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歡蕓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
我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傳統服裝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不同民族對于服裝風格及服飾文化的不同追求。近年來我國服裝設計不斷發展,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文化的設計已經成為了當代服裝設計的潮流之一,得到較多消費者的喜愛,因此在服裝設計中融合傳統文化不僅迎合了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傳統文化歷經千年,極大地影響著傳統服飾的設計。傳統服飾文化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表現,我國大多傳統服飾文化均來自于各個民族,受到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經驗的影響,真切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生活。此外,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服飾的變化。如因受到佛教、道教和儒教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大多傳統服裝都較為注重反映當時社會的流行文化和道德要求,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的穿衣風格一直保持大方、矜持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文化逐漸變得多元化。受到外國思潮的影響,我國人民對于服裝設計的需求更加多樣化。然而,我國傳統文化流傳久,服飾文化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為我國當代服裝設計的創新增加了難度。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創新性地融合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可以展現不同民族的民族特點及穿衣風格,更顯示出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如在設計中融入道教和儒教的思想可以使設計出的服裝具有濃厚的中國古典韻味。在全球文化融合的今天,大多設計人員都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盲目地仿照和照搬國外的服裝設計,造成我國特色服裝文化發展受限,長此以往將會導致我國的傳統服裝設計被時代和外來服飾文化所淘汰。因此,如何根據人們的需求,在保留民族特點的同時設計出符合當代社會審美的服裝成為值得探討的話題。
服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通常受到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及當代社會審美需求變化的影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大多能反映出人們的想象力和生活經驗,體現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作為擁有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傳統文化成為現代服裝設計靈感的主要發源地,因此,傳統文化因素在當代服裝設計中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為現代服裝設計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大多設計人員在進行當代服裝設計時通常都會查找古書古籍從傳統文化元素中獲取靈感。可以說將古代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流行服飾元素融合,可以創造出一種符合我國民族特點、服飾審美及設計的新型服飾風格,以此帶給人們更佳的衣著選擇空間及穿衣享受。
中國傳統文化服裝設計,就其發展趨勢而言,早已不再單純是一種既有符號,而必須與時代同步進行轉變。在當代服裝設計中,大多設計人員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中國大眾的審美,對傳統藝術因素進行融合,進而直接應用在服裝設計中,此類作品中往往會清晰地表現出其所具有的人文主義內涵。此外由于此類元素對大眾來說含義較為特殊,所以相關設計人員要明白對于此類元素的圖像化表達是無法用其他物品取代的。其次我國傳統藝術元素大多獨立性較強,不僅會反映出獨特的人文主義精神,還會映射出鮮明的民族意識,此內容也在相當程度上讓其成為現代設計的一種獨特語言,所以在當代服裝設計中多數設計人員都會借鑒傳統文化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思想,具體來說就是他們希望將知識融合重造,從而在為人們設計出更好、更符合當代需求服裝的同時,也運用服裝中的傳統文化要素來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當代設計主要通過視覺效果來吸引人們,所以在實際設計中要根據人們的不同文化背景設計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民族文化會對人們造成不同的心理傾向,此類內容往往會被廣泛流傳,如我國傳統設計中的龍鳳元素就是我國中華民族的獨特象征,此類元素也較為符合我國人民的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眾審美[1-2]。對于設計來說,創造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實際設計中相關人員要放平心態,平和面對傳統文化,以便在文化中尋找精神本質和情感追求。盡管我國藝術和外國藝術背后的文化由不同體系組成,且人們在審美意識中也有一定區別,但總體來說二者是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相互引領的關系。如現代外國設計和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這直接反應了我國傳統藝術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價值,所以相關設計人員要掌握傳統文化和當代時尚設計觀念的相同點,同時要了解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的思潮變化。在消費市場逐漸年輕化的時代,品牌要找準適合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定位,產品風格要時尚、個性又不能缺失文化內涵,這是激起消費者購買欲的重要內核[3],從而設計出既滿足大眾需求又真正符合中國特色的服裝。
目前來看,隨著時代的發展,各類合成技術逐漸增多,色彩也變得多樣化,但就色彩本身而言,大家并不喜歡過于隨機的顏色,特別是對于服裝設計來說,色彩過多會讓人覺得眼花繚亂,所以簡單、健康的顏色更為大眾喜愛。服裝設計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應用首先要重視融合色彩的情感,具體來說就是不能將白色作為喜慶的元素,我國少數民族對此類內容的應用就是一個表率。其次對于圖案元素來說,傳統符號就是圖案元素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如古代的象形文字、印章、民族特色圖形等,在一定程度上涵蓋民族文化、精神以及對時代的看法等,因其具有一定民族特色,也成為其他國家服裝設計的靈感之一。在實際服裝設計中應用圖案元素可以賦予服裝特別的意義,這種意義必須要結合服裝使用的場景,如在設計幼兒園服裝時可以將花朵、太陽等作為設計靈感帶入其中,體現孩子積極向上、正在生長的狀態等,可以說傳統文化圖案元素設計的意義在于體現民族的生活、心態、現狀以及面貌等。
目前看傳統元素一直是服裝設計的重要參考內容和靈感來源,思想永遠是人們行為的前提,從我國服裝演變歷史來看,傳統思想和現代思想之間的相互轉變成為一種常態,如華夏服飾、周朝的衣制袍服、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印花技術、隋唐時代男性的袍衫以及女子低胸裙半臂衫等,到后來的民國旗袍、中山服,再到近代的西裝等,不難發現,服裝設計一直遵循時代發展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尊重大方的基礎,涵蓋一定的謙遜精神,所以當代服裝設計大多講究自然,以原始顏色為主,簡單大方但又不能顯得拘束,就像大多數人喜歡單一麻制服飾,簡單、涼快又不缺少衣著感[4-5]。
當代服裝設計中除人們日常生活所需服裝外,一般還有較多的商業服裝,此類商業服裝主要用于供劇組拍攝相關時代內容,此類服裝上也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元素。首先這類服裝的設計一定是受人關注的,可以說服裝的好壞、美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影視劇的傳播度。其次大多使用傳統文化服裝的拍攝內容大多是關于古代或近代歷史的,那么其拍攝的時代服裝就是重點,如網絡上曾爆紅的一個視頻,一個身著我國傳統文化服裝的女生在國外的街頭彈奏我國傳統的樂器古箏,得到了較多人的關注,她的做法不僅讓外國人了解到漢服與和服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此類做法就是傳統文化給予服裝審美的價值[6-7]。
對我國來說藝術氣息較濃的非書畫莫屬了,現代社會因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疲憊不堪,大多人都會主動選擇通過藝術來緩解壓力,尋找生活中存在的一絲文化氣息,所以在當代服裝設計中,大多設計者都會將書畫類元素應用在服裝上,這種想法首先是想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通過傳統文化來感受其背后的含義,其次就是想創新傳統文化,并將創新后的內容應用到服裝上,如很多衣服上多少都會有花朵,甚至還有傳統的刺繡元素,給人特別活潑的感覺,如果是在白色和黑色等單色的服裝上使用此類元素將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官效果。因為民族特色較強的服裝表現力更強,如藏族、土族等,其服飾上都有不同種類的刺繡,且色彩較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這個民族的正直和善良精神。
由此可見,我國傳統文化留存了許多值得設計人員學習借鑒的內容,且服裝設計作為我國較為重要的文化之一,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了解和掌握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結合我國群眾的審美和需求,打造專屬于中國的特色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