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鴻昌,邵新金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東北大隊,江西 上饒 334000)
當前在各個行業當中,影像技術都被廣泛接受、使用,并且獲得了高度評價。影像技術在行業當中的運用促進了行業發展的高效化和便捷化,技術本身也被普遍認可。在地質工程當中,普遍使用的技術就是影像定位技術,地質工程運用影像定位技術,提升了測繪效率和精度,避免了人為記錄造成的誤差,尤其是部分巖層和礦產的巖性分析當中。運用影像定位技術,可以快速確定地質的基本屬性,劃分地質類型,保證地質測繪工作的進展。
地質測繪是地質工程當中的基礎,也是必要的前提,在地質工程開展之前需要熟悉地質的基本情況,地質測繪就承擔起這個責任。在地質測繪開始的過程中,需要詳細了解礦坑深度、地質剖面、地質工程點等等,只有在充分了解地質情況的基礎上,才可以精準設計出地質的工程的設計方案,保證了施工設計方案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實際上地質測繪和地理學之間的關系密切,在地質測繪當中需要充分使用地理知識、物理知識、工業知識等等,地質測繪當中運用合理的技術對施工地點進行全面的勘察探測、結合數據分析 做出統計,繪制出地質工程建設的地質勘測圖。勘測圖運用專業的符號和標記、顏色等做好標記,全面表達地質信息[1]。因此地質測繪工作非常考驗測繪人員的專業程度、細心程度,因此也對數據統計、運用提出了要求。
影像定位技術在國內的發展比較晚,進入地質工程施工當中的時間也比較短,屬于比較年輕的技術。影像定位技術主要是使用遙感器對勘測地質形成電磁波信息,對遠距離目標反射線進行接收,將這些信息結合在一起有效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遙感衛星定位技術,能夠全面掌握施工地段的信息全貌,在全面掌握的之后提供給地質工程,保證工程能夠順利進行,也為地質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了保證。影像定位技術主要是通過傳感器像素值獲取不同波段的電磁波信息,顯示出來的像素值也就是波段位置的顯示數值。需要注意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禁止壓縮遙感影像,因為會影像遙感信息的精準度,而且會占用大量空間。影像定位技術野外地質勘測當中的運用比較廣泛,它可以精確到地質構造和空間分布上,實現有效地質的有效測繪[2]。三維影像分析技術能夠在巖性波動比較大的情況下實現信息追蹤,為工程的施行提供參考依據。
測繪工作當中運用影像定位技術如今已經非常成熟,這項技術可以在短時間之內獲取到監控范圍內地質的信息,而且精準度非常高。影像技術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實時工作,還可以運用全球定位技術,強化影像定位技術的可靠性。可以在監控的范圍內實現導航和定位,實時全天候獲取地質信息,規避了人為檢測在地質測繪當中存在的弊端,測繪數據能真實反映出監控畫面范圍內的地質實際情況,全面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性[3]。
在當前,測繪技術在國內外的運用非常廣泛,因為高效、便捷等優勢,能夠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充分發揮技術上的優勢。地質工程施工當中使用影像定位技術可以準確劃分礦區和巖層,確定地質的基本屬性,準確劃分地質類型。在當前的影像定位技術當中使用最頻繁的就是遙感影像定位技術。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可以準確勘測工程周圍巖層的地質特征、存在規律,詳細顯示勘測周圍地質巖層的具體情況、空間分布特點。可以說遙感影像定位技術在地質工程當中的運用,對地質工程施工效率的開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和地質測繪單位可以詳細顯示地質周圍的地質情況、地質紋理。和傳統的測繪技術相比,影像定位測繪技術的精準度更高,效率和精度更明顯,也為后續的施工工作奠定了基礎[4]。
遙感影像的基本定位:接觸傳感器接收到反射信號,發出電磁波實現信息傳遞,通過遙感影響技術獲取到的資料稱為遙感資料。國內大量的地質工程都運用這種方式獲取遙感資料,在當前的運用中,普遍運用在勘測礦石、煤層開采、地質勘察等領域內。遙感影像技術運用的特征有:①傳感器不同獲取到的遙感資料像素值差別就不同,最終得到地質資料的清晰度也存在差別,因此在遙感影像技術運用的過程中,遙感影像對應的每一個數值,都需要依靠波段就來描述獲得。②遙感影像技術獲取到的信息不能壓縮,否則會存在信息丟失和損壞的情況。③運用的傳感器類型不同得到的信息格式就不同,因為在當前社會,人們對影像技術進行深入研究,而生產廠家越來越多,傳感器獲取影像資料不能在運用一種傳感器的同時使用另外一種方格式來描述。
地質測繪當中三維可視化技術和影像動態技術的的運用也比較常見,比如野外地質的測繪當中就廣泛運用這項技術。和傳統的測繪技術相比,三維可視化技術和影像動態技術的運用更具有優勢,對三維技術和影像動態技術的定位為:在遙感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地質勘察,實現地質的勘測的宏觀觀察、微觀觀察,從多方面控制地質測繪的精度。并且設計出可行性方案,根據可行性方案分析地質條件,最終確定地質特征。三維技術和動態技術在地質測繪當中的運用特征有:①三級技術可以根據測試的地區確定解譯標志、地質觀察路線,還就可以根據地質情況將其分布在地質條件好、巖石單位比較多的地方[5]。②地質觀測線路和區域和構造線相互垂直,以這個方向上的穿越線路為主,根據條件布置追蹤線路。對于巖石巖性變化比較明顯的地質就會布置專門的追蹤路線,控制測繪情況,主要的目標就是了解重要地質的接觸關系、礦石分布、地質空間構造情況等等,這些工作都可以借助三維技術和遙感動態技術來實現。
在地震災害發生之前我們需要利用地質勘測技術了解地質構造,通過影像定位技術,得到地質的真實的資料,人們就能夠輕松掌握地質構造和地震發生之間的關系,從而可以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規避地震造成的災害。影像定位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衛星技術搜集相關的信息資料,判斷地震情況,做出預警。因此說在地震災害預報工程當中,影像定位技術可以獲得地質資料,為人們提供大量的、及時的地質構造信息。
通過衛星反饋圖像和航空相片、其他反饋信息,可以方便人們更加精準的掌握各個階段水文地質的實際情況,因此人們可以了解到地質水文分布情況,對地下水的形成、儲存、流量變化、流動趨勢等進行跟蹤核查,對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打下基礎,也為地下水的排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①水文地質勘測,測繪地下水文是一項綜合性因素比較強的工作,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將獲得的信息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在短時間內準確得到一個地區內水文地質的規律。②地下水資源的調查,衛星遙感技術將傳輸到的圖片信息進行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含水層、含水構造的具體情況。因此在地下水資源測繪工程中使用這項技術,可以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
利用解譯遙感圖像可以快速查明地質點構造當中的含水層情況,明確礦井的位置之后可以有計劃的開采礦產資源。影像定位技術還可以預防礦井水透水,保證礦井人員的人身安全。
對于大型工程來講,尤其是水利工程勘測方面,使用影像定位技術可以保證工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三峽水電站和二灘水電站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均運用了影像定位技術。
綜上,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地下資源的開發逐漸深入,地下資源的開發需要地質勘察測繪,因此在測繪技術當中運用影像定位技術,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