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劉鳳珠
(南京市第二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且該病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升高而升高,其中男性發生率遠高于女性[1]。目前臨床醫學主要是采取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法,但是由于病程較長,因此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變化,影響患者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管理措施[2]。PDCA循環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循環改進來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文章選取了200例肝癌患者對PDCA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215例肝癌患者,按照分層隨機法分為兩組。觀察組108例患者中有男86例,女22例;年齡37~72歲,平均(56.4±10.6)歲。對照組107例患者中有男86例,女21例;年齡34~71歲,平均(57.2±11.2)歲。入選標準:經病理組織活檢確診為肝癌且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標準:復發性肝癌、合并其他惡性腫瘤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則采取PDCA循環管理模式,具體措施為:①PLAN:調查患者臨床護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對造成問題的原因展開分析。為了提高PDCA應用效果,還需要開展相應的培訓方法,提高護理人員對PDCA方法實施水平,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②DO:對于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焦慮抑郁、不配合治療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分析,并采取循證醫學結果,對護理計劃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改進。③CHECK:由護士長隨機進行調查,觀察各種預防性措施的實施情況,評價改進措施的實施效果,并不斷完善臨床護理方案。④ACTION:對于患者反饋的意見以及合理的要求,需要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并將其納入護理方案中。每個月對護理的實施情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并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對護理工作進行監督與防控,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AS評分、SDS評分以及QOL評分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的變化,同時詢問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前后焦慮評分為(65.5±6.8)分和(58.6±5.4)分,干預前后抑郁評分為(67.6±7.1)分和(59.4±5.7)分,生活質量評分為(65.5±6.3)分為(74.6±7.5)分,對照組干預前后焦慮評分為(65.8±6.7)分和(63.5±5.6)分,干預前后抑郁評分為(67.8±6.9)分和(62.9±6.1)分,生活質量評分為(65.3±6.5)分為(68.9±7.1)分,觀察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1%和84.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該病的出現導致患者身心備受折磨,加上臨床治療周期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在臨床護理中對患者常見問題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3]。PDCA循環作為一種質量改進工具,目前在各行業中得到推廣應用,其主要是通過計劃、實施、檢查和行動等四個環節,對主要問題進行考核[4]。有研究[5]通過對比觀察發現,觀察組在PICC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PDCA護理用于晚期肝癌PICC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這與文章結果一致。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PDCA循環在肝癌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與生活質量,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