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明,季小強,徐連春,康 宇(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
西南某水泥公司4 500 t/d熟料生產線的水泥磨系統的預粉磨系統采用KS-L型立式精細選粉機,本文就KS-L立式精細選粉機安裝調試經驗進行介紹。
KS-L精細選粉機由殼體部分、轉子部分、傳動部分和潤滑系統等組成,負壓操作,選粉空氣可以是含塵氣體、外部空氣或者是兩種空氣的混合氣體。物料在選粉區內的水平渦流場中,根據離心力與空氣阻力的平衡達到有效分級。
KS-L選粉機采用下部進風、進料的三分離結構形式。來自選粉機下部的含塵氣體由下部進風口進入選粉機,部分粗粉因重力沉降及撞擊錐的折向作用而沿著殼體邊壁滑落、收集并從下部粗粉口排出,經首次分離的含塵氣體繼續上升穿過導風葉片進入環形主選粉區進行高效動態分離,分選后的中粗顆粒落入收集錐、由中粗粉收集管排出,而選出的細粉成品則隨氣流進入轉籠內部,經出風管排出進入下一級收集設備,選粉機結構示意圖見圖1,主要參數見表1。

圖1 KS-L選粉機結構示意圖

表1 KS-L精細選粉機主要性能參數
按現場布置圖將潤滑油站安放到位。轉子軸承的潤滑方式是強制循環潤滑,循環管路系統必須合理安裝,密封可靠,不得有跑、冒、滴、漏現象。現場安裝回油管時,由于僅考慮管路走向的便利,讓回油管先落地再與油站回油口連接,導致后期調試回油不暢。發現問題后,現場立即整改,重新切割焊接來改造油管,保證回油管約5%的坡度,回油不暢問題得以解決。
該系統投產運行一段時間后,經常出現由于選粉機稀油站液位低導致選粉機跳停的情況,現場仔細檢查稀油站油管各個接頭位置,并未發現有漏油現象,而下部軸承端蓋處有漏油,初步懷疑是下部軸承油封損壞導致泄漏。為了徹底解決漏油問題,現場決定拆卸精選轉籠,檢查油封來確認漏油原因,見圖2,3。

圖2 下部軸承處漏油

圖3 現場拆裝油封
在拆卸過程中,發現油封唇邊發生翻邊現象。經過與制造廠家詳細溝通,最終確認是由于安裝過程中選粉機立軸摩擦油封導致油封唇邊翻邊,從而導致漏油。更換上新油封后,后期運行再無發生漏油現象。
根據我公司之前項目現場經驗,選粉機底部錐體貼的陶瓷片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脫落的情況,因此在此次設計時采用耐磨板代替陶瓷片,以期解決陶瓷片脫落問題,但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停機檢查發現底部錐體磨損嚴重,現場只得停機檢修,見圖4,5。

圖4 底部錐體磨損

圖5 現場焊接陶瓷片
為不影響生產線正常運行,經過多方面溝通調研,現場決定采用焊接陶瓷片技術對此磨損部位進行修復。此技術對鋼板平整度要求不高,且能夠直接在鋼板上焊接陶瓷片,操作簡單,后期停機后進選粉機內部檢查,焊接陶瓷片部位磨損情況良好。
殼體本體設計用粘貼耐磨陶瓷片,該部位長時間受風料沖刷,如果粘貼的陶瓷片不牢固,極易脫落導致殼體本體磨穿漏料。陶瓷片粘貼牢固是保證長期不脫落的關鍵,由于前期粘貼陶瓷片沒有嚴格控制,導致運行一段時間后陶瓷片發生脫落,進而導致殼體磨損。殼體磨損其根本原因是粘貼陶瓷片工人不夠專業導致脫落,因此在現場再次修補粘貼陶瓷片時,制定合理的粘貼工藝流程并嚴格按照如下流程進行操作:
(1)粘貼表面必須打磨處理干凈,不得有水、油污、贓物、銹跡;
(2)粘貼順序由下往上粘貼;
(3)AB膠水的配比約1∶1比例進行調和;
(4)粘貼前膠水用熱水浸泡至40℃左右;
(5)每次攪拌膠水數量不需很多(膠水時間長容易硬化),大約1kg左右;(6)陶瓷片粘貼后用木榔頭或木塊輕輕敲實。重新整改完成后,運行至今,粘貼部位未發現陶瓷片脫落現象。
在后期運行檢修中,發現導風葉片脫落導致磨損至無法使用,重新制造新的葉片,并在制造廠焊接時,要求在轉軸與葉片焊接處加大焊接量,保證現場轉軸不脫焊,并讓現場對葉片本體連接螺栓與螺母進行點焊,保證螺栓不會脫落,見圖6。整改完成后,運行至今未發現葉片脫落問題,徹底解決了導風葉片脫落問題。

圖6 導風葉片現場加固
精細選粉機作為水泥系粉磨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設備,其運轉率與部件壽命至關重要。現場安裝調試是一個集機、電、氣、水、自動化及水泥工藝為一體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專業的協調配合,需要冷靜全面分析出現的各種問題,果斷做出正確判斷,采取合理的處理措施,提高其運轉率和使用壽命。KS-L精細選粉機在該項目上的安裝、調試和成功投產運行,為南京凱盛積累了實踐經驗,為后續推廣和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