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偉
(宿遷南鋼金鑫軋鋼有限公司,江蘇 宿遷 223800)
軋鋼生產線是屬于鋼鐵行業生產終端部分的生產系統,也是比較龐大的一個生產系統,對于復雜斷面異型材的生產,質量缺陷復雜多樣性較為突出,如果沒有必要的控制方式,所導致的質量問題比較嚴重。即使已經完全應用了精密度非常高的在線測量儀表裝置,但是因為其具備一定的滯后性,也不能達到控制標準和要求。基于此,需要深入分析生產過程中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方法。
軋鋼產品質量水平的高低會受到軋鋼生產階段質量控制體系運行的直接影響。在軋鋼生產環節中,因為軋鋼生產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工序流轉的崗位也比較多,需要進行全流程生產環節的監控管理,所以在生產階段極易發生質量監控不到位而出現問題,使得產品質量不合格。從而極大的影響產品后續的銷售和使用,給企業、社會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
軋鋼生產階段,只要是某個工序存在問題,都會給后續的工序造成比較大的負面影響,最終軋鋼產品質量也無法保證。只要是軋鋼產品存在生產失誤的情況,且沒有被操作、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就會導致很多軋鋼產品出現質量不合格的問題,而這些產品銷售到市場中,會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等問題的出現,會給企業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也會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但是通過對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后,能夠使生產過程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進行規范處理,大大的提升了生產產品的質量與效果。
軋鋼產品生產階段,要經過多個工序才能完成要想保證產品的質量符合要求,必須要做好坯料加熱、軋輥裝配、調整、軋制、取樣抽檢測量、產品矯直、產品包裝防護等各個工序的控制,以達到最終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從目前生產工藝分析,異型材軋鋼產品的生產工序是非常復雜的,且工作原理也比較復雜,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波浪、側彎、拉絲壓入、掉塊、劃傷、麻面、蘿卜絲、頭尾尺寸不穩、缺肉等產品質量缺陷,所以需要提起足夠的重視。在軋鋼生產階段,各個工序都要根據技術標準來實施,而這些工序極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情況,極大的影響最終產品質量水平。比如:生產節奏、加熱溫度、調整水平、控溫控軋水平、檢測頻次、人為操作失誤、漏檢等因素。因此,在軋鋼生產階段,應該做好生產過程中各個工序的監控管理,以保證最終軋鋼產品質量合格。
軋鋼產品生產作業階段,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質量標準管理體系來進行管理,但是目前有許多軋鋼生產單位沒有建立或較好的運行質量管理體系,也沒有落實好質量管理措施的閉環。軋鋼產品的生產是比較復雜的,需要的專業技術也比較多,如果任何工序都通過人為來進行質量的控制,必然會導致一些失誤情況的存在。但是選擇系統、先進的質量控制管理方法,最優化的軋鋼生產工藝,就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滿足各個行業使用需要。
軋鋼產品質量監測的過程中,要組織具備專業素質的人員來建立完善的監測系統,并有效實施。但是有很多軋鋼企業的質量監測工作人員素質和技術都不合格,造成實際工作的質量比較差,嚴重影響軋鋼產品質量。此外,還有很多企業的工作人員雖然掌握了必要的技術,但是在工作中沒有按照標準來落實,工作水平比較低,不能達到軋鋼質量要求,極大的影響軋鋼產品的質量水平。
軋鋼生產作業階段,工作人員必須要根據規范化的流程開展工作,從而可以提升軋鋼產品的質量水平。各道工序如果無法按照規范的操作規程開展工作,不僅會使得最終的軋鋼產品質量不合格,也會導致軋鋼生產很多工序都出現嚴重的問題,影響軋鋼產品的質量,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
軋鋼產品的生產階段,不僅操作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還需要使用技術先進的生產和在線檢測設備,這是給軋鋼產品的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很多軋鋼企業因為沒有加強軋鋼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就會導致設備出現嚴重的故障問題,老化比較嚴重。這些存在問題的設備生產效率低、質量差,軋鋼產品不合格,嚴重者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
檢測設備投入不夠問題,也是制約質量提升的一大因素。比如異型材在線質量缺陷的檢測反饋就不容易實現。
3.1.1 降低軋鋼的厚度公差
首先,要保證鋼坯在加工中受熱是均勻的,同時要有效的防止出現黑印的問題。本文主要是將當前的加熱模式改變成為自動脈沖加熱模式,并且在生產環節中,可以通過自動補償的操作方式,均衡爐內加熱氣氛,能夠有效的預防出現黑印的問題,且需要在爐內通過設置蓄熱黑體、陶瓷纖維等耐火材料,利用信息化方式來實現爐內環境控制,最終能夠保證升溫控制效果符合要求。其次,積極學習先進鋼鐵企業的處理方式,利用自動厚度控制系統來做好產品質量管控。從大量實踐經驗總結分析,自動厚度控制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軋件厚度波動過大問題,做到精細化控制,實現大幅提升軋鋼生產效果。可以保證產品符合質量標準,提高生產成材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3.1.2 降低軋鋼的寬度公差
