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波
(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三隊,江西 新余 338000)
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工業化程度的日漸加深,各項工程建設發展過程當中,也逐漸的從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層面向質量為先進行轉變,越發重視效率的重要性。而這些也深刻的影響到礦山地質勘查工作,水工環地質作為礦山地質勘查中的重要環節,對礦山地質勘查工作效率與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工作中,更應當在相關要求下嚴格的開展,保證勘查效率與質量。但是在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實際,還存在很多難點問題,對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造成很大影響,為此如何有效解決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中的這些問題,成為提升礦山地質勘查整體水平的關鍵,也是當前礦山地質勘查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下文當中,將對水工環在礦山地質勘查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一些防治策略,旨在能為同行提供一些參考作用[1]。
現階段,我國礦山資源在開采過程中,常常會排放大量的固體廢料和廢水,從而對自然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由于人們長期過度和無規劃的進行礦山資源開采,致使我國礦山資源面臨嚴峻的短缺問題,最終給周圍環境造成無可挽回的污染。水質污染和眾多安全隱患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水安全產生影響,嚴重時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危害,由此可見,有效解決礦山資源開采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科學技術水平逐步提升,促使人們對礦產資源越來越依賴,無論是工業生產資料,還是工業原料,礦產資源都是其正常運作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根據我國礦山企業相關調查研究分析得出,大部分礦山企業每年所產生的廢石遠遠超過600 萬噸,從而對土地和良田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礦山資源開采水工環問題中需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近些年來,我國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主要從利用和開發角度出發進行綜合性考慮,并在礦山資源正式開發之前,要對其開發地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以及環境地質等進行綜合考慮,合理融入水工環,從而為礦山資源開發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我國礦山資源開采中的水工環融入度相對比較低,難以滲透到不同地區的礦山資源開發之中。在礦山資源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資源的利用率。由于我國貧礦數量要比富礦數量多,致使礦山資源開發不僅效率低,而且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導致礦業發展始終停滯不前,并對采礦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標準[2]。
礦山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而又系統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實踐性工程,礦山水工環地質勘查效率和質量,必須要對各個環節加強監督與管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勘探結果的精準性數據的完整性。而這些都給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加專業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員在工作實踐科學的把控提高勘查技術水平[3]。
重視水工環地質問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水工環地質問題能夠直接影響勘查效果的精準度。由于山區、礦區水工環地質條件復雜,單純依靠地面監測和實地監測耗時長、費用高、見效慢,有些地區交通不便,工作難度大,不易判斷。
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工作中經常會使用多種勘查手段,從而得出多組數據,并將多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以保障勘查結果的準確性。但目前因為勘查數據轉換方式過于繁瑣,使得許多企業在為了追求效率,對于勘查結果的數據未能進行有效轉換,所得到的勘查數據會出現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現拒絕進行多項目的勘查,希望通過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工作中的某一項目的結果來作為勘查的最終結果[3],這就導致了目前礦山地質勘查工作的結果失去了準確性。在勘查工作中許多項目會被半途而廢,而對于之前擬定的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計劃中的多項目勘查工作會被廢止,結果數據轉換不足影響著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工作的有效進行。
依照當前國際工業化發展現狀來看,水工環地質勘查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推動礦山資源勘探的主要推力,對經濟社會發展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就當前的水工環地質勘查而言,受傳統勘查觀念與技術設備因素影響,還有很多問題存在,資金投入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這些都嚴重影響到礦山水工環地質勘察的有效開展。礦山水工環地質勘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同時還需要雄厚的資金與先進的設備作為支撐。然而依照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一些陳舊的技術,設備和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水工環地質勘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礦山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還問題重重,影響勘察數據的精準性和全面性,勘察效率和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還加劇了資源浪費[4]。
