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Bpress新聞網12月18日文章,原題:即便遇上新冠日企也不從中國撤離的原因日本政府4月份推出針對疫情的緊急經濟政策,提供津貼支援那些以海外為生產基地的企業回國發展,并鼓勵企業轉移至東南亞。這項政策被日本國內大肆報道,不少人認為很多日企會計劃撤離中國,或縮小在華規模。
最近我在中日美三國進行網上演講時,被多次問及日企是否會受該政策影響撤出中國。由于受到各方詢問,我一有機會就會咨詢那些深諳日企在華投資動向的專家及進軍中國市場的日企經營者。他們的結論是,上述政策對日企在華的“投資態勢”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首先,申請津貼的日企很少。進軍中國的日企有3.3萬家,申請津貼的才1700家,僅占5%。日本貿易振興機構 每年對進軍中國的日企進行調查,過去3年計劃縮小規模或撤出中國的企業比例與上述比例幾乎一樣,沒有變化。
其次,那些申請津貼的日企最主要的目的并非縮小(在華)企業規模,也不是要撤出中國市場,而是借此積極進行企業重組。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本地企業技術不斷提高且速度驚人,歐美企業不惜采用虧本打折的戰略,這導致一些產品市場價格大跌。部分日企無奈之下不得不縮小規模或撤離。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投資中國市場變消極,他們只是在適應市場需求、調整重點戰略領域。在華開展業務的日企大多是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他們在中國發展順利,也會促進日本國內的設備投資、拉動就業、增加稅收等。
中國美國商會調查顯示,盡管存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新冠疫情等問題,中國對大多數美企來說仍是長期且最重要的市場。日企與美企的觀點一致,這種觀點也是全球化市場一流企業的共同認知。如今的在華外企都是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世界一流企業。中國市場能給他們帶來巨大利潤。即便今年遭遇疫情,也可以預測中國將是世界經濟大國中唯一穩定發揮的。預計明年中國的增長將產生新的需求規模,給世界帶來很大推動力。安定且不斷擴大的市場正是中國的巨大魅力。
隨著中日關系改善,日企迎來巨大商機。對那些有競爭力且有意挑戰中國市場、謀求在華大展拳腳的企業來說,如今正是好機會,期待這將成為疫情后日本恢復經濟的強有力支撐。▲(作者瀨口清之是研究中日美經濟的專家,李玉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