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同煤集團雙創中心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監測中心巨大的顯示屏上,接入企業、標識統計、產品流向、區域分布、產品溯源等一系列曲線圖、柱狀圖隨著各類實時數據的變化不斷更新著。
“同煤集團建設的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是山西省、煤炭行業唯一一家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目前已經接入各類機械加工、醫療藥品、食品加工等企業75家。”工作人員郭鵬程介紹。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作為起步較早的煤炭企業,同煤集團早在2019 年4 月份就申請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2019 年10 月31 日,同煤集團建設的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與北京頂級節點成功對接,正式上線運營。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類似于互聯網的域名解析系統,是機器和物品的“身份證”。標識解析體系建成后,可以利用標識對機器和物品進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是實現全球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的精準對接、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務的前提和基礎。
“二級節點建設和運營是一個長期工程,前期已完成的只是基礎平臺,后期應用開發是無止境的。”同煤集團信息化管理處副總工程師宋文兵表示。
目前,同煤集團正在加快完善該二級節點的服務功能,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開發各種工業數字化應用,進行分析、挖掘和預測,支撐煤炭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實現煤炭制造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近年來,同煤集團從頂層設計出發,將煤礦物聯網的感知層、網絡傳輸層和業務控制層與業務流程管理系統的生產執行層、經營管理層和決策支持層打通,將礦山與電力、煤化工、煤機制造等相關產業互聯,初步形成了以物聯網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總體架構,為同煤集團5G 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提供了有利支撐。
下一步,同煤集團計劃將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上的八大創新應用與智能化建設相結合,積極推廣應用井下5G技術及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將礦井的數據匯集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上,實現煤礦的敏銳感知、智能預測、決策輔助、精益管理和生產智能。
近日,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0年全國煤炭行業質量管理活動交流會上,作為年輕的團隊之一,山東能源集團濟三礦(以下簡稱“濟三礦”)機運工區匠心QC小組憑借自主研制的《減少離心式壓風機故障報警次數》課題,在來自全國50 余家煤炭企業、104 項優秀成果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第5 名。這也是近年來濟三礦QC活動取得的最好成績。
隨著礦井開采深度不斷延伸,離心式壓風機的故障報警次數頻繁給井下正常供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濟三礦機運工區匠心QC小組以此立項,將《減少離心式壓風機故障報警次數》作為研究課題,通過分析要因,制定對策以及對策實施,改善了冷卻器結垢嚴重、冷卻塔冷卻效果不好、冷卻水循環系統容易進入雜物、冷卻水水質不好的現象,最終成功將離心機故障報警次數由9 次降至2 次以下。實踐證明,此課題應用于生產之后可為礦井節省檢修、人工、材料等各項費用近19萬元/a,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壓風系統的穩定性,有效減少了生產影響。
近年來,該礦持續推進創新管理機制建設,不斷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QC活動網絡,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機制。大力推進QC活動和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工作,堅持質量管理活動“小、實、活、新”原則,遵循PDCA循環活動程序,發揚“工匠精神”,以質量管理小組和管理創新等活動為引領,確立了年年有活動、年年有發表的活動目標,建立形式多樣的QC 小組,聚焦一線生產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選擇貼合實際、成效突出的課題開展活動。采用科學的工作程序和質量管理工具方法,深入調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著力實現“發布一批課題,固化一批標準,應用一批成果,傳承一批經驗”的目標,使QC 小組的活動領域不斷拓展,激發職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技術革新的主動性,有效解決了生產和管理中存在的癥結和問題,降低了成本消耗,提高了產品、服務和工作質量,提升了員工素質和工作效率。
據了解,該礦QC活動覆蓋面包括生產、安全、質量、經營、生活后勤服務等各個領域,2019 年,共取得QC小組成果58項,成果涉及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防、班組管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為礦井節約資金近千萬元。
近日,潞安集團潞安環能發布的《收購報告書摘要》(以下簡稱《摘要》)披露,潞安集團相關資產無償劃轉給潞安化工集團的相關信息,同時還對外公告了潞安化工集團籌組方案及潞安集團劃轉資產具體情況。
潞安集團劃轉給潞安化工集團的資產包括:山西潞安集團所持潞安環能61.81%股份、潞安化工公司96.5558%股權、中科潞安能源技術有限公司75.3172%股權等9戶子公司股權/股份;山西潞安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所持3戶公司股權;山西潞安集團所持下屬3戶分公司及本部相關凈資產以及山西潞安集團其他關聯資產。
《摘要》指出,為推進山西省屬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山西省化工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實現“三化一型”(高端化、差異化、市場化、環境友好型)發展目標,打造能源化工領域旗艦勁旅,由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組織,山西潞安集團將其所持有的包括潞安環能61.81%股份、潞安化工公司96.5558%股權在內的多項資產無償劃轉注入新組建的潞安化工集團。
此次無償劃轉完成后,潞安化工集團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山西省國資委,本次無償劃轉不會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此次無償劃轉前,潞安化工集團不存在控制的企業和業務。無償劃轉實施完成后,潞安化工集團控制的核心企業有8家,山西潞安集團控制的核心企業達29家。
潞安化工集團是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設立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有關事宜的批復》、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關于印發〈潞安化工集團有限籌組方案〉的通知》精神,于2020年8月7日新設立的公司。由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全資持股。
截至2020年8月底,神東煤炭集團保德煤礦(以下簡稱“保德煤礦”)累計利用瓦斯清潔發電量為2.42億kWh,相當于10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量,累計實現經濟效益約1.2億元。
保德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唯一的高瓦斯礦井,瓦斯儲量40 億m3。為了確保礦井安全高效綠色化開采和瓦斯清潔低碳化利用,保德煤礦在劉家堰和棗林2 個區域建成2 座瓦斯發電站,裝機設計總能力1200kW×28 臺,目前運轉8 臺,發電量10~15 萬kWh/d。
在瓦斯治理上,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保德煤礦逐步形成了以“理念與系統治理先行、本煤層超前預抽及采空區抽采”為主,以“井上、井下聯合抽采、頂底板高低位鉆孔抽采及臨近層抽采”為輔的一套瓦斯綜合治理技術。目前,該礦井瓦斯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瓦斯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保德煤礦通過清潔技術革命,將瓦斯‘猛虎’馴服,實現了變害為寶?!北5旅旱V礦長孟永兵介紹。
截至目前,保德煤礦通過瓦斯清潔發電已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超180萬t,累計節約標煤10.6萬t以上,實現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環保效益。