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姍姍
(廣西桂林興安界首中西醫結合醫院,廣西 桂林 541300)
骨折是臨床常見的外科疾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很大影響,患者還伴隨組織腫脹,如不及時接受治療容易癱瘓。臨床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但治療后患者還會伴隨劇烈的疼痛感,影響患者活動[1]。研究發現對術后患者行中藥熱熨法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次研究抽取在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探討中藥熱熨法對手術后的骨折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
抽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對照組39例患者中,年齡35~72歲,平均(45.43±6.14)歲,實驗組39例患者中,患者年齡37~75歲,平均(47.03±6.16)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對本次調查知情。經對比,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結果具有真實可靠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要定期檢查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如心率、血壓、體溫等,同時還要定時指導患者用藥,不能任意增減藥物用量[3]。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定期清掃病房,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為其提供必要的飲食指導。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中藥熱熨法護理,取海鹽200 g,白芥子,花椒,吳茱萸各60 g,艾葉30 g,將這些藥品裝入大小適中的棉布袋中密封。然后將其置于鼓風機中加熱20分鐘,再將其貼放至患者骨折處,每次熨燙時間為20分鐘,一天2次。以半個月為一個周期,治療一個周期后,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
本次調查中所有的數據均采用專門的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 18.0處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計量數據如均數等數據均用t值進行檢驗,所有百分數數據均用方差進行檢驗,以P<0.05為實驗結果具有真實可靠性的驗證。
實驗組(n=39),治愈20,顯效12,有效6,無效1,總有效率38(97.43%);對照組(n=39),治愈15,顯效9,有效9,無效6,總有效率33(84.61%)。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43%高于對照組84.61%,x2=5.2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39 7.76±1.36 2.45±1.82對照組 39 7.72±2.78 5.94±1.65 t 0.645 4.275 P<0.05 <0.05
骨折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患者伴隨劇烈的疼痛感。骨折治療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待麻醉藥品失效后患者也會有劇烈疼痛感,一般持續一個月甚至更久[4]。本次研究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43%高于對照組84.61%,x2=5.2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VAS評分(2.45±1.82)分低于對照組(5.94±1.65)分,t=0.645、4.2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與李景秀對用中藥熱敷法對手術后的骨折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觀察研究結果相似: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58%高于對照組82.69%,x2=5.6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VAS評分(2.13±1.66)分低于對照組(5.36±1.58)分,t=0.678、4.30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兩組結果可知對術后骨折患者行中藥熱熨法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患者VAS評分,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手術后的骨折患者行中藥熱熨法能夠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患者VAS評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