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鋒
摘?要: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小時候潛移默化的施教,可以有效塑造幼兒未來的發展。但是目前家園教育對幼兒收拾整理習慣的培養缺失,使得幼兒的個人發展受限。幼兒時期正是學習的關鍵期,也是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本文著重幼兒的收拾整理這一習慣,探討幼兒的收拾整理習慣對個人發展的影響,并圍繞家園合力、活動培養兩個方向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幼兒;收拾整理;習慣;個人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061-01
“幼兒”是指“3-6歲的兒童”,“習慣”是為一個人在無意識的狀態表現出來的穩定性行為。伴隨著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一個人的健康人格也隨之發展與完善。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對幼兒進行培養與教育,全方位遵循新《綱要》、《規程》,讓幼兒的外在影響幼兒的內在即以外部的行為習慣成就內部的人格素質,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從而讓孩子有個性的成長。
1.缺失收拾整理習慣對幼兒個人發展的弊處
(1)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孩子不懂得整理,事實上,是因為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爸爸媽媽應該從孩子有行為能力后教會他,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絕對不尋求他人的幫助,別人遇到困難了可以及時給予幫助。
(2)孩子喜歡依賴他人
孩子不懂得整理,總是會讓別人幫忙,慢慢地就會讓孩子覺得家務事并不是自己的責任,自己不想做的時候別人來幫助自己是正常的。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從小就不會自己獨立去完成任務。
(3)孩子養成懶惰心理
孩子在年幼時沒有養成整理習慣,慢慢的可能會造成個體懶惰,小時候自己的事情不肯自己做,長大以后很多事情也會懶得去做。這就是孩子的惰性在作怪。
(4)孩子做事效率不佳
孩子不懂得整理,會降低孩子做事情的效率,小事做不好,在工作學習上遇到事情就更加解決不好。因此,要想以后孩子有所作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他的整理能力。
2.收拾整理習慣對幼兒個人發展的益處
眾多品格和能力的形成并非幼兒先天具備,而是經過家園方不斷干預式的“矯正”所形成的。讓幼兒養成收拾整理習慣,在活動中就能讓幼兒明白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感悟整潔的美好,對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幫助。如果在每次幼兒勞動結束后,家園雙方都能給予積極鼓勵,感謝其勞動成果,那么對幼兒的自信心的塑造必然也是大有裨益的,就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其中。
同時,勞動的過程也是一種總結的過程,幼兒在此過程可以很好的理解統籌、秩序的內涵,讓其以后做事更有條理,促進其各項思維發育。環境好壞對人的心情影響巨大。垃圾成堆,臭氣熏天,這樣會滋生大量的不好的情緒和能量,而收拾整理后整潔有序也對清掃大腦中的垃圾有幫助,這樣孩子自然會變得更加聰慧。
3.如何讓小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
(1)家園合力,方能成效顯著
父母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位老師,教導孩子應是當仁不讓,可調查研究表明,父母在家時,孩子的玩具到處亂扔,叫撿也不撿,用完東西也是隨手一丟等等。其主要的原因為以下幾點:家長對幼兒溺愛過多,要求過少。特別是條件還算可以的獨生子女家庭,家長看不得孩子受半點苦,用溫室包裹幼兒。這就造成幼兒的兩個極端。一是幼兒的“懶”,不愿意參與家庭環境的塑造中,全由父母“包辦”;二是“嬌”,脾氣大,反復無常,不會珍惜和愛護環境。此時,及時的地與家長溝通,共同分享一些好方法和做法,并提醒家長對“物歸原處”的規則要堅持,不能放任自由,反之將會打擊家長威信等。如此,形成家園合力,孩子們的習慣養成必是事半功倍的。
(2)打造多形式的活動,提升幼兒整理習慣
不同時期幼兒施教方針應有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活動,從中激發孩子的對收拾整理的興趣,將興趣不斷重復,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收拾整理。
案例一:由游戲激發收拾整理意識。針對幼兒廣泛參與游戲的天性,班級選取了奧爾夫樂器作為一個突破口。奧器種類眾多,需要每次使用后進行分類歸納。所以在每次樂器游戲結束后,教師積極引導幼兒把樂器進行歸納,然后擺放整齊、回箱。通過多次反復,幼兒自然會萌生主動意識。
案例二:劃定整理范疇,互相幫扶提醒。一是對幼兒需要參與的事情制訂提綱劃入幼兒自身范疇,對幼兒需要做到何種程度進行積極明確,明確好規范性和原則性,幫助幼兒養成紀律感。如:要求孩子在午休的時候將衣服整理好,久而久之,將孩子培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個體。二是對幼兒的整理區進行劃分。如園所對每個幼兒都配置了一個柜子,讓幼兒自主管理。每天都督促幼兒自行整理。每個星期在幼兒中選出收拾整理習慣非常優秀的,樹立為班級榜樣。三是幼兒間互相幫扶,由大齡帶幼齡。幼兒間語境更為相通,更能達到幫助的效果。
案例三:以賽促練,久久為功。幼兒間的競爭意識也是促進幼兒參與收拾整理的重要撬點。如園所每星期都按期開展整理內務比賽、評選“打掃衛生小能手”,“最整潔的小朋友”等活動。通過這些帶有競爭意識的比賽,促進幼兒間盡善盡美的參與這些比拼,同時在競賽過程中提高收拾整理的質量水平,養成習慣。
總而言之,成為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就應該明白我們身上做擔負的責任,對于幼兒收拾整理習慣的培養,除了老師的培養外,還需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這樣才能讓幼兒更好地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成為一個健康向上的個體。
參考文獻
[1]屠玥.玩具我整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初探[J].祖國,2017(21).
[2]秦驍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策略初探[J].基礎教育參考,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