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恩,葉 紅,譚益秋,陳曉婷,何麗影
(廉江市人民醫院,廣東 廉江 524400)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屬于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理基礎多表現為廣泛的小血管炎癥,以關節腫脹、皮膚紫癜及消化道黏膜出血等癥狀為主,常見于學齡前兒童[1]。目前HSP尚無特效治療藥物,西咪替丁作為H2受體拮抗劑,能夠抑制乙酰膽堿、組胺、胃泌素等所致的胃酸分泌,已在消化道出血及免疫性腎臟損害中廣泛應用。近年來中藥在HSP治療中逐漸推廣,復方甘草酸苷具有化瘀、通絡、涼血作用,能夠調節患兒機體炎性反應、改善免疫功能[2]。鑒于此,本研究觀察了復方甘草酸苷聯合西咪替丁治療HSP患兒對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治療的HSP患兒8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均41例。觀察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6~14歲,平均(9.54±1.13)歲;病程5~36 d,平均(19.72±3.51)d。對照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6~15歲,平均(9.58±1.16)歲;病程5~34 d,平均(19.68±3.53)d。研究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②HSP診斷符合《兒童過敏性紫癜循證診治建議》[3]中標準;③組織切片檢查小動脈、小靜脈周圍存在中性粒細胞浸潤;④存在明確感染病史;⑤可耐受復方甘草酸苷、西咪替丁治療。(2)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②近14 d內接受過免疫調節類、抗過敏及抗感染等藥物治療;③凝血功能障礙。
入選患兒均保持臥床休息,并避免接觸致敏原,接受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注射液、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用15 mg/kg西咪替丁(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3021000)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2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接受復方甘草酸苷片(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723)治療,其中年齡≤12歲,1片/次,3次/d;年齡>12歲,2片/次,3次/d。連續治療14 d后評估療效。
①臨床療效[4]:治療14 d后依據實驗室檢查結果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估,其中實驗室檢查結果未見異常,臨床癥狀基本消退為顯效;實驗室檢查結果改善>50%,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為有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②炎性因子:治療前、治療14 d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試劑盒。③免疫功能:治療前、治療14 d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采用DxFLEX型流式細胞儀(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提供)測定CD4+、CD8+,計算CD4+/CD8+。④不良反應:皮膚瘙癢、面部潮紅。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IL-10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D4+、CD4+/CD8+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以皮膚瘙癢、面部潮紅為主,未經治療均自行痊愈,觀察組、對照組各出現不良反應2例(4.88%)和1例(2.4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HSP常規治療時先將誘發HSP的感染因素、飲食因素及藥物因素等致敏原切斷,隨后依據患兒病情實施抗感染、抗組胺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西咪替丁屬于H2受體拮抗劑,對組胺有抑制作用,抑制T淋巴細胞上H2受體,提高NK細胞功能,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皮膚損害。西咪替丁等常規治療HSP雖然效果良好,但易出現病程遷延、反復發作現象,影響患兒生長發育[5]。
復方甘草酸苷為復方制劑,由蛋氨酸、甘草酸單銨鹽、甘草酸苷及甘氨酸組成,多被用于蕁麻疹、紫癜、濕疹及慢性肝病等疾病治療中[6]。復方甘草酸苷具有抑制花生四烯酸表達及磷脂酶活性等作用,發揮抗炎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同時該藥物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代謝酶親和力較強,能夠調節類固醇在肝臟中代謝速度,表現出類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復方甘草酸苷能夠對機體內抗體、抗原的產生進行抑制,阻礙抗原-抗體復合物產生,進而能夠從根本上阻斷病變物質基礎。HSP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晰,但臨床上普遍認為其發生與T淋巴細胞失衡及各種細胞因子異常分泌等有關[7]。T淋巴細胞間的相互制約或協同作用,正常情況下CD4+、CD8+間能夠形成穩定的免疫細胞網絡,維持免疫自穩性,一旦失衡,將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同時在HSP發病過程中Th2細胞過度活化、Th1/Th2細胞失衡已成為共識,其中IL-6、IL-10主要由Th2細胞產生,輔助免疫球蛋白合成,參與體液免疫。王志彬等[8]研究證實,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輔以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能夠增強HSP治療效果,改善患兒免疫功能。郭若男等[9]研究中指出,復方甘草酸苷、西咪替丁聯合治療HSP利于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改善體液免疫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及CD4+、CD4+/CD8+較高,IL-6、IL-10、CD8+較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近,與上述研究結果較為相似。由此可見,聯合復方甘草酸苷、西咪替丁治療能夠提高HSP臨床療效,在改善患兒免疫功能、抑制炎癥反應方面效果更佳,可加快患兒病情恢復,且藥物不良反應并未增加。
綜上所述,復方甘草酸苷聯合西咪替丁治療HSP能夠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消除炎癥反應,增強患兒免疫功能,且藥物不良反應較少,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