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旭
數字化轉型,2020年度熱詞。
企業不是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就是在準備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云計算被視為各企業及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施,作為云計算的載體,企業數據中心也正受到內外兩股變革力量的影響。
在2020綠色計算產業峰會上,國內超融合領先廠商SmartX與中信建投證券聯合發布了證券行業首家鯤鵬+國產超融合生產級私有云案例,成為信創行業落地的關鍵一步。
信創與行業變革交匯
越來越多的企業業務朝著互聯網化發展,前端業務傳遞到后端IT帶來需求的變化,此時企業就需要更加靈活的數據中心,超融合正好滿足了這一市場。超融合集成了計算、網絡、存儲等資源和技術,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Gartner2019中國區超融合競爭格局報告顯示,大中型企業對公有云的采納率并不高,2018年中國大型企業云遷移率僅為11%,混合云仍然處于早期。相反,用戶更傾向于在私有環境部署類似云的基礎架構。同時Gartner預測,截至2023年超融合市場將保持23%的快速增長。
這意味著超融合市場仍有很大潛力可挖。
此外,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超融合的覆蓋范圍也在擴大,不僅從中等規模客戶向大型企業擴張,應用場景也從服務器虛擬化、VDI、分支機構場景擴展到數據庫、Cloud等關鍵業務場景。
SmartX CMO庫依楠指出,從行業視角看,企業用戶正在進行基礎架構升級。比如銀行的分布式轉型,不僅是分布式的數據,也是分布式的IT基礎架構,這是行業客戶產品更新換代的重要時機。
從SmartX的技術視角看,企業轉型的方向是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其特點是軟硬件解耦。軟件定義數據中心采用成熟標準的硬件,軟件的迭代速度愈發加快?!坝脩舻霓D型方向再加上本身的需求,尤其適合關鍵行業的客戶做信創轉型。這對于企業客戶、廠商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庫依楠說。
超融合是現代數據中心落地的典型形態,軟件定義計算如虛擬化技術、軟件定義網絡如SDN,軟件定義存儲是超融合的核心技術,在這三部分中,軟件定義存儲的發展相對落后,也就成為超融合廠商的差異所在。
“SmartX在業內除了自主開發突破存儲核心組件之外,真正把分布式存儲、超融合的產品用到很關鍵的行業,包括用戶的關鍵應用場景。”庫依楠強調。
SmartX自主開發的分布式塊存儲成為其在市場的攻堅利器,其核心產品SMTX OS 超融合軟件不僅內嵌免費的虛擬化平臺ELF,還支持VMware和Citrix虛擬化,驗證并支持了幾乎所有主流的x86硬件和新的ARM硬件,并且在客戶中覆蓋了幾乎所有超融合應用場景。
全棧信創,首次落地證券行業
在庫依楠看來,即便沒有信創的推動,中國IT基礎架構產品也一直努力進入核心行業的核心場景,信創正好匹配了SmartX的特點,實現全棧的信創,從底層的鯤鵬、飛騰、海光,再到上層的軟件,SmartX經受住了關鍵場景的考驗。
中信建投基于架構開放化、軟件定義化、敏捷自助化、管理統一化、場景多樣化、新型計算體系支持的數據中心轉型需求與原則,在業內率先基于華為鯤鵬CPU(Taishan服務器承載)和SmartX 超融合軟件 SMTX OS構建的私有云,實現了在生產環境中的落地,并獲得了以下技術優勢:
● 兼容ARM指令集,適配ARM架構體系,符合信息技術創新標準;
● 分布式架構轉型升級,擁抱軟件定義數據中心;
● 輕量級云技術,運維簡單,彈性敏捷。
據了解,該方案已經穩定支撐中信建投證券的 OA 系統、證券一般業務與關鍵業務。整套系統不僅適配 ARM架構體系,全棧符合信息技術創新標準,同時實現了分布式架構轉型與軟件定義升級,并具備可靠、高性能、運維簡單、彈性敏捷等云特性。
SmartX 超融合產品以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塊存儲為核心,具備高性能、高穩定性等獨特優勢,能夠滿足證券行業業務特點對IT基礎架構的嚴苛要求;在IaaS 層真正實現了分布式架構和軟件定義,存儲和計算資源的整合、按需擴展和按需投資的“云”特性,部署方式簡化且降低了系統的整體擁有成本。
中國超融合市場與信創交匯,SmartX 完成了分布式塊存儲和計算虛擬化針對鯤鵬ARM體系以及Taishan服務器的適配,承載起從操作系統到中間件以及應用的全棧信創生態,逐漸向核心業務場景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