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迎君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作為最具代表意義的群團組織—中國共青團,應在多元治理的視角下,發揮出共青團的力量,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并且還應在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中,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知識進行結合,對多元主體協同治理視角下共青團組織在對社會治理進行參與的過程中,研究出最優化的治理路徑。
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支出,所說的治理指的是機構或者個人對相關共同事物進行共同管理的諸多方法的匯總,同時也是調和利益并利用相關聯動方式進行的持續性的管理過程。對于我國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視角下,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來說,首先應從黨團關系視角進行分析,從黨和政府與共青團的關系中可以看出,群團組織與通常意義上的民間社會團體以及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都具有較大的差異,共青團組織具有較強的政治意義,也是黨和政府領導下組建的團體,也是黨與各界群眾進行練習的樞紐和橋梁。對于黨的事業發展來說,離不開群團事業的支持,同時共青團的發展也與黨的直接領導無法分開。簡言之,只有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才是共青團組織進行社會事務的根本保證。中國共青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代表差異化的群體組織利益群體,在統籌與推進青少年服務的相關領域社會事務方面進行管理。統籌來講,這里所說的統籌指的是對該服務領域的政策出臺問題進行推進,以及對本群體組織人員的生存現狀問題進行關注,并對群體的相關權益利益進行維護。
具體來說,無論對于平等型主體地位進行定位的共青團,還是樞紐型主體定位的共青團,在進行群團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始終應以堅持黨的領導為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以平等型的主體對共青團的參與社會事務進行定位,作為青少年服務領域相關事務的主要執行者與參與者,共青團的工作職責除了在于推進政策出臺之外,也應從宏觀層面注意對資源進行整合,并對社會的關注度進行倡導,更應將自身作為主要執行者,直接參與到社會事務中來。這一路徑可以具體對共青團基于服務青少年群體層面進行各類服務項目的開展。
比如,近年來,團東陽市委基于多元主體協同治理視角下,對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的新路徑進行探索,從2015年開始創設了志愿者服務東陽交流會,重點培養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通常來講,共青團組織在樞紐型模式下,其管理特點具有一定的聚焦性,可以對社會組織進行管理與服務,同時也是國家與社會的紐帶與橋梁,大都以專業化、社會化、項目化的模式進行運作。具體來說,不同的社會組織所代表的團體與階層也各不相同,其都代表各自團體的個性利益訴求與公共利益訴求,而這也是對社會問題進行解決的有效載體,同時也是在社會公共事務中進行參與性管理的重要載體,更是對社會治理有益力量進行推動的高效方式。作為樞紐型群團組織共青團需要在工作過程中起到引領與帶頭作用,需要引導社會組織對青少年服務領域的社會事務進行參與,具體來說,包括對社會組織進行孵化和培育,并在此基礎上以本基地為基礎,在場所上為社會組織提供支持,同時也包括進行項目策劃、信息公開、技能培訓、解讀政策等。此外,也應為不同的社會組織提供建設服務,旨在對社會組織的建設能力進行提升,包括指導標準指南、培養專業人才、進行師資力量支持、培訓崗位技能等。而且,還可以為社會組織提供包括法律約束、監督指導、政策導向等規范性的管理服務。
通常來講,所說的政治定力指的是在思想層面可以對各種困惑以及干擾進行排除,并對正確的立場進行堅持,進而對正確的方向進行把控??v觀當今世界的思想文化內涵,會發現其思想交鋒更具頻繁性,因此思想意識領域也進行著不斷的變化,作為群團組織特別是共青團組織來說,其身份是黨的后備軍以及得力助手,因此必須對黨的領導進行堅持,對黨的決定進行擁護,從而有效確保對自身的模仿帶頭作用進行發揮,并在此基礎上帶動不同的社會組織在多元治理模式下,共同參與到社會的治理中來,進而促進社會的和諧高效發展。此外,也應在團政市場視角下,對政府及市場事物進行統籌化促進,包括對自身的樞紐作用進行發揮,進而對共青團的統合能力進行提升。
作為樞紐型群團組織,共青團對整合資源的支撐功能進行了承擔,同時也具備大多數社會組織所不具備的人、財、物力等優質高效資源。作為資源樞紐組織,共青團不僅對資源起到聚合作用,同時也是資源的配散平臺,可以對其他不同的社會組織起到資源鏈連接的作用。通常來講,以資源渠道進行劃分,共青團的任務在于對市場以及政府類的資源進行整合,對于市場類的資源來說,應將側重點放在人才、關系、資金三個層面的資源上;而對于政府資源來說,其關注層面應在財政、專業、場地、政策資源層面。對于共青團資源整合的方式來說,主要包括對資源集散樞紐平臺進行搭建,對市場資源、政府資源與社會組織進行機制對接。還應對各類基金會進行依托,旨在對社會的物資、資金進行籌集。還應對政府設立的專項資金進行推動。
在全新歷史時期,以多元治理為模式具體指的是在組織主體層面,具有較多不同主體共同存在的特點,對于功能分擔層面來講,在平等視角下,每個主體所承擔的具體功能具有差異性,也應對其進行互相區分,但同時也存在相互合作與互相競爭的因素。多元治理指的是多個平等主體對社會秩序進行的共同維護,進而對公眾的需求進行滿足的過程,它的主要特點在于對不同主體的社會公共治理的相互依賴以及共同參與進行強調。作為群團組織的代表,共青團組織在多元治理的主體模式下,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其一,在服務內容方面的特殊性,作為群眾性群團組織,共青團其工作方式即不同于民政、工商、財務等部門,又有別于宣傳、統戰、組織等部門,雖然它不具備黨政權利,但是卻是群眾與黨進行連接的紐帶與橋梁。這種特殊的性質也決定了其參與社會治理的模式是以引導教育為主,進行的團結組織、維護情感、反饋訴求等,但是對實質性的利益供給卻較少進行提供。其二,在職能定位方面具有較強的補位性,通常社會服務可以分為兩大類,即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共青團組織的工作職責在于及可以幫助黨和政府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幫助黨和政府做錦上添花的工作。而這也是共青團補位性的具體體現。所說的補指的是對社會和政府都沒有進行重點關注的事情,或者黨政方面定位存在一定模糊性的事物,包括政府無人做,而社會無能力做的相關領域進行補充。而這也是共青團提供基礎性服務方面之外的附加性服務,同時也起到了對社會上更多力量進行發動,從而使更多的社會群體對相關社會以及政府要做的事情進行支持。其三,群體服務對象具有的針對性,我國的群團組織包括工商聯、工會、婦聯、共青團等,不同組織服務的目標對象也具有一定的差異,但各個組織在多元治理模式下都具有較強的平等性。
具體來說,所說的平等參與視角指的是起點平等、過程平等、內容均等、結果平等,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共青團,在參與社會事務的過程中,需要對社會的監督與評價進行接受,并盡最大可能對服務對象進行滿足,以此對社會問題進行解決。
綜上所述,在全新歷史時期,在多元治理的社會管理視角下,共青團等群團組織首先應對自身的定位進行找準,并將自身的身份進行放低,以樞紐型主導模式下,對社會治理進行積極參與,力爭將平等參與一心同源的多元治理在基礎層面進行落實,并在此基礎上將社會不同組織進行更好的凝聚,以帶動其他組織的模式對自我管理進行實現,發揮導向性作用,引領社會組織將黨群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