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嵐,揭 玨,周 琛,宋青青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廣東 湛江 524000)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見于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從而導致心室或室間隔異位博點沖動過早,造成心律失常[2]。臨床上常用美托洛爾等化學合成藥對該疾病進行治療,雖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也容易引發多種不良反應。采用手術治療手段對患者的創傷性比較大,而且費用昂貴,大多患者難以承受[3]。近年來,中醫藥技術迅速發展,有研究發現,參松養心膠囊可抑制心肌細胞鈣離子(Ca2+)內流,對心肌細胞有保護作用,改善心肌細胞應激狀態,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多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療效顯著[4]。本研究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使用參松養心膠囊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齡41~68歲,平均(59.6±6.3)歲;病程1~8年,平均(5.8±1.1)年。實驗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齡41~69歲,平均(60.4±6.2)歲;病程1.2~8.5年,平均(6.0±1.2)年。納入標準[5]:①心功能分級≥Ⅱ級。②年齡40~72歲。③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及家屬對該研究都知情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對該研究藥物過敏。②患者有嚴重的精神疾病。③患者伴有肝、腦、腎等系統性疾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1022,規格:0.5 mg/片),1片/次,每5 min重復1次,直到患者疼痛得以緩解;口服阿司匹林片(丹東醫創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1022137,規格:0.3 g),2片/次,2次/d;口服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391,規格:25 mg*20片),半片/次,1次/d。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參松養心膠囊(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103032,規格:0.4 g/粒),3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0 d,觀察治療效果。
(1)療效評判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檢查基本正常,異位搏動數減少90%~100%。②有效: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檢查有改善,異位搏動數減少50%~89%。③無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心電圖檢查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異位搏動數減少0%~49%。(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功能指標變化:采用CVFD-Ⅱ(H)型心臟功能檢測儀檢測治療前后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E/A(E峰與A峰比值)。(3)比較治療前后血漿NT-proBNP(血漿 N-末端 B 型利鈉肽原)、AngⅡ(血管緊張素Ⅱ)和心肌指標(CK-MB、CTnT)的變化情況: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患者肘靜脈血,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患者的血漿NT-proBNP、AngⅡ以及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CTnT(肌鈣蛋白T)。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7.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F、LVESD、LVEDD、E/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F、E/A水平均高于治療前,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臟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漿NT-proBNP、Ang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NT-proBNP、AngⅡ水平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漿NT-proBNP、AngⅡ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K-MB、CTn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K-MB、CTnT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患者的CK-MB、CTn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K-MB、CTnT變化情況比較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的一種急癥,從西醫角度來講,該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肌缺血,自律性增高,同時增高了腎上腺素能神經張力,出現酸中毒、低鉀、低鎂等情況,影響心臟傳導系統[6]。美托洛爾是治療該疾病的常用藥,屬于β-受體阻滯劑,使患者交感神經興奮降低,對缺血性心肌細胞自律性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也會引發房室傳導阻滯、眩暈、低血糖等不良反應[7]。中醫對于該病的治療,遵從因人制宜的原則對患者進行辨證論治。與西醫治療相比,中醫治療具有不良反應少、毒副作用小等特點。從中醫角度來講,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歸屬于“心悸”、“胸悶”等范疇,治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為主。參松養心膠囊具有活血通絡、益氣養陰、清心安神的功效,由丹參、人參、五味子、山茱萸、桑寄生、麥冬等12味藥材組成。現代藥理學認為,參松養心膠囊對心肌自主神經功能有調節作用,在改善患者的心臟傳導功能和心肌供血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8]。本研究采用參松養心膠囊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結果表明,實驗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心臟功能指標恢復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兩藥聯用治療安全有效。
有研究表明,當患者心功能受到損害時,會對神經內分泌和細胞因子的激活起到促進作用,兩者的激活會損傷心肌細胞和心功能,再次進入惡性循環。NT-proBNP是一種肽類激素,是用來評價和判斷神經內分泌的重要指標,也可反映患者心室重構情況。Ang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中重要的內分泌激素,也是患者體內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因子,可促進血管收縮,也易形成水鈉潴留,會使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間質細胞增生,致使心室重構和心肌肥厚[9]。臨床上常用心肌損傷的標志物是CK-MB、CTnT,兩者聯合檢測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用于診斷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的血漿NT-proBNP、AngⅡ、CK-MB、CTn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參松養心膠囊可使動脈血壓和冠脈阻力降低、增加冠脈流量、調節心肌細胞代謝,使心肌缺血損傷減輕,同時還抑制心肌重構,從而使神經內分泌和細胞因子降低。
綜上所述,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室性早搏患者使用參松養心膠囊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功能,減少心肌細胞損傷,降低血漿NT-proBNP、AngⅡ、CK-MB、CTnT水平,為臨床研究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