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舟宇 陳 婧
(井岡山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 吉安 343000)
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注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并進行了專門立法,于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其中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對包括傳統技藝、舞蹈、雜技、節慶民俗、傳統體育等在內的民俗體育相關保護、挖掘、再利用等予以了專門規制,有效地推動了我國民俗體育事業的規范化發展。廬陵民俗體育根植于歷史悠久的廬陵文化,是時代變遷發展過程中,隨著廬陵群眾的生活、生產而產生的一種獨特的體育文化形式,在廬陵當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極具鄉土文化氣息,與廬陵當地農民的生活、生產、娛樂都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性。恰逢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農村經濟、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希望能夠在充分發揮廬陵民俗體育文化特色優勢的基礎上,促進當地民俗體育旅游產業,民俗體育服裝、紀念品、器械等周邊加工業的興起,由此來達到帶動當地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良好效果。
廬陵文化自古以來就是江西文化的重要組成,素有“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寫春桃”的美譽。在地理環境方面,廬陵多盆地、山地,且江河較多,獨特的地理優勢造就了極具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就廬陵民俗體育文化來講,主要包含三類:一是代代相傳下來的極具歷史文化特色的民俗體育文化,以放風箏、燈彩、鰲魚燈、鯉魚燈、股子燈、跳繩、滾鐵環、打陀螺、盾牌舞、板凳龍、硬門拳等為代表;二是革命年代遺留下來的軍事競技、健身項目,以射擊、探險等為代表;三是隨移民而來的帶有全國各地民間體育特色的民俗體育活動,以舞獅、龍燈、劃旱船等為代表。就廬陵傳統民俗體育的淵源來講,與當地獨特的祭祀文化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是在科學知識、技術匱乏的特殊歷史環境下,人們為抵抗自然災害的侵襲,而通過民俗體育活動的形式,向神靈發出的祈禱,希望來年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如,永豐陶唐鄉的麻婆送子舞,實際上就是江都儺舞的一種。整體表演豪放而粗狂,極具原生態之美,表達了人們對驅邪、祈福的愿景。民俗體育作為廬陵地區文化特色,在當地政府的大力保護與發展之下,近年來已經形成了極具完整的文化體系并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成為了當地的支柱性產業。與此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下,廬陵民俗體育市場實現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開拓,在體育器械生產、服裝加工、民俗表演、體育旅游等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且投資主體趨于穩定化,廬陵民俗體育產業框架基本形成。
文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深厚的文化具有福澤后代的重要作用,如方言一樣貫穿于人們的生活當中,有助于激發人們的文化認同感,為當地經濟發展、產業振興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就廬陵民俗體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價值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助于鄉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廬陵民俗體育擁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可以憑借廬陵民俗體育獨特的文化魅力來增強當地文化知名度,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推手。這不僅加深了當地人對廬陵民俗體育的重視,更促使社會中的各種人力、物力、財力匯集到廬陵當地,共同助力于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發展,由此來達到吸引游客、拉動當地產業繁榮、促進消費的目的。二是有助于促進當地農村人口回流,使廬陵地區在人力資本的效用下實現經濟發展內動力的增強。在引導農民致富的同時,留住農民,實現鄉村振興。三是有助于鄉村生態環境的改善。民俗體育文化保護、產業發展、投資等等都是建立在美好環境的基礎之上,尤其是在發展民俗體育的過程中還會涉及到各種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對于打造宜居鄉村環境,實現鄉村振興是極為有益的。
3.1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廬陵民俗體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支持。政府部門的引導能夠確保廬陵民俗體育保持正確的方向并與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方向呈現出一致性,從而促使廬陵民俗體育事業更好的融入到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當中,而政府部門的扶持則能夠為廬陵民俗體育發展提供政策、資金、技術等保障,從而為廬陵民俗體育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由此可見,政府部門需要認識到廬陵民俗體育文化所具有的傳承價值,并以推動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進而提升廬陵民俗體育發展成效。
3.2 做好頂層規劃設計。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廬陵民俗體育文化開發主體,都需要做好頂層規劃設計,從而為廬陵民俗體育的科學發展、有序發展提供支撐。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引導社會專家學者、廬陵民俗體育文化開發工作利益相關主體參與到頂層規劃設計當中,并通過對規劃進行反復的優化與論證,確保頂層規劃呈現出更高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從而根據廬陵民俗體育文化發展實際,開發具有鮮明地域文化色彩的發展項目,繼而彰顯出廬陵民俗體育特色,提升廬陵民俗體育吸引力。
3.3 引導社會大眾參與。在推動廬陵民俗體育發展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不僅需要對廬陵民俗體育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而且有必要加大廬陵民俗體育宣傳力度,促使社會大眾更為全面的了解廬陵民俗體育文化,激發社會大眾積極參與廬陵民俗體育的熱情,從而為廬陵民俗體育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4 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廬陵民俗體育發展不僅需要著眼于體育文化的弘揚與繼承,而且需要重視實現產業之間的融合與協同發展。如廬陵民俗體育資源對于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以及鄉村體育旅游特色與品牌的打造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政府部門需要重視依托廬陵民俗體育文化豐富鄉村旅游內容,依托鄉村旅游為廬陵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弘揚以及創新提供新的平臺,從而在推動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實現協同發展的基礎上,促使廬陵民俗體育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等得以充分的挖掘與實現。
綜上所述,廬陵民俗體育屬于廬陵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民俗體育事業對于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目標極具現實意義。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以廬陵民俗體育事業發展為核心要義,積極推進鄉村民俗體育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環境振興、人口振興。將廬陵民俗體育打造為當地文化特色,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滿足當地農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