再沉悶,一節課下來,不僅教師教得不累,學生學得也很輕松,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教育家孔丘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肯定了啟發式教學理念的重要性。當前小學高年級啟發式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交給學生,并由教師設計的問題,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課上,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規律,不斷引導和幫助學生開拓學習視野,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認識平行四邊形”這節課時,我這樣啟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平行四邊形嗎?哪些熟悉的物體是平行四邊形呢?大家一起來想一想?!庇械膶W生說伸縮的晾衣架是平行四邊形,有的說看見圍欄的鐵絲網是平行四邊形,還有的說伸縮門是平行四邊形。教師由此引導學生進行層層思考和深入,接著給學生畫出平行四邊形,并讓學生仔細觀察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征,并相互探討,大膽地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隨后,我發現學生開始行動起來,有的拿出尺子開始測量,有的學生在本子上畫起了平行四邊形。最后,有學生總結出:在量的過程中發現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對角也相等;還有學生說在對邊之間分別畫垂線段,經過測量發現垂線段的長度都一樣,這足以說明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分別平行的。這節課教師通過問題引領學生探究,給學生更多思考問題、動手實際操作、合作交流的時間,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時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學模式,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教學中挖掘生活中的教學事例,使學生從生活體驗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及功能性,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
例如,在學習“認識公頃”這一內容時,我將教學的廣角拉開,讓學生想一想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它們的大小如何描述?有的學生說平方米、平方厘米、畝。那么當我們要測量大型體育場地的面積時,我們該用到哪個面積單位呢?接著,教師導入面積單位公頃。為了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我把學生帶到了學校操場,讓學生體會1 公頃的實際大小。為了體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我打開多媒體視頻,給學生展示了廣場、田地、公司大院、江河湖、濕地、原始森林等視頻,讓學生看到這些很大的地方都需要用面積單位來表示。又如,當我們在生活中想要承包土地時,就要計算這塊地有多大的面積,只有結合生活實際,才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面積知識。在學習平方米、平方厘米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量一量課桌的面積,計算在生活中我們住的房子、臥室、我們用的廚房實際有多少平方米??梢?,只有在數學學習時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正確地區分開公頃、平方米、平方厘米的單位大小,才能更好地將所學習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有較強的邏輯性,需要教師啟發學生思維,堅持開放性的教學原則,避免教學的沉悶、教學方法的守舊,要用各種創新型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只有有了對數學知識探究和學習的興趣,才會有端正、嚴格、進取的學習態度。同時教師還要把課程知識教活,在課上針對某一知識點時將教學鏡頭拉向生活,并加深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列舉生活中一些事物和數學知識的緊密聯系,這樣進行滲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而且把教學的難度也降低了,學生在課上大膽質疑、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參與學習實踐,教學質量也能隨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