根據異型材生產工藝特點,成品及中精軋道次孔型多以閉口、半閉口交替設計應用,優化生產工藝。通過合理考慮各軋制道次軋制狀態下,軋件的溫度變化、金屬流動性大小等數據條件,合理選取金屬寬展系數并有效計算軋件的吃壓量、變形量及前后滑等關鍵參數,科學設計孔型系統。以此來提高軋件在軋制過程中金屬的變形量更趨近工藝要求,實現軋件寬度方向上的料型均勻分配。有效降低生產過程的調整難度,減少軋件在寬度公差上產生質量缺陷的概率,提升產品合格率。此外,鋼鐵生產技術硬件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當前主要是利用液壓工作原理所生產的粗軋機寬度控制設備被大量的應用到實踐中,能夠使得剛度性能得到提升,還能夠防止出現寬度偏差過大的情況,以保證產品質量符合標準。
3.1.3 控制軋件的料型
每一軋制道次的軋件尺寸形狀控制,是目前質量控制的主要控制方式,考慮到目前的實際應用情況,生產過程中,選擇對關鍵工藝控制點進行監控,能有效地控制關鍵道次料型穩定輸出。在線料形尺寸的檢測技術目前在對稱、規則軋鋼產品中已進行廣泛應用,如利用液壓工作原理所生產的粗軋機寬度控制設備,極大的提高了軋鋼生產關鍵過程的質量控制。對于異型材的生產,通過設備、工藝的不斷完善和升級,完全具有實施空間。但是應該注意,在具體的操作中應該和其他技術或者方法聯合使用,以更好的發揮出該技術的優勢,提高總體質量控制水平。
3.1.4 提高產品質量生產綜合條件
控冷控軋溫控檢測系統,這是促進產品質量提升的重要措施,鋼材軋制環節要嚴格控制溫度參數,能夠保證在軋制生產中的溫度達到標準要求,以符合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求。因此,選擇合理的措施對出爐鋼坯及粗、中、精軋機軋制前溫度變化進行全程監控,按照要求實現過程溫度有效的控制,避免產品出現表面和性能質量缺陷,達到產品性能的穩定輸出。
除鱗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鋼坯軋制前、軋制后,一次、二次氧化鐵皮粘附軋件表面,經二次軋制后在軋件表面形成麻面、麻坑等質量缺陷問題。由于異型材生產,所需軋制道次較多,產線較長,除鱗點的分布相對密集。除鱗系統壓力的保證尤為重要,為此,當前采用多泵并用模式,解決高壓易跳電問題,可以得到高壓力、穩輸出的除鱗系統。
產品入庫前的在線流轉防護,同樣非常重要。在線檢測設備的投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缺陷產品的檢測識別水平,減少缺陷產品流出,降低企業售后成本。
軋鋼產品的生產實踐中,產品質量監測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生產企業應該采取比較先進的質量控制措施,如對FMEA、SPC, QC 等質量控制工具的應用。做到全員質量管理,充分識別產品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建立健全質量檢測、反饋、糾正預防、措施落實改進閉環管理。合理、科學的制定出匹配的質量管理體系,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過程的監測管控,要保證任何的作業工序都是正確的。只要是出現任何不合理或者質量缺陷,要及時組織人員進行處理,保證各個工序符合標準,最終實現產品高質量水平。
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過程中,質量檢測工作人員要充分的掌握質量檢測系統。為了防止存在質量檢測失誤的問題,應該保證檢測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夠達到實際操作的標準和要求。軋鋼企業要做好人員的考核工作,提供必要的學習機會,掌握應急處理措施,具備應對軋鋼生產中所產生的質量突發問題能力,更好的保證軋鋼產品質量符合標準。
軋鋼生產階段有著較高的復雜性,所以在生產階段必須要嚴格按照生產流程開展具體的工作,但是有些操作人員都不能達到這一要求,隨意更改生產工藝和流程的情況比較普遍,極大的影響最終的軋鋼產品質量水平,嚴重影響軋鋼工藝優化是否正確的驗證結果。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軋鋼企業必須嚴格落實經濟責任制度,明確規定具體的軋鋼生產流程,做好培訓考試工作,所有員工都要充分掌握生產工藝和流程,能夠嚴格落實到實際生產工作中,最終可以保證各項工作順利的進行,防止出現嚴重的軋鋼產品質量缺陷,給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相關控制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安全生產控制,保證技術的應用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又能夠安全生產。
軋鋼產品生產階段,需要應用大型的機械設備來實現,因此,要嚴格控制軋鋼設備的質量,不能存在任何的故障和缺陷問題,先進的在線監測設備也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有很多軋鋼企業并未按照標準和要求來進行設備的管理與維護,造成設備出現嚴重的問題,老化、故障事故頻發,極大影響最終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因此,軋鋼企業需要重視是設備的檢查、維護,建立信息化流程,增加智能設備的投入,可以使得軋鋼生產順利的進行,提升軋鋼產品的質量水平。
軋鋼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是極為重要的,應該做好各個工序和環節的管理。軋鋼企業管理工作人員要積極落實各項質量控制措施,不能存在任何的質量管理漏洞,做到全員、全生產線、全覆蓋的質量控制,做好各道工序PDCA 循環把控。同時還要重視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要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水平。此外,還需要做好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消除故障缺陷,使得設備可以時刻保持較高的運行狀態,加快軋鋼生產質量管理智能化升級,為軋鋼產品的正常生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產生更高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