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躍雪
摘?要: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是體育教育改革中必經的過程,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才能使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但是外部條件依舊是不可忽視的,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下,使學生的活動更加豐富,這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身體素質的提高,而且是心理素質教育的提升,教師同樣需要加強自我教育,多方努力才能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學生的生活,帶給學生思想上的進步。
關鍵詞:高中;體育;民族傳統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185-01
中華民族從教學興起對學生的教育就是較為全面的,不是只注重思想文化的傳承,同時需要加強身體素質的提高,傳統民族體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和觀賞價值,這和高中生現在的積極向上的行為心理特點相符合,但以往的體育教育過于注重體育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本身的個性特點的發展,學生接受被動式的體育教學,對于體育素質的提高關注很少。
1.寓教于樂,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在以“健康第一”的新的體育教學理念中,結合體育教育的廣適性,使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項目,比如,武術、拔河、中國象棋、圍棋等,這些項目在多年的傳承中,更加符合國人的娛樂需求,也同樣適合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其一方面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學生具有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的聽從指揮,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老師的親身示范,學生的積極練習,師生以一種愉快的氛圍學習。寓教于樂建立在體育課更加豐富的實踐內容,學生作為主體發揮自己的特性,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開源節流,較少開支擴展大空間
目前中學面臨著運動場地、運動設施受到限制,同樣在硬件設施方面要減少開支等問題,要用較少的錢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那民族傳統體育成為較好的選擇。民族傳統體育擁有著其獨特性,很多項目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簡單易行,遵守最基本的規則就可有不同的花樣:傳統武術可單人可多人,教授方式多樣;踢毽、跳繩人數、場地不限,男女皆宜;圍棋、象棋形式活泛,鍛煉思維,這些傳統體育項目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規則的改進,便使活動形式更加符合現代體育要求,學生具有參與感才會對體育有著更多的喜愛,同時,對于硬件設施的要求較低,也減少了學校在體育硬件設施方面的投入。
3.以行定思,終身體育思想培養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價值不僅在于游戲、競技等娛樂性質,更多是文化傳承的教育意義。體育項目通過其自帶的說服力來影響人們的三觀、審美以及行為活動。傳統體育項目本身的發展就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大的關聯,在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更是與文化教育緊密相連,古往今來的教師也希望看到不同教育方式下,對學生的教育產生的積極指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再次進入課堂,是將文化氣息重新賦予給體育課堂,交還于學生手中,高中生需要經歷的高考,需要強大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做支撐,體力、精力、耐力等身體指標展現的是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而心理素質是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展現的能量,其是人的自我意識與社會的價值觀統一的表現,是智力與非智力的總和。
在現行的教育中,大多數高中生因家庭原因存在意志薄弱,不能吃苦,不想吃苦的意識,這對學生思想行為有著極大的不利,古人所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是在素質教育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身體素質提高,才可能進一步在思想素質上提升。而武術、圍棋、太極等傳統體育項目的進入,可使得學生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生活方式,教師在通過其他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思想道德領域的思索,對自己價值觀、世界觀的思考,這將使學生的情商有所提高,使智力思維進行改變,學生自主思考未來的前進方向,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始終以一種昂揚的姿態進行學習。
4.教書育人,更大能力進行更好教育
民族傳統體育走進課堂是國家大力支持、學校大力改革的項目,但是其道路剛剛走過泥濘期,在接下來的道路鋪設過程中,需要的不僅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還需要教師教學素質的不斷提升,教師本身對于傳統體育的文化有著較為充分的了解才會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體育教學不僅僅是體育技能的傳授,也包含對于體育專業知識的散播。學校對于教師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師自身的不斷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僅是與本校的老師進行系統的學習,更多的是與專業領域專家及民間專家進行深入的溝通,通過不同方面的接觸來完備知識教育體系。
綜上所述,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不僅僅是應試教育,而是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這是我國體育教學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返璞歸真的結果,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高中的開展是現在的一個積極的過程,這不僅能使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中得到放松,提高身體素質,也將從另一個方面了解中國文化的發展,培養自我的團結意識,加強與同學的互助精神。但一個舊事物的再次復興需要大力的改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短時間的變化不會看見什么成效,存在諸多的問題:硬件設施的不完備,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本身的傳統文化素質等,都是有待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