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自然資源部和石油企業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油氣勘查開采投資大幅增長,勘查投資達到歷史最高。油氣勘查發現勢頭良好,找礦取得多項重要突破,油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新增2個億噸級油田、3 個千億方級天然氣田、3 個千億方級頁巖氣田;油氣開采繼續呈現“油穩氣增”態勢,原油產量穩中有增,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油氣資源管理改革穩步推進,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2019 年全國油氣(包括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投資分別為821.29 億元和2527.10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0%和24.4%,勘查投資達到歷史最高;采集二維地震5.14萬km、三維地震4.71 萬km2,同比分別增長17.9%和40.2%;完成探井2919 口、進尺809.18 萬m,同比分別減少1.2%和0.1%;完成開發井23412口、5198.18萬m,同比分別增長0.7%和5.2%。
2019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24億t,同比增長17.2%,2018年以來繼續快速增長。其中,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于1億t的盆地有3個,分別是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和渤海灣盆地(含海域);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于1億t的油田有2個,為鄂爾多斯盆地的慶城油田和準噶爾盆地的瑪湖油田。
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090.92億m3,同比下降2.7%。其中,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于1000億m3的盆地有2 個,分別為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于1000億m3的氣田有3個,為鄂爾多斯盆地的靖邊氣田和蘇里格氣田,以及四川盆地的安岳氣田。
頁巖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644.24 億m3,同比增長513.1%,新增儲量來自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的長寧頁巖氣田、威遠頁巖氣田、太陽頁巖氣田和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永川頁巖氣田,其中中國石油的3 個頁巖氣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均超過千億立方米。
煤層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64.08 億m3,同比下降56.4%,新增探明儲量來自貴州水礦的文家壩煤層氣區塊。
2019 年全國石油產量1.91 億t,同比增長1.1%,其中,產量大于1000萬t的盆地有渤海灣(含海域)、松遼、鄂爾多斯、準噶爾、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合計1.67億t,占全國總量的87.6%。
全國天然氣產量1508.84 億m3,連續9 年超過1000億m3,同比增長6.6%,其中,產量大于50億m3的盆地有鄂爾多斯、四川、塔里木、珠江口、柴達木和松遼盆地,合計產量達1352.68億m3,占全國總量的89.7%。
全國頁巖氣產量153.84億m3,同比增長41.4%,產量主要來自四川盆地及周緣。2019 年地面開發的煤層氣產量為54.63億m3,同比增長6.1%。
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探明油氣田1040個(其中油田756 個、天然氣田284 個),頁巖氣田7 個,煤層氣田25 個,二氧化碳氣田3 個。累計生產石油71.26 億t,累計生產天然氣2.23 萬億m3,累計生產頁巖氣492.01億m3,累計生產煤層氣244.78億m3。
松遼盆地陸相頁巖油調查取得重要突破,松頁油1HF、松頁油2HF和吉梨頁油1等3口參數井壓裂后均獲得日產超10m3工業油流,有望形成松遼盆地石油勘探新領域。長江經濟帶下游安徽地區、中游湘中地區、上游云南寧蒗、大關等地區多口井獲得油氣和頁巖氣重要顯示和新發現,長江經濟帶油氣和頁巖氣調查取得新進展。北方新區新層系領域形成了以準噶爾盆地南部博格達山前帶新吉參1井、塔里木盆地柯坪斷隆帶新蘇地1 井等油氣突破為代表的新成果。持續開展南黃海、東海、南海北部等重點海域新區、新層系的油氣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全面組織完成了“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評價獲得了常規油氣、致密油氣、頁巖油氣、煤層氣、油頁巖油、油砂油和天然氣水合物等共10種資源類型、129 個盆地/地區的最新油氣資源量,并對其中9中類型的油氣資源進行了經濟性評價和生態環境風險評價。
