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芹,嚴翠萍
(桂林銀海醫院, 廣西 桂林 541003)
盆腔器官脫垂(POP)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或損傷,導致盆腔器官位置發生改變而引發相應的功能異常,主要臨床表現為下腹及會陰部墜脹不適,自覺陰道口有包塊脫出,可伴有排尿及排便困難、性功能障礙,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POP在我國發病率高達22.07%,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上升趨勢,50歲以上的女性中超過50%受POP影響,因此,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POP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1]。在一項產后42 d POP的研究中發現POP發生率為19.6%[2]。另有研究指出,如果不及時進行產后盆底肌損傷的恢復,隨著年齡增長,激素水平下降,會更加嚴重,絕經女性人群中有癥狀POP達到15%,POP-Q出現異常的更是高達41%[3]。有研究發現,POP是多種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與妊娠、分娩、產次、年齡、陰道助產、肥胖、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 POP 的主要原因。對于輕中度POP患者,產后及時進行有效的盆底康復治療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訓練、行為指導鍛煉、手法按摩、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磁刺激、生物反饋訓練等。而現有研究多采用單一的方法,缺少磁電聯合(磁刺激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POP的研究?;诖?,本研究采用磁電聯合的方式治療產后女性POP患者,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桂林銀海醫院就診的100例經陰道分娩的PO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18~43歲,平均(29.4±5.7)歲;新生兒體重2.3~4.0 kg,平均(3.29±0.45)kg。治療組年齡18~42歲,平均(31.3±5.8)歲;新生兒體重2.25~5.5 kg,平均(3.31±0.61)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年齡18~43歲,分娩次數為1~2次,足月經陰道分娩后42 d至3年。②定期在本院接受產前檢查。③近3個月未接受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相關治療。④采用女性盆腔器官脫垂定量(POP-Q)檢查[4]診斷為Ⅰ~Ⅱ度。⑤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治療及隨訪。
排除標準:①泌尿、生殖系統急性感染患者。②存在陰道出血的患者。③存在盆腔手術史包括剖宮產史患者。④產前存在漏尿、便秘及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的患者。⑤合并較多產后并發癥的患者。⑥合并嚴重心肺腦腎疾病及其他慢性病史的患者。⑦裝有心臟起搏器者。⑧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⑨合并嚴重盆底痛患者(VAS評分≥8 分)。
1.3.1 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 采用生物刺激反饋儀SA-9800 進行電刺激及生物反饋治療?;颊哒业绞孢m放松的仰臥位,陰道內放置陰道電極,給予電刺激(POP方案參數:刺激頻率 30 Hz、波寬 300 μs、波升 1 s、波降 1 s),電刺激治療時間為15 min。電流強度由0開始,緩慢增加,調到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強度。
電刺激結束后接腹部參考電極,根據患者盆底表面肌電評估報告結果選擇適合患者強度的慢肌模板,直接進行生物反饋治療,生物反饋訓練時間為15 min。
1.3.2 磁刺激治療 采用磁刺激儀Magneuro 60F 對患者進行磁刺激治療,患者坐于治療椅上,雙腿展開,使會陰區對準座椅標示圓圈前部并緊貼椅面,選擇POP方案(刺激頻率 50 Hz,刺激時間 5 s,間歇時間 5 s),刺激強度為患者可以承受的最大強度,30 min/次。
1.3.3 治療方案 對照組: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2個療程,每療程10次,每周2次。治療組:盆底磁電聯合治療2個療程,每療程10次,每周2次。第1療程:第1~5次進行磁刺激治療30 min,第6~10次:神經肌肉電刺激15 min+生物反饋治療15 min、磁刺激15 min+生物反饋15 min兩種方案交替進行;第2療程:1~10次:磁刺激治療15 min+生物反饋治療15 min、肌電觸發電刺激治療15 min+生物反饋治療15 min兩種方案交替進行。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均由護士一對一全程監督指導進行家庭訓練,包括盆底肌訓練、陰道啞鈴訓練、腹式呼吸訓練。
1.4.1 POP-Q分度 測量患者做 Valsalva 動作(屏氣用力)時陰道前壁、陰道頂端、陰道后壁的各2個解剖點距離處女膜緣的距離及陰裂長度、會陰體長度、陰道總長度9個值,并用“3×3格表”記錄具體數據,描述POP的程度,分為0,Ⅰ,Ⅱ,Ⅲ,Ⅳ 5個分度。按無效、顯效、治愈3個層級記錄每個患者治療前后POP-Q分度的變化,無效:指分度無變化,顯效:指Ⅱ度降為Ⅰ度,治愈:指Ⅱ度/Ⅰ度降為0度??傆行?(顯效+治愈)例數/50×100%。
1.4.2 盆底肌肌力 采用 Laycock 改良牛津評分法( Modified Oxford Scale, MOS)分為6級,0=沒有收縮;1=顫動;2=微弱收縮,肌肉力量有所增加,但是感覺不到抬舉感;3=中等度收縮,感覺肌腹和陰道后壁的抬舉感;4=良好的收縮,可對抗阻力進行陰道后壁的抬舉;5=強有力的收縮,感覺有強烈的包裹感[5]。
1.4.3 盆底表面肌電Glazer評估 采用生物刺激反饋儀C2進行盆底表面肌電Glazer評估,受試者排尿后取舒適臥位,以腹部、臀部及大腿根部的肌肉充分放松為主,將陰道電極放入陰道內,囑受試者按儀器指令收縮及放松陰道及肛門。評估結束后獲取肌電圖數值,評估過程共分為前靜息階段、快速收縮階段、緊張收縮階段、耐力收縮階段和后靜息階段5個階段進行,主要評價指標是快速收縮階段最大肌電值、緊張收縮階段平均肌電值和耐力收縮階段平均肌電值。
治療組患者改善脫垂程度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改善POP-Q分度的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Glazer評估報告的3個收縮階段肌電值(快速收縮階段最大肌電值、緊張收縮階段平均肌電值、耐力收縮階段平均肌電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3個收縮階段肌電值均明顯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治療組的3個收縮階段肌電值增高更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lazer評估報告收縮階段肌電值比較
治療前治療組患者盆底肌肌力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等級均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盆底肌肌力比較(n)
對于 POP-Q 評分Ⅰ~Ⅱ度的患者,目前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案是盆底康復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訓練、行為指導鍛煉、手法按摩、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磁刺激、生物反饋訓練等。在女性POP診治指南中,高度推薦盆底肌鍛煉[6]。但盆底肌鍛煉因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指導,故存在依從性差、訓練技巧不易掌握的缺點,訓練效果往往不理想。電刺激和生物反饋可增加患者對盆底肌肉的控制意識,提高盆底神經肌肉的敏感性和興奮性,增強盆底肌肌力,提高盆底肌的支撐力和彈性,起到治療POP 的效果,療效確切。磁刺激是一種新型刺激盆底神經系統的方法,通過運動磁場的感應電壓產生電流的刺激作用,刺激盆底神經產生神經沖動,引起盆底肌肉收縮,增強盆底肌肉的活性和力量,直達深部組織(肌肉、骨骼),有效提高盆底肌的肌力,改善盆腔肌的耐力,增強盆底肌肉的收縮強度,改善器官脫垂的程度,并已得到了證實[7-8]。它還可以加強盆底肌肉的活性,從而加強對尿道、陰道壁和膀胱的支持作用,對陰道松弛等癥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研究采用磁電聯合治療提高了臨床療效。加之一對一專業指導和日常訓練監督,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促進了盆底肌的快速修復,患者的主觀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單純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實踐證明,磁刺激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配合積極有效的家庭訓練,對于產后 POP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