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徐鳳霞)近日,首個“國際茶日”如約而至。作為中國茶葉大省、普洱茶主產地,云南舉辦了一系列線上活動,和茶友互動。
在中國眾多茶類中,普洱茶無疑是最復雜的茶之一。這片小小的大葉種茶樹葉,承載了眾多角色:天價茶葉故事的主角、古老工藝的傳承、生態食品的典范、能喝的古董……門外漢往往很難分清,這餅普洱茶,到底是古樹茶還是臺地茶?是純料還是混采?是名山茶還是普通茶?
各種魚龍混雜,讓普洱茶迷霧重重,也阻擋部分消費者想要青睞的心。如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割裂以傳統線下門店、線下展銷會、線下推介會為主的銷售交易環節,更是給普洱茶市場一記棒喝。
近日,云南康樂茶文化城市場內八成以上門店已開門迎客,但顧客寥寥無幾,頗為冷清。“賣了十多年的茶,今年是線下門店最冷清的一年。”茶商李女士坦言,“顧客來的少,有點焦慮。”
不過,記者也發現,疫情促使越來越多茶商加入網絡銷售、直播售賣的行列。“春茶采摘時,我們專門招聘兩名主播,駐守茶山現場直播賣茶。”臨滄古樹人家茶廠負責人余世剛說,“以往,大家把網絡銷售只是當作一個輔助渠道。今年,茶商開始全面擁抱互聯網。”日前,由京東聯合云南康樂茶文化城主辦的“云南春茶線上采”——5.21 國際茶日“云茶薈”系列活動,吸引眾多茶商攜新品參加,普洱、西雙版納、臨滄等普洱茶主產區官員也紛紛現身直播間為家鄉好茶代言,幾乎每場直播觀看人數都超過10 萬人次,銷量可觀。
觀察人士提出,此番擁抱數字經濟,撥開“身份迷霧”,普洱茶將憑借豐富的古樹資源、多民族的茶文化內涵和優良的生態環境,收獲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