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娜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水務局,甘肅定西743000)
從2005年開始,利用國家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契機,定西市安定區共實施了中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內官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香泉鎮馬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香泉鎮花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引洮一期定西市安定區農村2015年內官、高峰10 村供水工程,引洮一期定西市安定區農村2015年香泉、內官10 村供水工程,引洮一期定西市安定區2015年鳳翔鎮安家坡農村供水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定西市安定區2015年內官、高峰、符川3 個鄉(鎮)15 村農村供水工程和定西市安定區精準扶貧農村飲水9 項工程,共計解決了全區17.27 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隨著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安定區大部分農村群眾用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為全區實現精準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仍有部分有供水需求的農戶由于居住分散、供水壓力不足、工程資金缺口大等原因沒有實現供水到戶。為了實現農村供水應通盡通,自2013年開始各級政府全方位籌措資金,分年度解決這些問題。
2020年為了完成農村飲水安全的清零沖刺和全面脫貧攻堅的任務,安定區整合資金3000 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巉口—魯家溝鎮復線、調蓄減壓池增設)工程。為了解決巉口和魯家溝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新建中部巉口至魯家溝復線管道1 條,長22.587 km,連通管4 處,提水管1條,長1669 m,布置各類檢查井61 座;同時對原農村供水工程的分支管增設調蓄(減壓)池共71 座,進一步保證全區農村供水的保證率。
通過對安定區農村供水運行問題調查分析,實施該項目迫在眉睫。該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保證安定區農村供水的保證率,同時加快全區經濟發展。一是為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沖刺清零工作提供有力保證。二是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三是進一步解決群眾供水無保障的問題。
通過對安定區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現狀進行摸底調查,統計了工程運行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問題進行分類別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確保全區農村供水工程的正常運行,進一步提高供水保證率。同時,進一步保證農村居民安全飲水,推進鄉村經濟建設。本次對安定區農村供水工程進行工程措施為維修和更換管道、調蓄水池、跨溝防護及干管維修4 大類。一是對農村供水管道進行維修和更換管道210 處,共計157.73 km,更換各類閥件249 套,新建各類檢查井354 座。二是在團結、鳳翔和杏園3 個鄉(鎮)各布置調蓄水池2 座,共計6 座。調蓄池配套相應的進出水管線、閘閥井、圍欄等建筑物。三是在輸水東干供水北干管26+311—26+440、輸水東干供水北干6 支管5+885—6+101、 輸水西干一級供水北干30+140—30+192、 隴 通 工 程6 支 管21+377—21+497、輸水西干二級供水北干4+512—4+579、輸水西干二級供水北干11+868—11+910、輸水西干二級供水北干12+438—12+483 等7 處跨溝險段將原埋設管道改建為跨溝渡管,在輸水東干供水北干三分干管9+812 處設跨溝漿砌石截水墻1 道。四是在鳳翔鎮、團結鎮、內官鎮、巉口鎮、葛家岔鎮、稱鉤驛鎮、符川鎮、李家堡鎮及寧遠鎮境內進行干管維修改造16 處。
該項目在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基礎上進行鞏固提升,故工程等級與引洮供水一期安定農村供水工程等級相同。引洮供水一期安定農村供水工程規模48135 m3/d,根據《村鎮供水技術設計規范》(SL687-2014),供水規模在w≥10000 m3/d,屬Ⅰ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1 級,次要建筑物為3 級。
本次鞏固提升工程主要分為維修和更換管道工程、調蓄水池工程、跨溝防護和干管維修工程。
管線工程為局部改線和更換管道,改線管道要充分利用沿線有利地形,避開建筑物、水泥硬化路燈不利于后期管道檢修的建筑物。盡可能優化管道線路,避免不必要的水頭損失和管材消耗。在進行管道埋設過程中,如果與其他管道交叉或者伴行,嚴格執行《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19)中的相關規定。更換管道采用原設計管道的規格,管徑、壓力不易發生變化,本次管徑為75 mm 以下管道全部采用PE100 管材,原管道為鋼管的,更換為無縫鋼管。
調蓄水池布置地質條件良好的區域,避開地質滑坡體和不良地質區域。與供水管道合理銜接,盡可能縮短進出水管的長度。
跨溝防護支墩埋深大于最小沖刷深度,支墩承載力和間距符合受力要求。對溝道兩岸布置護坡,避免洪水沖刷對岸坡造成再次坍陷。
在全區農村供水管道進行維修和更換管道210處,共計157.73 km,更換各類閥件249 套,同時重修和布置各類檢查井354 座。
在團結、鳳翔和杏園3 個鄉(鎮)各布置調蓄水池2 座,共計6 座。其中,50 m3調蓄池1 座;100 m3調蓄水池3 座,200 m3調蓄水池1 座,500 m3調蓄水池1 座。調蓄水為封閉的圓形鋼筋砼結構。
在鳳翔鎮境內對輸水東干管和自流干管各維修1 處;在團結鎮境內的自流干管維修加固1 處;在內官鎮境內輸水西干一級南干和輸水西干一級供水北干維修各1 處,對輸水西干二級供水北干維修2 處;在巉口鎮境內對中部人飲工程干管維修1 處;在葛家岔鎮境內對輸水東干供水北干管三分干和4 支管各維修1 處;在稱鉤驛鎮境內輸水西干一級供水北干6 支管維修1 處;在李家堡鎮境內對自流干管維修2 處;在寧遠鎮境內對輸水西干一級南干管維修改造2 處,對隴通工程6 支管維修1 處。
本工程主要為維修和更換管道、調蓄水池、跨溝防護和干管維修工程,工程布置分散,結構相對簡單,工程量較大,但施工場地較為開闊,交通便利,有利于機械作業。為保障施工任務如期完成,可根據實際情況分成多個作業面同時進行施工,采用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施工方案。基礎土石方開挖采用人工配合1 m3反鏟開挖,管溝開挖土方先堆存于管槽外側2 m 外,便于今后夯填。
按照《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文本》《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試行辦法》《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保護與水質檢測工作方案》的要求,由定西市安定區水利建設工作站全面負責,按相關規定切實規范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與管理,保證工程施工材料質量、工程建管質量,全面發揮農村供水工程應有效益。
根據《村鎮供水站定崗標準》的有關規定,確定工程管理機構。工程驗收通過后,由各鄉(鎮)人民政府水利工作站按權屬進行管理,供水設施歸國家所有,管理單位行使權力并履行管護責任義務,負責具體的日常管護工作。
該項目概算總投資1000.0 萬元,建筑工程投資780.09 萬元,金屬設備及安裝工程118.45 萬元,臨時工程投資16.46 萬元,獨立費用55.87 萬元,基本預備費29.13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