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橫沙小學 陳慧玲
廣州大學附屬小學 劉玉容
【案例背景】
品格教育的實施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圍繞24 級品格成長階梯培養優秀品質學生,體現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要務。經過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品格教育在學校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起到了推動作用,也賦予了學校開展活動的指導性意義。以筆者所在的一年級為例,在短短入學三個月以來,一年級學生能夠完成整齊快速列隊、有序課前準備、有序整理桌椅和書包等幼小銜接的常規內容,體現了“品格教育”與低年段“幼小銜接”和“常規養成”的無縫對接,我們想通過一年級的班會課、思品課、實踐活動、班級環境文化和班規制度去播撒“有序”品格的種子,意圖在附小這片土地上培植起美麗的品格“有序之花”。
【案例描述】
在今年我剛接手的一年級一個班級里邊,每次學生午休完畢后,我進班都會看到教室后面有亂放的書包、隨處亂丟的紙屑垃圾還有凌亂的桌椅,這樣無序的課前讓我覺得十分頭疼。看到品格教材后我靈機一動,針對有序品格戲劇中《凌亂的房間》劇本進行了小小改編,成了《凌亂的教室》。既然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那么就讓他們演,在演中去學習和感悟,把語文課堂最后十分鐘變成品格戲劇大展演。
課前我先找來了幾名表演欲強而且又善于表達的孩子分別扮演花栗鼠爸爸、媽媽、哥哥和妹妹,將原本劇本里花栗鼠哥哥和妹妹的房間改為他們的教室,把道具布娃娃改為桌椅、飛機模型改為書包,還多加了紙屑、牛奶瓶等一些垃圾道具。一切準備就緒后,就差教學時機了。
那天我上完《小書包》這節課,落實完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后還剩10 分鐘時間。針對《小書包》課文里“上課靜悄悄,下課不亂跑”這句話,我讓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詢問學生“書包下課不亂跑”意味著什么?有的學生反應很快:“意味著書包不能亂放。”也有學生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我順勢引入了品格戲劇《凌亂的教室》環節,讓之前早已準備好的學生一展風采,本來到課堂最后十分鐘了,有些學生精神已經渙散了,突然間發現老師有新招,眼睛重新又亮了起來。我特別注意到平時桌椅周邊垃圾最多而且書包經常亂丟在地上的那兩個“凌亂大王”也被我吸引住了。
看完品格戲劇后,學生們一開始都是沉默著的。我清了清嗓子,請了其中一個“凌亂大王”來回答我的問題,“請問你平時是怎么整理書包的呢?”這個問題似乎難倒了他,他隨即低下了頭。為了不打擊這個孩子的情緒,我隨即向班里其他同學討教,并且讓平時書包整理得最快、最有序的學生分享她的整理辦法:將書本、作業本和練習本按照學科分類裝好放在幾個不同的文件袋里,再按照課程表順序把文件袋依次放進書包大格中;文具都收納到文具盒里,和其他零碎小物品放在書包小格中。
下課后,其中一個“凌亂大王”興沖沖地跑過來告訴我:“陳老師,我喜歡上您的語文課!”我笑瞇瞇地說:“我也很喜歡你,如果下次到你們班上課能夠看到你放好書包、做好課前準備、桌椅周圍沒有垃圾,我會更喜歡你!”他點點頭活蹦亂跳地離開了。
果不其然,下節課我提前一點到班,發現兩位“凌亂大王”都有進步,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們出現一丁點小退步,只要我小眼神一示意,他們就馬上行動起來整改,“凌亂大王”也慢慢地變成了“有序之星”。我發現教室里整潔明亮了很多,而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在認真負責的班主任黃老師的帶領下,在全體學生的努力下,這個班在全校“最美班級”評比里獲得了初評和復評都是年級第一的好成績。只有持之以恒地將有序品格教育實施下去,才能培養越來越多的“有序之星”,也才能讓品格之花的芳香四溢心間。
【案例反思】
一、準確的教育契機勝過于苦口婆心
抓住學生的教育契機,就相當于掌握成功教育效果的一半。善于捕捉教育契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關鍵所在。適當準確的教育契機是非常難得的,教師要巧妙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個性特征。他們渴望表現而且需要被肯定,教師要結合所任教學科可以利用的特色,寓學于演,讓課本劇走進并且深入課堂,再根據學生在課堂最后十分鐘的“松懈”時間以休閑的方式抓住他們的眼球,在吸引注意力的同時以問題串聯式層層遞進逐一攻破個別學生的心理防線,最終達到以點帶面的全班教育效果。這樣準確利用教育契機,勝過于課后千百遍的苦口婆心,巧妙抓住契機,可算是德育工作開展的捷徑。
二、學科合力才能撒大網捉大魚
品格教育貫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學生日常行為和思維的指導,看似無形但卻被我們寫進教材規范,呈現為有形的書面文字。落實品格教育,其實更多的是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在某個課間、班會課的某個時間段、處理某件班級事務的時間、思品語文甚至多學科的課前課后間隙,這些碎片化的時間都適合。但真正要收到全方位的成效,教師還必須把各學科的力量集合起來,單純依靠班主任和思品老師在強調收效是不大的。例如針對“有序”品格,班會課上教師有序常規講述,思品課上進行有序品格內涵熏陶,語文課的有序寫字、看書,數學課上有序傳練習本、排列數學學具,英語課上有序背誦和正確發音,體育課上有序列隊,音樂課上有序唱歌(音量表),科學課上有序分步驟觀察做實驗得結論,美術課上進行有序環境布置……只有這樣品格教育才能實現無縫對接,不再是只有班主任和思品老師在孤軍奮戰。
三、良言如同蜂蜜,能使心甘甜
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句肯定的話語,每一次溫柔的觸摸,對于學生而言都是一次溫暖有愛的感受。雖然教育需要恩威并施,需要剛柔并濟,但對于剛起步的孩子而言,良言如同蜂房里的蜜汁,滋潤他們的心窩使其甘甜并且成為他們進步的動力。例如一個“凌亂大王”很多次課堂常規都做得不讓我滿意,也沒少受過我的批評教育,但是在那次課后我對他講“喜歡他”的話語之后,他每節課課前都會朝我比劃“心形”的姿勢,看起來著實憨厚可愛,他課堂上的小進步也是讓人欣慰的,至少懂得如何做才會讓老師更喜歡他。所以,正面管教的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它能夠甘甜你我的心。
四、家校聯合完善評價系統,沉淀優秀品格
品格教育是家校關系的粘合劑。學生在校的時間其實是十分有限的,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待在家里,而且父母也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品格教育的落實不能忽視家庭因素。品格教育的實施最后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成果的驗收和評價,這部分卻是最容易被忽視而且也難以落到實處的。其實我們都知道,品格是需要養成和沉淀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單靠一個指標或者評價就可以斷定學生是否真正具備這一品格,而是需要在以后長久的個人與社會生活里去逐漸證實和體現的。所以學生在附小六年的時光里,至少要擁有一套家校聯合的針對24 個品格的六年持續性評價系統,這樣才能實現品格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校園德育之路道阻且長,小學德育工作者更是任重道遠。在廣州大學附屬小學茁壯成長的大道上,品格教育不失為德育工作一枚好的指南針。愿我們攜手共進,在這片土地上播撒優秀品格的種子,想必來日定有漫山遍野的品格之花盛放。愿品格之花芳香四溢,有序之星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