有關環境污染的問題出現在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過程中,是因為礦山水工環地質勘探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國家主要進行的《環境保護法》制度實施的還不夠全面或獎罰制度還不夠分明,致使造成大面積的環境污染。環境保護理念下的首要條件就是堅持依法設置與組織生產,實行相關法律的完善制度,而地質環境保護就是一切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開展的前提。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6 部委于2017 年3 月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行相關法律的完善制度的主要內容就是嚴格按照地質環境保護進行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通過環境保護理念下的完善制度,進一步落實《實施意見》,有效開展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必須即刻響應地方環境保護局的號召,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國家有關行政部門也應立即對相關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擴大管理的覆蓋面,對資源浪費較嚴重或環境污染超過指標的勘察工作實行法律手段制裁,并對其項目進行叫停,重新審核評估,從根本上阻止水工環勘察項目對環境的危害。
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水工環問題方面的專業工作人員。因水工環工作人員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如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不合格,則會對水工環研究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故而,企業要對工作人員的自身能力進行全面了解,從而進行明確分工。在員工分工完成之后,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促使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保證員工能夠熟練掌握設備操作的技巧。
隨著信息化發展,水工環勘查技術必須不斷提高,及時反映或聯系科學發展的新技術、新概念和新成果。將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礦山水工環地質問題防范領域。首先,可以加大GPS 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問題防范中的應用,通過在觀察基準站上設置GPS 接收機,將觀測到的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現實時傳輸,從而得到基準站84 坐標系基線向量,提高防范精度。依照得到的數據作為實施下一步工作的理論依據,在減少觀測工作任務量及時間的同時,顯著提升水工環地質問題防范的質量。必須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采用遙感技術,不但可準確、直觀、全面、多角度地觀察和預測礦床水工環地質信息,還可以利用多時像的遙感資料,動態地觀察水工環地質信息的變化,為提高勘查效果的精準度提供技術指導。
通過長時間的探索努力,要突出環境保護理念下資源的優勢,結合采、選、冶一體化優勢,體現特色,形成區域綠色主導,科學的進行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實現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在實施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中,避免由于礦山水工環地質勘查結果的誤差引發地表塌陷、山體開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嚴重破壞原生植被及生態系統,造成水資源枯竭、河水斷流、大面積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結合礦山水工環地質工作區域的地理位置及地質環境,對水工環地質特征化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實現水工環地質測繪。運用水工環地質測繪技術,選擇適當的測繪比例進行。
具備完善的勘查管理體系是保障評估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有效途徑,在礦山工程水工環地質勘查中,由于水工環勘查難度較大,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以及不確定性。完善勘查管理體系,可以作為提高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精度的有效對策。為避免水工環勘查結果出現造假問題,可以借助完善的水工環勘查管理體系,對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參數進行實時評估,以此提高評估結果的合理性,最終達到顯著提升礦山開發工作安全性的目的。因此,必須提高對地質勘查時地下水水壓的重視程度,盡量避免水工環地質災害的發生。
水工環礦山地質勘查工作的多項目勘查以及數據對比分析的轉換模式,是為了增加勘查結果的準確性以及提高勘查效果的方法[5]。這就需要勘查人員的業務水平過硬,對于相關數據的分析對比要準確,同時要善于使用目前的多媒體技術,使用專業的數據分析軟件、數學建模等手段來提高數據轉換的效率,在保障數據匯總分析的準確性的同時提高轉換效率,勘查工作的項目數不應減少,多項目是為了確??辈榻Y果的準確,在已經確定的勘查方案情況下,分實行交叉勘查的工作模式。分部項目交叉勘查工作可保證礦山地質勘查工作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
在工作人員進行礦山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之前,對勘察技術進行要求,從而確保礦區環境水文性質的有效判斷,提高地質資源的利用水平。并且在今后的勘察技術要求研究中,不僅要解決能源浪費的問題,還要盡量避免破壞環境,除勘察單位外,建設單位也應重視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要求的重要性,使礦山工程項目建設完成新的突破[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