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遠
(許昌市中心醫院南區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肺炎支原體是人類支原體肺炎常見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潛伏期為2~3周,肺炎支原體感染可誘發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CVA是一類特殊性支氣管哮喘,屬于慢性咳嗽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據調查33.3%的慢性咳嗽由CVA所致,并隨病情進展可演變為典型哮喘,增加治療難度[1]。目前,抗生素是臨床治療基礎用藥,阿奇霉素為十五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肺炎、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肺炎支原體感染伴CVA病情復雜,屬于慢性氣道炎癥,易造成可變性氣道梗阻及氣道高反應性,引起劇烈咳嗽及喘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對支氣管平滑肌具有強效收縮作用,能有效抑制變應原激發所致氣道高反應,快速減輕臨床癥狀[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肺炎支原體感染伴CVA患者106例,旨在探究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阿奇霉素的治療效果?,F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伴CVA患者10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53)與對照組(n=53)。觀察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17~65歲,平均(40.56±7.55)歲;病程1~28周,平均(13.25±5.85)周;并發癥:高血壓8例,糖尿病5例,慢阻肺2例。對照組:男26例,女27例;年齡19~63歲,平均(42.11±8.11)歲;病程1~26周,平均(15.01±5.32)周;并發癥:高血壓9例,糖尿病3例,慢阻肺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納入標準 X線檢查肺部明顯改變,支原體培養陽性,血清抗體陽性,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CVA符合相關診斷標準[3],結合CT檢查、血常規、氣道炎癥評估及氣道反應性測定確診為CVA;簽訂臨床研究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急慢性支氣管炎、變應性咳嗽、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擴張者;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阿奇霉素過敏者;近期接受其他相關治療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者;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治療依從性差或中途轉變治療方案者。
嚴禁煙酒,并避免吸入刺激性煙霧;適度身體鍛煉,加強心肺功能訓練;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平喘解痙、抗感染、退熱、止咳等,必要時給予吸氧;同時給予兩組不同藥物治療方案。
1.3.1 對照組 采用阿奇霉素(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77,250 mg/片)治療,口服,2片/次,1次/d,連續用藥14 d。
1.3.2 觀察組 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即孟魯司特(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72,10 mg/片)治療,口服,1片/次,1次/d,連續用藥14 d。
觀察指標包括:①臨床療效。②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喘息、退熱、哮鳴音、咳嗽。③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呼吸峰流量(PEF)。④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核因子-κB(NF-κB)、Ⅱ型肺泡細胞表面抗原-6(KL-6)],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4 ml,靜置30 min后以2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雙抗體夾心測定血清NF-κB、KL-6水平。
①顯效:咳嗽、發熱、喘息、哮鳴音等癥狀及體征消失或顯著好轉,X線征象恢復>95%。②有效:上述癥狀及體征改善,體溫恢復正常水平,X線征象恢復80%~95%,存在明顯陽性體征。③無效:未達上述標準[4]??傆行?(顯效+有效)例數/53×100%。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喘息消失、退熱、哮鳴音消失、咳嗽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兩組PEF、FEV1%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NF-κB、KL-6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兩組血清NF-κB、KL-6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多發于各個年齡段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易誘發CVA,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5]。目前,抗生素是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基礎藥物,阿奇霉素是臨床常用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應用于肺炎支原體感染,其耐藥性及藥物活性得到廣泛認可。但有研究指出,肺炎支原體磷脂酶對白三烯具有一定分解作用,可刺激白細胞介質,進而引發非特異性炎癥,而阿奇霉素對該炎癥無明顯抑制作用,因此,該藥對CVA存在不足,需結合其他藥物強化療效[6-7]。
孟魯司特是新一代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具有強效選擇性抑制,能有效阻斷白三烯與其受體相結合,進一步減少氣道炎癥介質,產生抑制氣道高反應性;并可阻滯氣道通透性增加,減輕氣道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緩解支氣管痙攣,對減輕喘息、咳嗽等癥狀具有重要作用[8]。何弄章等[9]研究報道,阿奇霉素與孟魯司特聯合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伴CVA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6.0%。本研究發現,觀察組喘息消失、退熱、哮鳴音消失、咳嗽消失等時間短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96.23%高于對照組81.13%(P<0.05),與上述研究相似,證實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阿奇霉素可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療效顯著。另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感染及CVA均可造成肺功能下降,促使肺功能呈小氣道阻塞性改變,加重喘息癥狀,影響肺功能[10]。本研究發現,治療14 d后觀察組PEF、FEV1%高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在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阻斷嗜酸粒細胞(EOS)遷移,減輕氣道EOS浸潤,降低炎性介質水平,抑制氣道重塑,結合阿奇霉素進一步改善肺功能。
此外,有研究發現,肺炎伴CVA患者體內NF-κB呈高表達,NF-κB是一種早期轉錄因子,參與機體炎性及免疫反應,并在肺纖維化進程中發揮作用,對評估肺功能損傷具有積極意義[11]。另有研究指出,KL-6主要表達于支氣管腺漿液細胞及Ⅱ型肺泡細胞,可作為衡量肺損傷重要指標[12]。本研究發現,治療14 d后觀察組血清NF-κB、KL-6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抑制NF-κB活性,降低KL-6水平,阻滯EOS聚集,調節炎性介質,降低其釋放量,結合阿奇霉素的抗感染作用,對減輕肺損傷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阿奇霉素可加速患者癥狀緩解,改善肺功能,療效顯著,是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伴CVA患者的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