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1+2頁巖油效益開發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t,發現了儲量規模超10 億t 的慶城大油田。準噶爾盆地南緣風險勘探獲重大突破,高探1 井白堊系清水河組獲日產油1213m3、氣32.18 萬m3高產油氣流,創國內陸上碎屑巖單井最高產量,南緣下組合有望形成億噸級規模油氣區。塔里木盆地庫車博孜-大北區塊甩開預探取得新發現,博孜9 井測試獲日產氣41.8萬m3、凝析油115.2m3高產油氣流,有望形成新的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規模儲量區;順北地區順北53X 井在鷹山組7750~8341m 井段獲日產油125t、氣7.5 萬m3高產油氣流,有望開辟順北油氣田第二個百萬噸產建新陣地。四川盆地川中龍女寺地區磨溪129H井勘探取得新發現,燈四段測試獲141萬m3/d 高產氣流,打開了臺內規模儲量升級動用新局面。柴達木盆地切克里克凹陷切探2井在4700m深層自噴獲日產油54.9m3、氣6899m3高產油氣流,有望形成新的規模增儲建產區。渤海沙壘田凸起西段古生界灰巖潛山曹妃甸2-2取得突破,CFD2-2-2井單井探明地質儲量超千萬噸。南海瓊東南盆地松南低凸起中生界花崗巖潛山測試獲高產,YL8-3-1 井裸眼測試獲日產氣129萬m3,無阻流量2395萬m3/d,發現了深水區又一千億方氣區的現實領域。
頁巖氣在四川盆地川南地區威208、寧216-寧209 井區和太陽-大寨地區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409.7億m3,技術可采儲量1784.45億m3,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06萬億m3,形成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大氣區。瀘州區塊瀘203井在4000m深層測試獲日產氣137.9 萬m3,成為國內首口單井測試日產量超百萬方頁巖氣井。川東南綦江東溪構造東頁深1HF井完鉆井深6062m(垂深4248m),測試獲穩定日產氣31.2萬m3,深層頁巖氣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南川地區勝頁2HF 井測試獲日產氣32.8 萬m3,實現了盆緣復雜構造區常壓頁巖氣勘探重大突破。
勘查理論創新與技術進步是油氣勘查不斷取得新發現的重要保障。復雜山前構造帶超深井鉆完井關鍵技術在塔里木盆地工業化應用效果顯著;咸化湖相碳酸鹽巖勘探理論技術創新有效指導了柴達木盆地英西、風西油田的重大發現;庫車山前天然氣勘探理論技術創新促進了博孜-大北萬億方大氣區的規模發現;地震勘探特色技術在中國石化東部老區、西部新區和非常規油氣領域應用取得了好效果;石油工程技術突破性進展在順北油氣田超深井鉆探取得顯著成效;復雜斜坡帶油氣富集成藏新認識及配套技術創新有效指導了渤海南部油田的發現;勘探認識新突破與技術創新有效指導了珠江口盆地陽江東凹一系列油田的發現;深層巖性油氣藏新認識和勘探技術體系創新成功推動了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帶寧波19-6 巖性圈閉群的勘探評價;復雜油氣藏勘探理論技術創新指導銀額盆地油氣勘探取得新進展;致密砂巖有效儲層識別、預測與評價技術為臨興-神府地區致密氣勘探提供了技術支撐。
開采技術的創新促進了油氣田的高效開發。非常規油藏長水平井小井距開發技術帶來了準噶爾盆地非常規油藏高效開發;減氧空氣驅提高采收率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針對不同類型油氣田開發的特色鉆井工藝技術取得重要進展;壓裂改造技術創新有效支撐了川西、鄂南致密氣效益上產穩產;高含水后期油田持續穩產技術體系保障了渤海老油田穩產;創新研發交聯樹脂基聚醚破乳劑產品,形成自主產權的采出液處理技術;裸眼井區剩余油挖潛技術創新在延安東部老油田穩產中見到良好效果;混合井網動用技術創新實現了延安氣田規模開發;致密氣開發鉆完井關鍵技術在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應用取得良好效果;煤層氣高效增產改造技術實現了高煤階煤層氣柿莊南示范區的效益開發。
加強油氣礦業權審批登記管理。嚴格依法依規,主動優化服務,嚴格區塊退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共有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頁巖氣)探礦權924個、面積298.21萬km2,采礦權800個、面積16.88萬km2,其中,對外合作探礦權42個,采礦權35個。2019 年因探礦權區塊潛力較差或與保護地重疊等原因共退出區塊面積11.81萬km2。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精神,印發《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多渠道引入社會資金開展油氣勘探開發;實行更加嚴格區塊退出,督促企業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實行油氣探采合一制度,從制度層面保障企業勘探獲得發現后直接進入油氣開采;將探礦權2年延續1次調整為5年延續1次,減輕企業辦事成本;將煤層氣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下放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調動地方積極性。繼續推進新疆試點,持續推進黔北頁巖氣試驗區、川南頁巖氣試驗區建設,批復設立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綜合示范區,推進南海油氣勘查開采改革試點及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